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好眠應該是這樣的——躺在床上沒多久就能自然入睡,一夜安眠,醒來神清氣爽,沒有昏沉的“宿醉感”,能讓第二天精神倍棒。
如果你曾用過思諾思、右佐匹克隆、地西泮等藥物,那肯定能理解當前失眠治療藥物雖然也能讓患者入睡,但對于“好眠”捉襟見肘。
這也是為什么最近在國內正式開售的萊博雷生(商品名:達衛可)能夠一年全球銷售近3億美元的原因之一。基于優秀的藥物機制,萊博雷生已在 20 個國家推出,獲得 26 個國家的批準。在日本,萊博雷生占據了所有失眠新患起始治療的 40% 份額,在全國范圍內失眠癥治療處方藥市場中占據了超過 30% 的份額。
在同類藥物中,萊博雷生也已經成功擠占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最受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歡迎的新型失眠藥物,處方量位居第一。(*基于衛材2024年報與其他競品生產企業年報對比)
萊博雷生不屬于國家嚴格管制的精神類藥品(非精二藥物),患者通過線上渠道就能開方購買,因此也要注意按醫師正確指導用藥,例如,此前長期使用過其他安眠藥的患者,突然停藥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戒斷反應,導致反跳失眠等情況出現,危害個體的睡眠健康。這類患者改用萊博雷生,不能直接停藥換藥,需要在服用萊博雷生的同時,以每2~4周減量四分之一的方式逐步停藥。
總之,一個失眠藥,能做到如此暢銷,究竟藏著什么秘密?它真的能兌現那些看似完美的承諾嗎?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剖析一下。
核心優勢:告別“強制關機”,迎來“自然入睡”
要理解萊博雷生的過人之處,首先要明白它與傳統安眠藥的根本區別。
和強制讓大腦陷入沉睡的傳統中樞神經抑制類安眠藥物不同,萊博雷生屬于一類名為DORA(雙重食欲素受體拮抗劑)的藥物。科學研究發現,我們大腦中有一種名為“食欲素”的物質,和人的睡眠-覺醒密切相關。當食欲素系統活躍時,人就保持清醒;當它水平降低時,人就自然產生睡意。萊博雷生的作用,就是精準地、暫時性地阻止食欲素發揮作用,從而讓身體自然進入睡眠。
這種機制帶來了兩個革命性的好處:
●療效確切:它能顯著縮短入睡時間,減少夜間醒來次數,增加總睡眠時長。
●安全性高:由于它不強制抑制整個中樞系統,只作用于食欲素受體靶點,因此成癮性、依賴性和戒斷反應的風險極低。上市5年以來,積累了大量患者的真實使用經驗,安全性得到了充分驗證。
![]()
重視日間功能影響:
白天,依然是清醒的你
失眠患者最大的痛苦之一,不僅僅是睡不著,更是“睡醒了卻像沒睡”。
萊博雷生從研發之初,就將“不影響次日功能”作為核心目標。為此,它進行了一項極為嚴苛的“駕駛測試”。在這項測試中,研究人員讓服藥后的受試者在高速公路上進行一項標準化的100公里駕駛測試,精確測量他們保持車道穩定性的能力。1
結果令人振奮:在服用推薦劑量的萊博雷生第二天或者第九天,患者在駕駛能力與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相比,沒有表現出任何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也就是說,無論是短期臨時服用藥物,或者持續使用萊博雷生,都不會對駕駛能力造成影響。
這意味著,萊博雷生在幫助你安然入睡的同時,極大概率不會讓你第二天變成一個反應遲鈍的“瞌睡蟲”。這個扎實的證據,是它遠勝同類產品、備受醫生和患者信賴的關鍵。
![]()
特殊人群的“福音”:
更廣泛的安全證據
對于一些特殊的失眠人群,選擇安眠藥更是慎之又慎。
就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的患者。這類患者在睡眠中會反復出現呼吸暫停,而傳統鎮靜催眠藥會加重呼吸抑制,可能帶來致命風險,因此通常被視為“禁區”。但萊博雷生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對于輕度至中度的OSA患者,服用萊博雷生并未加重其呼吸暫停的嚴重程度2。這一發現再次印證了其作用機制的精準與安全。
此外,對于≥65歲的老年失眠患者,萊博雷生也有相關研究。研究顯示,這類人群在第一周使用藥物時就能觀察對于失眠的改善,并且這種改善一直持續到研究結束,期間也沒有發生嚴重的不良事件3。這說明萊博雷生對于老年人群同樣安全有效。
![]()
結語
事實上,DORA類藥物并非只有萊博雷生一種。在它之前,已有蘇沃雷生等第一代DORA上市。然而,蘇沃雷生雖然開創了先河,但次日過度嗜睡的風險高,市場反響平平,并沒有在中國獲批。
作為新一代DORA藥物,萊博雷生在保證療效的同時,最大程度地規避了日間功能受損的風險,最終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萊博雷生在中國上市前,也專門針對中國人群進行了臨床研究,同樣驗證了其在中國失眠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
當然,沒有任何一款藥是“神藥”。失眠的原因復雜多樣,治療也需要個性化的綜合方案。如果您正被失眠問題困擾,不妨和醫生交流一下這款“明星”新藥,看看它是否能成為幫助您找回安穩睡眠的鑰匙。
![]()
參考文獻
1.Vermeeren A, Jongen S, Murphy P, et al. On-the-road driving performance the morning after bedtime administration of lemborexant in healthy adult and elderly volunteers. Sleep. 2019;42(4):zsy260.
2.Atul Khullar, Mark I. Boulos, Michael S.B. Mak, Margaret Moline, Jocelyn Y. Cheng, Nancy Hall,Effect of lemborexant on sleep parameters and architecture in adult and elderly participants with mild-to-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Sleep Medicine,Volume 134,2025,106757.
3.Arnold V, Ancoli-Israel S, Dang-Vu TT, et al. Efficacy of Lemborexant in Adults?≥?65 Years of Age with Insomnia Disorder. Neurol Ther. 2024;13(4):1081-1098. doi:10.1007/s40120-024-00622-9
4.Jian W, Feng M, Zhao Y, Li J.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mborexant in treating adult patients with insomnia in China: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Front Neurol. 2025;16:1495965. Published 2025 Mar 14. doi:10.3389/fneur.2025.1495965
運營|廿十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