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王先生(化名)就時常感到耳朵悶堵,伴隨陣陣耳鳴。起初癥狀時輕時重,他并未太在意,想著“忍一忍就過去了”。可近一個月來,耳鳴和耳悶堵明顯加重,讓他寢食難安,夜里常常被耳邊的嗡嗡聲折騰得難以入睡,白天注意力也很難集中,甚至覺得自己都有些精神衰弱了。
為此,他輾轉去了好幾家醫院,但病情始終沒有緩解,反而讓他心情愈發焦慮。正當他感到無助時,聽說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有北京專家會診,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預約到院。經過詳細檢查,在北京專家的聯合會診下,王先生被確診為神經性耳鳴。醫生建議他當天住院,以便接受系統而規范的治療。
入院后,主管醫生梁秀榮根據他的情況,制定了個體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董氏8+1全元復聰療法”。經過中西藥物多聯立體復聰、中醫靶向穴位透藥、漢草熏蒸、鼓室注藥等多種方式聯合干預,治療三天后,耳悶感明顯減輕,一周后,耳鳴癥狀也明顯緩解。出院一周后復查時,他特意送來一面錦旗,激動地說:
![]()
“我才50歲,還年輕著呢,這耳朵的問題真是讓我困擾多年。感謝梁大夫和醫院的醫護人員,我還要繼續第二個療程的治療,但忍不住想先表達感謝!”
【什么是“董氏”8+1全元復聰療法?】
![]()
“董氏”8+1全元復聰療法,是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專家團隊為致敬河南耳鼻喉學科奠基人董民聲先生的學術精神,在引入丹麥、加拿大先進檢測與康復技術的基礎上,融合中醫古方古法研發而成的一套系統化、個體化治療體系。
![]()
董民聲,1940年畢業于國防醫學院,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醫院進修,9月學成歸國。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生導師,成為全國耳鼻喉科首批4位博士生導師之一。曾任國防醫學院副教授、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其研發的“人工鐙骨和安全手鉆”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及技術發明獎,對我國耳鼻喉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該療法由九大特色療法構成:中西藥物多聯立體復聰療法、中醫穴位療法、中醫靶向穴位透藥療法、漢草熏蒸靜鳴療法、“一針聽”療法、PT物理激勵療法、加拿大TinniTest?掩蔽療法、鼓室注藥、助聽器輔助療法。
通過中西結合、三步走(激活—修復—再生)方式,刺激并修復耳神經細胞,調節人體內部環境,幫助患者實現“一人一案”的精準康復。
【獨家技術+北京專家】
![]()
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不僅擁有獨家療法,還定期邀請北京協和醫院、北京301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友誼醫院等權威專家來院會診查房,配備國際領先的檢測與治療設備,建立起全周期、系統化的耳病診療管理體系。
【天冷了,這些情況需警惕!】
![]()
耳鳴、耳聾、耳悶堵并不是“小毛病”。它們可能源于長期噪聲暴露、熬夜勞累、精神緊張或血管功能異常,若反復或持續存在,不僅影響睡眠和情緒,還可能帶來聽力損傷風險。
尤其在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大、血管收縮明顯,是耳鳴耳聾的高發期,更要提前重視。
日常保護可從以下做起:
1.規律作息,減少熬夜: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神經系統疲勞,容易誘發或加重耳鳴。
2.避免長時間噪聲暴露:少在嘈雜環境久留,使用耳機時音量不超過最大值的60%,連續佩戴不超過1小時。
3.注意血壓與血糖管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常與耳鳴、耳聾相關,控制好慢病是耳部健康的重要保障。
4.戒煙限酒,飲食清淡:煙草和酒精會導致血管收縮,影響內耳微循環,容易加重癥狀。
5.學會減壓,保持心態平和: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抑郁,都會讓耳鳴感知更強烈,甚至形成惡性循環。
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專家提醒,臨床上,耳鳴常與耳聾相伴。突發性耳聾的黃金干預時間只有72小時,及時治療才能最大限度挽救聽力。即便只是耳鳴或耳悶堵,也不可掉以輕心,早期診治往往能明顯改善癥狀,避免進一步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