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兒時間,上市的重磅新車不少,比如全新問界M7、尚界H5以及即將到來的理想i6都引發不少消費者的關注,不過,相比于新勢力品牌,在傳統新能源汽車圈里,也有這么一臺SUV車型引發了“搶購潮”,它便是方程豹鈦7。
在剛剛結束的2025年第38周(9月15-21日),上市剛滿15天的方程豹鈦7一躍成為了新能源方盒子“銷冠”,不止如此,在家族內部,鈦7也是超越了鈦3,成為方程豹品牌新的銷量擔當。
![]()
當下的鈦7有多火?以小編周末的探店來看,展廳內看車的顧客確實要比以往多出了不少,更為夸張的是,因為試駕車只有一臺而想要試駕的用戶太多,只能通過排隊+拼車的方式進行動態體驗,而想要訂車的話,除了頂配的四驅Ultra版本的訂車周期略短,其余版本的訂車周期大都在半個月以上。
作為一臺方盒子SUV,它的受眾群體本應屬小眾,如今鈦7漸有破圈之勢,成為了許多家庭用戶的首選,它的競爭對手也不再只局限于哈弗猛龍這樣的方盒子SUV,理想L6甚至全新問界M7也都在它的“打擊范圍”內,這應該是出乎了不少人的預料。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看鈦7為何能夠破圈成功,這臺車又適合哪些人群呢?
![]()
首先就是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定價了,結合之前的預熱以及比亞迪唐L的定價體系,消費者對于方程豹鈦7頂配版本的心理預期大致在25萬元上下,而實際上市時,該車“僅”給出了17.98-21.98萬元,比預想的價格低了大概有3萬元(這也是頂配版本受歡迎的原因)。
再者,方程豹鈦7的這次上市節奏也比較“討喜”,不同于一眾新勢力造車品牌,鈦7沒有預售,沒有小定,也沒有大定,發布會當日直接公布售價并上市銷售,既顯示出了對于自身產品的信心,也給到了消費者足夠的誠意。
![]()
接下來就要說到產品本身了,最近幾年,自駕游之風逐漸興起,“床車”這個概念漸漸成為了時下年輕消費者熱議的話題,而鈦7在這方面可謂是做足了功課。該車常規狀態下后備廂容積達到了1000L,第二排座椅放倒之后與后備廂地臺幾乎是純平,超過20cm的離地間隙以及帶有解耦功能的電四驅系統也讓它具備一定的輕越野能力。
![]()
此外,鈦7的定位也比較“刁鉆”,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方盒子SUV幾乎等同于硬派越野車,雖然造型拉風,但因為有大梁的存在,車身自重大、油耗高的同時重心也不低,可以說在市內用車時體驗感與城市SUV有著很大的不同。而鈦7雖然頂著方正的造型,卻是一臺正兒八經的城市SUV,為了照顧車內乘客的舒適性,它還標配了前后排座椅加熱/通風功能,市區用車時,它還支持最高200km(CLTC工況)的純電續航。
![]()
最后,鈦7兩款高配車型搭載了DM-p超級混動系統,零百加速僅為4.5秒,而像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前排中間氣囊、可開啟全景天窗、手機無線充電、真皮座椅等功能也都是作為標準配置出現,加之比較中肯的定價,讓它具備了不錯的性價比。
當然,你要說這臺車沒有缺點也不現實,從我的體驗來看,新車取消了豹5、豹8上的那套飛機檔桿,車內的質感差了點意思,甚至不及售價更低的鈦3;實際開起來之后,車頭兩側高高的隆起會對視線帶來一定的遮擋,對于個子偏矮的朋友不太友好;而如果你的體型較大,那么這臺車的主駕駛座椅還有著向后調節幅度不夠大的問題。
![]()
所以,在我看來,鈦7并非適合所有人,對于那些大部分使用工況都在市區的消費者而言,鈦7的尺寸以及較大的視野盲區多少會帶來一些不便,另外,如果不具備便利的充電條件且每年的行駛里程低于1.5萬公里,那么燃油車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此,你怎么看呢?你覺得鈦7為什么能破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