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夏秋交替時節,野蜂紛紛進入活躍期。日前,一男子在地信小鎮的市民廣場綠道晨跑時突遭野蜂叮咬,引發居民擔憂。事件發生后,舞陽街道立即聯合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德清縣消防救援大隊,對市民廣場周邊及全街道范圍進行了全面排查和清理工作。
![]()
發現5個馬蜂窩隱患
9月20日下午,在時代公館小區,一個直徑10余厘米的馬蜂窩高懸在花壇樹木上,距離地面四五米,數十只馬蜂在周邊盤旋。經過現場評估,決定采用高壓水槍進行打擊。因水槍擊落會造成部分馬蜂受到驚擾,小組人員對周邊居民進行了清場工作。
“白天馬蜂處于活躍期,傍晚時分馬蜂大多已歸巢休息,此時馬蜂活動能力下降,攻擊性較弱。”縣消防救援大隊舞陽站副站長胡炎杰說,“一般蜂窩被端后,馬蜂會自行離去,摘除后的蜂巢我們會進行封閉式處理。”
![]()
“我們目前已對周邊的8個住宅小區進行了全面清查,在4個小區內發現了5個馬蜂窩隱患點。”舞陽街道相關負責人說,除了直接清除馬蜂窩外,社區以及物業還對小區內的積水容器、雜物堆放進行了整治,消除了馬蜂以及蚊蟲滋生的潛在環境。
最新數據
今年入夏以來,此類馬蜂擾民警情呈高發態勢。據德清縣消防救援大隊統計,截至今年9月初,大隊已累計處置類似警情53次。除舞陽街道外,近期,在莫干山鎮、下渚湖街道等地,縣消防救援大隊對馬蜂窩進行摘除。
馬蜂為何近期頻擾市民生活?據了解,夏末初秋是馬蜂活動的活躍期,此時新老蜂王交替,蜂群數量達到年度峰值,急需擴大巢穴和儲存食物。城市環境中公園綠地增多、樹木茂密也為馬蜂提供了理想的筑巢環境,而露天存放的水果、甜食等垃圾則成為吸引馬蜂的重要食物源。
如何防患于未然,做到不驚蜂、不招蜂?
在戶外活動時,應避免穿著鮮艷或花色的衣服,以減少吸引蜂群的可能性。同時,應將果皮、飲料等飲食垃圾用袋子密封裝好,再扔進垃圾桶,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并防止吸引蜂群。要避免碰觸樹干、樹枝,以免驚擾到蜂巢。建議穿著長衣長褲,以減少暴露在外的皮膚面積。面對蜂群攻擊時,千萬不要撲打,也不要迅速奔跑,而是應該蹲伏不動,并盡可能地遮擋、包裹身上的暴露部位,直到蜂群不再攻擊為止。
被野蜂蜇傷后,數分鐘至24小時,尤其是6小時內,是急救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內,應密切關注傷勢變化,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若毒刺仍殘留在體內,切勿盲目拔出帶毒囊的部分,應使用針具小心地將刺挑出,同時避免用手直接抓取,以防毒囊破裂,釋放更多毒素。被胡蜂等攻擊力強的蜂類蜇傷后,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救助。
德清縣消防救援大隊提醒:夏秋交替是馬蜂活躍期,如果家里或附近出現馬蜂窩,請不要自行貿然處理,以免被蜇傷,請及時聯系消防部門上門進行處置。
記 者:徐晟昱
編 輯:陳 琛
責 編:歸李喆
審 核:程 昊
德清人注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