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〡萍靜的萍
首發〡萍語文
最近看到一個有點傷感的話題:人去世了朋友圈會消失嗎?
這,大約是我們時代特有的困惑。因為朋友圈就是日記或樹洞,記錄著我們看過的日出、游過的山水、對疲憊生活的抱怨、對人生無常的嘆息等等。年年又月月,一篇又一篇,無一不是今生來過的確證。
用了十來年的朋友圈,我也曾多次閃過這個念頭——總有一天,我們的朋友圈會永久停更吧。那么,朋友圈里記載的陰晴圓缺、聚散離合、四季榮枯,怎么辦?
對于這個問題,微信客服回應稱:微信賬號若長時間未登錄,可能會被系統回收以保障安全。
這個回復很官方,很科技,也很現實——人會死,朋友圈也會死,人死燈滅,賬號也如燈熄滅。很簡單,那些不再更新的數據,會讓服務器不堪重負。
可是,不再更新的,便是無用的嗎?紅樓夢不再續寫,長城不再延伸,正因為如此,它們才彌足珍貴啊!
對于生者而言,已故親人留下的都是無價之寶。還記得那個在火車站丟了手機的女孩嗎?她蹲在站臺上嚎啕大哭,只因手機里有亡母僅存的視頻。
我有個朋友,她的兒子前幾年因公犧牲,她最大的慰藉便是翻看兒子的朋友圈。她說:“每天上午翻翻兒子的朋友圈,看見他在陽光下神采熠熠,我就覺得,還在等他回家吃飯。”
人同此心,當逝者的賬號忽然靜默,那些過往的文字與圖像便成為生者可以反復探訪的故居,怎能封存甚至清零?
想起騰訊“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誰是用戶?何以向善?用戶,是一個個鮮活而具體的人;向善,是傾聽并理解他們的心聲。
我相信,日新月異無所不能的科技,會更懂人心更通人性。不久的將來,以朋友圈為代表的數字資產的處置,定會和一棟老宅、一塊翡翠、一把紫砂壺一樣,被后代傳承。
科技最美好的樣子,就是讓愛重逢。當夜幕低垂,生者點亮親人的手機,便依然能看見逝者去年今日賞過的紅葉、嘗過的美食和路過的山海……那是一個靈魂曾經熱烈活過的證據。
有愛,一切都不會消失。
2025了,
你還沒有關注我的
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歡迎分享。禁止抄襲、洗稿、轉音頻、轉視頻,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