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國家醫保局公開通報:6名醫務人員聯手偽造病歷50份,騙取醫保基金20.3萬元!
一邊“掛床”住院,一邊接診看病,模板式造假、雷同病歷、重復圖像…更有人被處罰后仍頂風作案,令人發指!
01 事件回顧:
9月14日,國家醫保局公布了第一批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典型案例。其中,某中醫醫院因嚴重欺詐騙保行為被通報。
![]()
圖源:國家醫保局
經查,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期間,該院共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達204萬元。其中,6名醫務人員參與偽造CT、DR檢查報告單67份,虛假病歷50份,騙保金額達20.3萬元;另有通過偽造住院記錄騙取醫保基金9.03萬元。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造假手段極其“流水線”:
- 有人成批制作圖像相同、報告雷同、病歷高度一致的“模板式”醫學文書;
- 有人一邊在自己醫院“掛床”住院,一邊正常出門診、做治療;
- 更有人此前就因“雷同病歷”被暫停過醫保支付資格,恢復后不但不收手,反而變本加厲,繼續參與更猖狂的騙保行為!
目前,該案已移交公安機關,實行“行刑銜接”。3人被批捕,3人取保候審。
當地醫保部門依法:
- 追回醫保基金并處違約金;
- 解除該院醫保定點協議;
- 對6名醫務人員各記12分,終止醫保支付資格3年;
- 另對2人記10分,暫停醫保支付資格4個月。
02 同行熱議:“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消息一出,迅速在醫生圈炸開了鍋。不少同行表示憤慨又無奈:
> “我們天天加班、看病寫病歷,他們倒好,直接‘批量生產’病歷?”
> “騙保的直接后果是什么?是醫保資金緊張,是真正需要看病的人報銷更難!”
> “堅決支持依法懲處!但也要提醒大家,不能因為個別敗類,就讓全體醫護背鍋。”
也有同行呼吁:“醫療行業應當自查自清,誰砸了行業的信譽,誰就應該付出代價。”
03 小編說:
作為長期關注醫界動態的小編,每每看到這種新聞,都忍不住憤怒。
我們深知,絕大多數醫生恪守職業底線、默默奉獻,但這些“害群之馬”的出現,徹底玷污了醫者的正面形象!
尤其令人憤怒的是:明明已被處罰,卻仍不知悔改。依法懲處,大快人心!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從制度上堵住漏洞、從監管上持續高壓、從道德上強化約束,真正讓醫務人員獲得體面、陽光的收入,無需動“歪心思”!
我們呼吁:
強化智能監控系統,讓每一筆醫保支出都可追溯、可監督;
健全醫務人員信用評價機制,將醫保合規與職稱晉升、績效評價掛鉤;
推進薪酬制度改革,讓付出與回報相匹配,讓醫生們活得有尊嚴。
唯有讓守規矩者得尊重、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才能守護醫保基金安全,也讓廣大誠信行醫的同僚們不再為少數人背鍋!
醫客說
守護醫保基金,就是守護醫者的“生命線”
某中醫醫院的“偽造病歷騙保案”,是一面照見醫療行業痛點的鏡子。它既暴露了個別醫務人員道德滑坡的“暗角”,也揭示了醫保監管、行業生態的“短板”。但我們更應看到,絕大多數醫務人員仍在用專業與責任守護著“白衣天使”的稱號——他們在疫情中逆行、在手術臺前堅守、在基層默默奉獻。
打擊騙保,不是為了“污名化”醫療行業,而是為了清除“害群之馬”,守護醫保基金的“安全網”,讓真正需要幫助的患者得到公平的救治。唯有通過制度的完善、監管的升級、文化的重塑,才能讓“誠信行醫”成為醫療行業的主流,讓每一位醫務人員都能在陽光下體面地工作,讓每一位患者都能安心地就醫。
正如一位同行在評論中所言:“我們不怕辛苦,怕的是努力被辜負;我們不懼誤解,怕的是良知被消解。” 愿每一個“白衣天使”都能守住職業底線,愿每一分醫保基金都能用在“刀刃上”——這,是我們共同的期待。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杏林苑社群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