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
最近,綜藝《姐姐當家》火得一塌糊涂。
![]()
圖源網絡
不過伴隨著高熱度的,更多是爭議和吐槽聲。
我跟啾姥姥也在家一起追了幾期,看到一些畫面時,啾姥姥忍不住說:這要是我,早拍桌子走人了!
節目里,三寶和孩子姥姥,還有謝娜和她爸爸這幾組嘉賓,把兩代人之間的沖突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邊是育兒里的代際矛盾,老人急得上火,親爹親媽卻很瀟灑;
一邊是親情里的溝通難題,明明是想表達關心,一張嘴卻成了吵架。
很多人在一部綜藝里,看到了自家生活的影子。
今天就借著這節目,好好跟大家嘮嘮兩代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那些事兒。
![]()
一個家庭里
最怕出現破壞規矩的“好人”
先說三寶和萬千惠這家人。
三寶負責搞音樂,萬千惠負責賺錢,家里看孩子的任務交給孩子姥姥。
![]()
圖源網絡
看起來分工很完善,實際上卻處處都是矛盾點。
他們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理念不統一。節目里有一個片段,是關于要不要讓孩子寫家庭作業這件事的,很多人看了都血壓飆升。
孩子姥姥覺得,即使孩子寫得慢,也得堅持寫完,要不然知識點一步跟不上,步步都跟不上。
但身為孩子爸爸的三寶,卻不以為然,他覺得孩子不想寫就不寫。
![]()
圖源網絡
姥姥反駁,
“不寫他就不會”。
三寶說,
“不會就不會,上一個技校就很好,學挖掘機不也挺好嗎?”
更讓人無語的,是他轉頭對兒子說:“不用去太在意老師批不批評你,你想玩就玩,前提是不影響別人。”
![]()
圖源網絡
姥姥承擔了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責任,結果不被理解也就算了,還成了“逼孩子的壞人”。
這一幕,連觀察室的倪萍老師都看得直搖頭。
![]()
圖源網絡
更氣人的還在后面。
晚上,孩子到了睡覺的時間,萬千惠和三寶卻在家跟朋友聚會,一群人聲音還特別大。
孩子聽見動靜就鬧著出去玩,姥姥特別無奈,出去想提醒三寶他們早點結束,好讓孩子睡覺。
![]()
圖源網絡
因為第二天,孩子有集體武術表演,還要打冰球,她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的狀態。
但是三寶根本沒當回事,輕描淡寫地說,“他愿意怎么著就怎么著……”
![]()
圖源網絡
結果可想而知。孩子跟著大人熬夜,很晚才睡覺,第二天所有人都困得起不來。
最后,還是姥姥默默承擔起了一切,給孩子穿衣服穿鞋,背著瞌睡的孩子出門。
![]()
圖源網絡
不知道大家看完什么感受?我反正是特別火大。
三寶嘴上說著松弛教育,可這所謂的“松弛”,全是對孩子教育責任的逃避,對老人辛苦付出的漠視!
他自己不想盯作業,就說“無所謂、沒問題”。自己不想管孩子作息,就說“孩子開心就好”。
最后把所有麻煩丟給老人,自己落個“開明爸爸”的好名聲。
也不光是三寶,現實生活里,太多家庭都有一個這樣愛“拆臺”的家庭成員。
你按照規矩管教孩子時,他卻出來唱反調,讓孩子覺得他才是“好人”,你是“壞人”。而這個教育里的“好人”,往往是破壞規則的隱形推手。
![]()
圖源網絡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特別容易缺乏規則意識,因為他感知到的規則和信息是對立和分裂的。
我是覺得,在養孩子這件事上,有兩點非常重要:
第一,全家達成基本共識,保持教育理念的統一性;
第二,育兒的主體責任應當由父母承擔,而不能推給老人。
我們家是“姥姥+奶奶+我們”的養娃模式,啾姥姥和啾奶奶輪流來幫忙帶孩子。
但我和啾啾爸從一開始就說得很清楚,孩子的作息、學習、規矩,我們承擔主要責任,老人幫忙搭把手就行。
![]()
如果像三寶他們家那樣,把老人的“搭手”當成“替手”,但在教育孩子時又頻頻拆臺,那不僅老人委屈,全家鬧心,孩子也會陷入困惑:到底該聽誰的?
![]()
兩代人溝通
可能有個人要先“軟”下來
如果說三寶家的矛盾是“責任不清”,那謝娜和她爸的矛盾,就代表了大多數家庭的“溝通錯位”。
謝娜爸爸喜歡在外忙藝術團的工作,白天忙得腳不沾地,又是開會又是盯排練。
但是畢竟年紀大了,謝娜一方面擔心爸爸的身體吃不消,一方面也希望他能多在家陪陪媽媽。
父女倆因為這個事溝通過幾次,但各有各的立場,每次都一言不合就“吵架”。
![]()
圖源網絡
我其實特別理解謝娜,作為同齡人,我們都不得不面對父母已經慢慢變老的事實。
雖然很不愿意承認,但我心里很清楚,父母的身體狀況和十年前已經沒法比了。曾經那個為我們遮風擋雨、無所不能的父母,如今已經到了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和照顧的年紀。
上個月,啾姥爺剛做了個小手術,在醫院住了一周,我的心也忐忑了一周。出院那天,啾啾全程拎著包,呦呦在一邊緊緊扶著姥爺。我們全家就這么一步一步,穩穩地回到了家。
![]()
看著家里再熱鬧起來,我心里止不住感慨。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我們總是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忽略了身邊最親近的人。
其實,什么都比不上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珍惜每一個與家人相處的瞬間,可能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
或許也是想到了這一層,節目中謝娜再跟父親溝通時,干脆就換了個法子,拉著爸媽坐在院子里談心。
她先是順著爸爸的愛好,給他遞了一個體面的臺階:不是讓你完全退休,而是可以退居二線。
然后又提醒爸爸,多照顧媽媽的情緒,因為爸爸忙前忙后的時候,媽媽一個人在家是很孤獨的。
![]()
圖源網絡
這番話很巧妙,既給了面子,又顧了里子。既尊重了父親的感受,又肯定了他在一個家庭里的重要性。
最后,謝娜爸爸也愿意退后一步,卸任了藝術團團長的工作,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家庭上。
![]()
圖源網絡
大家總說跟老人溝通難,其實難的不是理念不同,是我們總想著說服對方,卻很少設身處地為爸媽著想。
其實只要有人先放下“我沒錯”的執念,先去做那個“軟”一點的人,對方就不會硬著來,也就更容易達成共識。
無論是育兒中的代際矛盾,還是親情中的溝通難題,核心都只有一個:我們是一家人,不是對立面。
![]()
有時候,多想想對方的心意,少爭點誰對誰錯,互相遷就一下,日子自然也就順了。
最后,也想問問姐妹們,你們家有沒有發生過什么兩代人的沖突?歡迎來分享一下處理經驗~
先別走,文章最后還有一條直播預告
圖圖媽說:
姐妹們,9月17日(周三)早上8點20,我會給大家帶來火花思維的小班直播課。大家先點好“預約”!
火花思維培養的不是簡單的shu學概念,而是啟發孩子的數理思維,提高成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能力遷移運用到任何科目學習或生活之中。
圖圖小樹學齡前的思維啟蒙,我都是靠火花思維搞定的,包括吉米也很喜歡上火花思維,下面給還不了解火花思維的家長做個簡單介紹:
課程內容:小班直播課形式、采用動畫、游戲、互動等形式激發孩子主動思考,有趣又高效、70%校內銜接ba高+30%ao數內容完成學習閉環;
師資強大:火花思維研發團隊都是北京從業30-40年的專家,上課老師都是經過7輪嚴苛考核最終錄取率僅5%的精英名shi;
適合人群:3-12歲孩子都適合;設置三種班型九個級別,因材施教,專題化學習螺旋式遞進,學得會又記得牢;
6v1專屬服務:6名老師輔導1個學生,24小時在線,有任何問題隨時解答,非常省媽,而且課程支持無限次回放,隨時復習鞏固。
感興趣的家長先點擊下方卡片預約,9月17日(周三)早上8點20我會在直播間和大家分享課程詳情和新學期shu學學習干貨。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