點擊上方藍字
![]()
中醫外治法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獨特的治療理念和方法為婦科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常用療法。
中藥熱敷
將加熱好的中藥藥包置于患病部位或身體的某個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過藥包的藥效和熱力效應,起到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補益肝腎的作用。此法適用于各種慢性、虛寒性婦科疾病,如痛經、慢性盆腔炎、宮寒不孕等。
穴位貼敷
這是將藥物研成細末,用酒、醋、姜汁、蜂蜜、清水等調成糊狀,再貼敷穴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此法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行氣化瘀、益氣健脾、消腫止痛等作用,適用于痛經、盆腔炎、妊娠劇吐、術后腹脹等多種婦科疾病。
臍灸
這是將中藥粉末與艾絨混合制成艾柱,施灸于神闕穴的一種灸法。此法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補虛助陽、消瘀散結的作用,適用于痛經、月經失調、盆腔炎、更年期綜合征等婦科疾病。
耳穴壓豆
將王不留行、決明子等置于耳部相應穴位,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局部產生熱、麻、脹、痛等反應,通過經絡傳導,可調整臟腑氣血功能,促進機體陰陽平衡,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調治婦科疾病常用的耳穴包括神門、心、肝、腎、內分泌等。
中藥熏洗
將中藥煎湯,趁熱熏洗會陰部,可起到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此法適用于陰癢、陰瘡、帶下等婦科疾病,常用的中藥包括地膚子、白鮮皮、土茯苓、蛇床子等。
中藥足浴
選取當歸、艾葉、夜交藤等中藥制成足浴包浴足,可起到溫經散寒、益氣補血、活血止痛、養血安神的作用。此法適用于痛經、月經不調、不孕、更年期綜合征等婦科疾病。
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中醫外治法時,大家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體質和癥狀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作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一科副主任醫師 譚秀芬
本文來源:健康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 | 康曉杰
校審 | 孫茜
策劃 | 王菲菲 崔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