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9.15”央視“中國品質生活”晚會播出。來自河南的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成為六位登上晚會現場的企業家之一。
“中國品質生活”晚會,聚焦當下中國高質量發展中,消費經濟領域內呈現的新變化、新場景、新業態,展現國人美好品質生活中的好產品。
國人的“肉盤子”里,豬肉消費占比高達57%。如何保障國人吃上高品質豬肉?國內生豬養殖與屠宰龍頭企業牧原股份承擔著更大的使命與責任。
晚會現場,秦英林第一次向國人推介了牧原豬肉品牌——雪花豬肉。
對此,他的描述是:“過去人們吃豬肉喜歡瘦的,想吃香的(豬肉)就有了五花肉,現在有沒有更好的豬肉?(有。)牧原雪花豬肉生產出來了。”
養豬30余年,殺豬4年有余(2020年第四季度正式運營),無論出欄規模還是屠宰規模,牧原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內生豬養殖與屠宰行業老大。
匹配老大地位當然不應只是數量規模,更應當有高階品質。
晚會現場,牧原雪花豬肉在千呼萬喚(不少人疑問,牧原殺豬這么多,怎么吃不到牧原牌豬肉)中終于向國人揭開了面紗。
筆者以為,雪花豬肉應時而生。
何以應時?體現在三個維度:
一是國人追求高品質生活之時代渴求;
二是在分層的豬肉消費市場中,需要充實提升新的市場結構;
三是之所以培育出更好更香的豬肉品質,背后是牧原今天擁有了強大的科研技術實力。
今年“兩會”期間,秦英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談到:“公司已經找到肉質更好、更香的豬群,現在要把這些基因全部復制出來,現在路徑清晰了,公司信心滿滿,讓國人吃上又健康又美味的豬肉。”
今天看,雪花豬肉當應是那一批肉質更好、更香的豬群所生產出來的。
那么,牧原雪花豬肉是如何養出來的呢?
![]()
面對晚會主持人的詢問,秦英林的解釋是,公司現在的養殖模式好在兩個方面:一是品質可靠有保證,二是肉更鮮嫩;牧原的豬肉生產,從飼料,養豬到屠宰,產業鏈閉環管理,公司嚴格執行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做到生產過程可知可控可追溯。
雪花豬肉能夠誕生于牧原,當然不止是生產過程可知可控可追溯技術體系支撐下的安全、美味與健康品質保障。
牧原擁有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加工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鏈,這一生產模式為生產好豬肉提供了難得的基因選育與生產條件。
好豬肉建立在生產安全上。牧原在生豬屠宰過程中,實現了養殖與屠宰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打通了上下游的信息通道,使得每一頭豬的生長歷程、健康狀況以及屠宰加工過程都實現了全鏈條的數字化品質追溯,消費者只需要掃描產品上的追溯碼,即可全面了解豬肉的來源,生產日期,加工過程等關鍵信息,真正實現了從源頭到餐桌的透明化管理,讓食品安全看得見,摸得著。
好豬肉必須保障品質。牧原屠宰除了引進國際先進的屠宰加工設備和技術之外,在生豬屠宰前,還對生豬進行全面的健康檢查和質量檢測,確保只有合格的生豬才能進入屠宰流程,屠宰過程中,公司更會對豬肉進行多道工序的品質檢驗,包括外觀檢查,肉質評定,微生物檢測等,確保每一塊豬肉都符合高品質標準,實現了全方位的品質控制。
在好豬肉研發上,因有了屠宰加工,牧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了好豬肉的肌理,科研人員通過技術分析尋找擁有更好基因的豬群,然后通過基因復制實現擴繁,這樣,雪花豬肉就應運上市了。
雪花豬肉價格高嗎?
秦英林明確地向國人表態:
“牧原好豬肉,價格不高,我們企業的使命就是把好產品豬肉生產出來,把價格降下去,讓大眾花平價的錢,吃上好豬肉,享受豐盛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