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過去了,沒想到“蘇超”的熱度依然不減!剛剛結束南京主場賽事,南京市商務局就發來喜報:比賽當天的消費交易金額突破12億元。不僅是“蘇超”,“贛超”“村超”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馬上“川超”、“東北超”也即將啟幕!(江蘇新聞20250907)
其實,這背后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推動。小夏注意到,國務院日前印發了《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7萬億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意見》提出了6項20條重點舉措,包括豐富體育賽事活動、發展戶外運動產業、培育壯大冰雪經濟、推動體育用品升級等等。
回顧“十四五”期間,國家體育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3.67萬億元,年均增速10.3%,增加值達到1.49萬億元。其中,以競賽表演業和健身休閑業為龍頭的體育服務業占增加值的比重為72.7%。(海報新聞20250823)
再在來看看具體舉措,首先,《意見》里說了,要從這幾個方面來擴大體育用品的供給。一是豐富體育賽事活動,就是多辦各種比賽,讓大家有更多機會參與和觀看;二是發展戶外運動產業,像山地戶外、水上運動、汽車摩托車、航空這些項目,要差異化發展,讓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的特色;三是培育壯大冰雪經濟,把冰雪運動這塊做大做強;四是推動體育用品升級,讓咱們的體育用品更上一層樓。
小夏了解到,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出臺冰雪經濟、戶外運動等支持政策,推出19個戶外運動精品線路和26個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加快了相關體育產業的發展。有關機構研究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戶外運動線上消費人次約2億人次,消費總額超3000億元。冰雪產業規模從2020年的3811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9700億元,年均增長26.3%。2024年水上運動參與人數突破1.2億,產業規模達到4386億元,同比增長18.7%。(21世紀經濟報道20250904)
此外,在激發體育消費需求方面,《意見》分別從拓展體育消費場景、舉辦體育消費活動、實施消費惠民舉措和擴大體育消費群體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措施。例如,圍繞全民健身日、體育宣傳周、春節、“五一”國慶和寒暑假等時間節點,鼓勵各地舉辦體育消費季、消費月、消費周等促消費活動等等。(潮新聞20250907)
有專家指出,體育產業不僅能拉動經濟增長,也能通過其強大的融合力和滲透作用,帶動制造業、服務業、文化、旅游、健康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催生新業態新模式,進而優化我國產業結構。(央視新聞20250824)
比如在促進文旅產業上,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就曾在發布會上透露過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一共監測了511場重點賽事活動,帶動體育及相關消費超160億元,場均帶動超3000萬元。以“蘇超”為例,單場上座超6萬人,帶動江蘇全域多場景消費380億元。楊雪鶇還強調,像大型綜合性賽事輻射性、帶動性會更強,比如杭州亞運會舉辦期間,帶動周邊地區消費最高增長了40%以上。(封面新聞20250824)
不過,數據在不斷增長的同時,市場也仍存在一些強制消費、虛構“文旅補貼”等亂象問題。小夏認為,要想文體旅融合實現長效發展,重點還是要在配套服務的完善和業態創新上發力。一方面,需要加強賽事場館、交通、住宿、餐飲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另一方面,推動“體育+”多維度產業有機融合,例如與文創產業合作開發賽事周邊、策劃本土化的特色旅游產品,以優質文旅供給將客流變為“留客”。(工人日報20250611)
在小夏看來,在政策助力和國慶超級周期的雙重催化下,體育消費市場的崛起也意味著巨大的投資機會,旅游和食品消費領域也有望迎來新一輪投資機遇。以“蘇超”為例,專家指出,賽事不僅帶動文旅住宿娛樂消費,線上觀賽也帶動了啤酒、夜宵等即時零售。
所以,趁此機會,大家也可以關注一下小夏家的食品飲料ETF(515170)和旅游ETF(562510)。食品飲料行業在體育消費中的受益顯而易見,無論是運動飲料還是休閑食品,都能在體育賽事中找到廣闊的市場。而旅游ETF則涵蓋了體育旅游的各個方面,從賽事旅游到戶外探險,都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
風險提示:1.以上基金為股票基金,主要通過投資目標ETF間接跟蹤標的指數,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2.本資料僅為服務信息,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于投資人的實質性建議或承諾,也不作為法律文件。3.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4.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且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者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5.基金管理人的適當性匹配意見不表明其對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6.各銷售機構關于適當性的匹配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合同中關于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的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存在差異。7.本頁面基金產品風險等級由基金銷售機構提供,且投資者應符合銷售機構適當性匹配原則。8.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承諾或保證。9.投資者在投資本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產品資料概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本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根要》等基金法律文件,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10.本頁面產品由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11.基金產品歷史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12.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