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我國幾十年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戰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沖鋒在前,浴血奮戰的英雄人物,他們有的在戰場上勇敢的戰斗,即使面對強大的敵人、最艱苦的環境、最惡劣的天氣,也是堅定信念,帶著部隊英勇戰斗,不僅有著出色的作戰能力,還有著驚人的隨機應變的能力,在困難中尋求機會,緊要關頭想出好辦法對付敵人,善于跟敵人周旋,來保全自己的實力。今天,要講一位在兩次最危險的時候,都能順利脫險的紅軍軍長,他名叫周建屏。
![]()
周建屏從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開始,在隨后的30多年軍旅生涯中,始終戰斗在第一線,出生入死,艱苦卓絕,南征北戰,戰功卓著,逐漸成長為贛東北根據地和紅十軍,第十一軍的創始人之一,歷任紅軍軍長、八路軍副旅長、晉察冀軍區四分區司令員,是我軍一名優秀指揮員,是一名血灑疆場的傳奇將軍。其中,周建屏在艱苦卓絕的戰斗中兩次順利脫險,更是令無數后人敬仰。
![]()
第一次是南昌起義的時候,周建屏擔任營長,南昌起義勝利之后,由于反動軍隊的反撲,起義軍指揮部決定放棄南昌,南下廣東建立根據地,他只好與結婚才一年的妻子龔文卿分別,隨部隊開往廣東。他緊跟著部隊撤出南昌,經江西瑞金尋烏進入廣東。
![]()
此時,起義軍在潮汕、三河壩地區,遭受到十數倍水陸二路敵人的圍攻,戰斗異常激烈,當時,我英勇的起義軍待敵船將靠岸,始開槍射擊,全船軍士連船夫盡遭擊斃,狠狠地打擊了敵人,勝利完成了牽制敵軍、掩護主力進軍潮汕的任務。當地黨組織和革命群眾給予大力支持。筆枝尾山陣地后不遠,是戰地救護所,群眾積極搶運傷員,運送糧草。但是,由于敵人我寡,我軍失利。
![]()
此時,周建屏率領的部分部隊被打散后,只剩他一人,由于狡猾的敵人四處搜捕不會講廣東話的人,作為外地人的周建屏,為躲避敵人的搜捕,他靈機一動,何不學習《水滸傳》里的魯智深,當幾天和尚,躲過敵人的耳目后,再想辦法找部隊,于是,他來到三河壩不遠寺削發為僧,廟里的方丈看他長相忠厚,便把他收留下來,并給他取了個法名,換上了袈裟,師徒二人天天敲打著木魚讀經念佛,一晃就是幾個月。
![]()
等到風頭過去了之后,周建屏對師父說:“弟子蒙師父收留,得入佛門。為了日后造化,我想暫別師父去云游天下,不知師父意下如何?”長老甚是欣慰:“你有如此虔誠之心,必得正果!”說罷贈給周建屏一套袈裟,親自送他上路。于是拜別了寺院,以僧人的身份作掩護,一路暢通無阻地又回到了南昌,決定先與妻子道別,然而拿些盤纏再尋找組織。
![]()
此時居住在南昌的妻子龔文卿自從丈夫走后,搬到娘家南昌嫁妝街居住,這天一家茶坊伙計找到龔文卿,說:“你丈夫約你到茶館會面。”龔文卿聽后又驚又喜,當她來到這家茶坊的一個房間里,只見一個披著袈裟的光頭和尚,一見面就痛哭不已,哽咽地說:你為什么這么狠心呀,丟下我去當和尚呢?
![]()
由于此時正值白色恐怖,他趕緊低聲告訴妻子,當和尚“出家”是為了掩護身份,是暫時的,等革命勝利了,我會回家的,你等著我!隨后告訴他此地非久留之地,叫妻子拿點路費,他又踏上了尋找組織的征途,歷經艱辛,終于在上海找到了組織。
![]()
接著,周建屏被組織派到贛東北方志敏那里工作。被任命為獨立團團長,周建屏帶領這支年輕的革命武裝,跟敵人展開了斗爭,他領導紅軍這支隊伍打了許多勝仗,最為著名的戰斗就是智取景德鎮,景德鎮是當時最有名的富裕之地,周建屏一面令部隊打著安徽靖衛團的旗子,以麻痹敵人,另一面抽調一批外省籍戰士組成先頭部隊,連夜奔襲景德鎮,包圍了城內反動武裝的所有據點,迫使他們繳械投降,紅軍一舉攻占景德鎮。
![]()
此次攻占景德鎮,繳獲長短槍450支,子彈、藥品、布匹等物無數。隨后,紅軍還搜捕了欺壓工人的外號“三尊大佛”、“四大金剛”、“十八羅漢”等一大伙惡霸,沒收了土豪劣紳、反動資本家大量的金銀財物,籌款100余萬元大洋 (其中上繳中央20萬元,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奇襲景德鎮的空前勝利震驚了國內外反動派,贛東北紅軍由一千余人擴大到四千余人。根據地縱橫五百余里,人口增至一百余萬。獨立團也擴編為獨立師,周建屏擔任了師長。
![]()
有了經濟基礎的贛東北根據地,按照上級的指示,再一次升級,擴編為紅10軍,周建屏為軍長,方志敏任政委,他倆緊密合作,共同指揮第二次反“圍剿”戰斗,率領紅軍避敵鋒芒,開往閩北作戰,打了大小十一仗,仗仗皆捷。特別是入閩作戰,消滅大量敵人的有生力量,繳獲數百槍支和無數彈藥,同時,還繳獲敵人電臺兩部,為贛東北根據地和中央蘇區的聯系提供了方便,使閩北蘇區成為聯結贛東北蘇區與中央蘇區的橋梁,并籌款百萬元全部送到中央根據地,為當時的紅軍解決了燃眉之急,被稱為“模范根據地”。
![]()
不久后,贛東北根據地更名為閩浙贛根據地,紅十軍又擴編為紅十一軍,周建屏仍擔任軍長。此時,中央電令紅十一軍南渡信江,配合中央紅軍組織第四次反“圍剿”戰斗。在周建屏和邵式平、方志純率領下,紅十一軍于1933年農歷除夕夜渡信江,與紅一方面軍第三軍團在貴溪上清官會師。此時,在贛東北蘇區,先后打破敵軍四次“進剿”,鞏固了蘇區,周建屏率領的紅軍幾乎是一呼百應,敵人聞風喪膽。
![]()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時,周建屏主動選擇留守,掩護紅軍主力撤退,此后又率部藏身于粵贛邊境開展游擊戰爭。就是在這樣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周建屏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援兵、沒有補給,甚至連退路都沒有的條件下,又一次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但他憑借智慧機智地脫險。
![]()
周建屏領導的紅24師是唯一留守蘇區的一支正規紅軍部隊,然而,這支部隊面臨著十數倍的敵人圍攻,最后上級不得不命令分散打游擊,此時,紅軍高層賀昌、師長周建屏、政委楊英等編在第三大隊。
![]()
部隊到達會昌曉龍天門嶂時,立即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包圍阻截,突圍部隊全部被打散,但他們仍以小股為單位,依托山上地形頑強地抗擊敵人。天黑時,敵人從三面上山進行包圍,并放火燒山,不斷向山上放炮。激戰中很多同志英勇犧牲,最后,身負重傷的賀昌壯烈犧牲,年僅29歲。接著,24師的政委楊英,也不幸壯烈犧牲。只有機智的周建屏帶少數人沖出重圍,改向南突圍,到達尋烏南部地區,與先期到達的游擊隊會合。他雖然身上負傷,后來化裝成商人,長途跋涉,直奔延安,走過了一段一個人的長征。
![]()
抗戰爆發后,我軍改編成八路軍,周建屏任命為115師343旅副旅長,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與旅長陳光率部在平型關大戰中擔任主攻。隨后,率部開辟新的根據地,擔任晉察冀軍區四分區司令員,不久四分區成為有名的模范抗日根據地。
![]()
周建屏任司令員時,留下了相當多的精彩戰例,帶有極強的特種作戰色彩,最出色的小村突圍,遭到日軍特種部隊奇襲,因哨兵被殺,日軍摸到窗前才被發現,他毫無懼色,用兩只駁殼槍四面開弓,打得日軍無法抬頭,警衛員在屋外和他交叉掩護,突出重圍。還有他率部奇襲日軍戰地醫院。趁夜間帶領新組建的自衛隊端掉了這個醫院,消滅了30多名日軍,繳獲了一批藥品和物資,被人譽為傳奇將軍。
![]()
就在這位將軍正要大顯身手的時候,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周建屏幾十年來,常年在艱苦的前線奔波,不多次負傷,再加上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和休養,因為舊傷復發病情非常嚴重,當時,領導人專門托人買來最好的藥,但周建屏卻拒絕吃藥,說:“我知道我快不行了,還浪費這些藥干什么?留著給更需要的人吧。”最終在1938年6月13日病逝,年僅46歲。可惜的是英年早逝。
![]()
周建屏犧牲后,為了紀念他的特殊貢獻,當地政府建立了周建屏烈士陵園,并專門把當地改名為建屏縣。同時,國民政府為了紀念他在抗戰中的突出貢獻,追授其為少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