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下午,普陀區全新推出的親子閱讀品牌“閱享蘇河”讀書會第二期——“從涵泳詩章到妙筆生花:《中華詩詞寫作教程》助你成為真正的詩詞達人!”與大小讀者朋友們見面啦。本場活動由普陀區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主辦,普陀區圖書館承辦,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支持。“閱享蘇河”讀書會依托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長風館)和普陀區圖書館兩大區內重要文化寶藏地,未來將持續開展主題多樣、內容豐富的高品質文化講座,深度鏈接起親子家庭與優質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名家與青少年對話的平臺。
活動現場,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方笑一教授與《中華詩詞寫作教程》責任編輯時潤民博士帶領讀者朋友一起,走近璀璨奪目的中華詩詞世界,探索詩詞藝術背后的文化印記,展現中華文脈的獨特魅力。
![]()
方笑一教授是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中國創意寫作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理事,此外,他還是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命題專家。著有《詩家十講》《詩意人間》等。主編《中華經典詩詞2000首》等多部作品。
![]()
當代人為什么要寫詩詞呢?方笑一教授認為,要看詩詞在當代人的生活里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用書法來作類比,假如看過很多碑帖,也熟悉書法理論和書法史,能說出很多道道,甚至能發表論文,但你不親手寫毛筆字,你沒有真正好好地練習過書法,你就永遠在書法的門外。寫詩詞正是同樣的道理,你懂得詩史詞史,熟悉詩人詞家的生平,考證出很多古典今典,能構建出一套套詩論詞論,但你不會寫詩詞,其實還是停留在詩詞之外觀望,而沒有真正進入詩詞內部。
古人是如何寫詩詞的?方教授說,在古人看起來,學詩詞最重要的就是創作實踐。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其實這里的“吟詩”就是作詩,是創作實踐。古代的詩話、詞話,品評鑒賞,談論掌故,其實都是為了告訴你怎么創作,什么樣的作品才是好的。寫詩詞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熱愛詩詞,也應該讓詩詞創作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當代人又該怎么寫詩詞?方教授說,一是必須以古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嚴守格律,遣詞造句要古雅。二是“生命感發”。尤其現在一邊是廣義上的倡導寫作能力的教育時代,另一邊是AI浪潮已經席卷了的時代,似乎AI能做所有寫作的替代。那么AI能否用于創作詩詞呢?“生命感發”也許就是人類與AI創作詩詞的最后區別。從寫詩詞的角度而言,“起”是什么?就是《詩大序》所講的“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就是一種“生命感發”。只有人內心的情感被激發起來,攪動開來,人類才有作詩沖動和意愿。
方教授結合自身的體會還談到,當我們寫詩詞的時候,你是用一種審美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從現實的功利考慮和計算中超脫出來,你把思想和情感組織進文學的典雅的語言里,其實你就和現實拉開了距離,你在那一刻成了旁觀者,而不是局中人,自然就少了很多焦慮。
![]()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時潤民博士主要分享《中華讀詞寫作教程》的出版歷程。這套圖書由中華詩詞研究院組織編寫,是一套引領讀者通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交錯變換的學習之后,可以掌握中國古典格律詩詞的寫作門徑的書籍。對于一般人而言,在中國古典詩詞方面,往往存在“讀”和“寫”的分割,能閱讀理解,也能鑒賞評論,但無法寫作創作。就學生來說,即使在古典詩詞寫作方面進行了實際練習,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常見的問題,如格律的學習與貫通,題材的觀察與捕捉,體裁的熟悉與選擇,詞匯的積累與運用,情感的生發與表達,等等。其中一些容易通過學習去理解和解決,一些則是不易突破的難點和“攔路虎”。
![]()
以上這些問題,《教程》中都有針對性的指導。無論是學生還是成人,通過《教程》都可以實現“零基礎起步”,通過詩詞基本寫作知識的學習和寫作實踐的訓練,加深對歷代詩詞經典的理解,還能熟練地運用各種詩詞體裁自由地抒發內心情感、表現當代社會生活,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詩詞文化。
![]()
講座中,方笑一教授與時潤民博士還分享了自己在學習古典詩詞與練習寫作中的一些趣事,來自普陀區青少年中心的學生和家長,《小主人報》的小記者們現場也和兩位老師進行了提問互動,在兩位老師的講述和回答中,讀者們也是漸入佳境,充分領略到傳統詩詞和傳統文化的奧秘。
![]()
讓我們用中華民族最優雅的方式抒發情感,成長為一個具有詩性文化素養的現代中國人吧!
![]()
BOOK
《中華詩詞寫作教程》(5冊)
中華詩詞研究院 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華詩詞寫作教程》是適合學校課堂中國古典文言詩詞教學的參考讀物,由中華詩詞研究院組織編寫,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詩詞基本寫作知識的學習和寫作實踐的訓練,加深對歷代詩詞經典的理解,并能熟練地運用各種詩詞體裁自由地抒發內心情感、表現當代社會生活,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詩詞文化。
教程旨在“教詩”,兼及“詩教”,堅持有利于詩詞寫作教學為第一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詩詞寫作知識、詩學詞學知識及寫作能力訓練上的梯度。通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交錯變換的學習,使讀者能掌握中國古典格律詩詞的寫作門徑,直至漸入佳境、登堂入室,充分領略到傳統詩詞和傳統文化的奧秘,能夠運用中華民族最優雅的方式抒發情感,成長為一個具有詩性文化素養的現代中國人。
照片來源:小主人報、肖清
制作:劉曉帆
關注并設為星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