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大科室合并,兩家二甲醫院科室大整合
2025年9月1日,“海晏縣人民醫院”公眾號發布消息,為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服務質量,經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同意,正式推進州直、海晏縣三角城及西海鎮地區醫療資源優化調整工作。
![]()
此次整合按照“六上六下”原則進行:海北州第一人民醫院的口腔科、中醫科、康復科、精神科、透析中心、碎石中心等6個科室業務,全部整合至海晏縣人民醫院;海晏縣人民醫院的外科、婦科、兒科、病理科、手術室、麻醉科等6個科室業務,則全部整合至海北州第一人民醫院。
公開資料顯示,海晏縣人民醫院成立于1951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于一體的二級甲等醫院。醫院占地面積24畝,建筑面積9630平方米,設置病床100張,臨床醫技科室28個。
海北州第一人民醫院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西海鎮,是一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其前身是1962年修建的原國營221廠職工醫院,1993年整體移交給海北州,1994年5月正式組建成立海北州第一人民醫院。醫院床位150張,業務用房主要包括4200㎡的門診住院綜合樓、3600㎡的精神病專科樓、6500㎡的兒童診療中心。
我們查詢地圖發現,兩家醫院距離13公里左右,車程不到20分鐘。
據媒體報道,海晏縣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與創新,此次調整旨在解決醫療機構間同質化競爭和資源分散的問題,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通過整合,兩家醫院將形成更加明確的功能定位,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化、高效化的醫療服務。
據悉,目前海晏縣人民醫院與海北州第一人民醫院正在溝通明確人員、設備交接細節、理順工作銜接,以保證整合過程中醫療服務不斷檔。
資源共享,一批科室被跨醫院合并
作為兩家獨立運營的醫院,跨醫院整合醫療服務的現象引發業內關注,但實際上,類似跨院區的科室合并非沒有先例,近年來,全國多地都在推進類似醫療資源優化調整工作。
據《貴州健康報》報道,2024年8月21日,三穗縣人民醫院和三穗縣中醫醫院的腦病中心(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心病科)進行整合共享。
整合后,心血管內科住院病區設置在三穗縣人民醫院院區住院二區三樓。腦病中心則設置在三穗縣中醫醫院2號住院區三樓,兩個院區保留原腦病中心(神經內科)與心血管內科(心病科)門診。通過雙軌并行的方式,確保群眾在門診就醫時的便利性。
媒體報道稱,此次學科整合工作的完成是為了提升三穗縣醫療服務質量。整合后的科室可以通過優化人力資源與醫療設備配置,提升醫療效率,同時通過統一管理、規范診療流程,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除了以上案例,近年來,婦兒服務的跨醫院合并更為普遍。
8月26日,荔波縣衛生健康局發布《關于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兒科搬遷到縣婦幼保健院的公告》,決定將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兒科的住院、手術業務搬遷到縣婦幼保健院,組建“婦女兒童醫院”,實行“一院兩區”(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區)一體化管理。
公告明確,自2025年8月31日起,婦女兒童醫院全面承擔縣人民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的門診、住院、手術診療服務,提供24小時婦產科、兒科急診,以及產前篩查、孕期管理、兒童保健等保健服務。
縣人民醫院仍保留婦產科和兒科門診功能,但不再收治婦產科、兒科住院患者,同時停止住院分娩及住院手術等診療服務。
實際上,隨著新生人口數量下降帶來的婦兒服務市場萎縮,類似這樣的婦兒服務合并/遷移的公告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發生在全國各個地區,尤其在縣域醫療機構中更為普遍。
跨院合并背后:醫療資源的優化升級
對于近年來不斷涌現的科室合并甚至院區合并現象,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驅動這場醫療資源整合浪潮發生的有多種因素。
首先,醫保政策調整帶來的控費壓力對醫院影響巨大。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改革,迫使醫院必須優化成本結構,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跨醫院的科室整合則有利于節約成本。
而人口結構變化也是重要原因。以四川某縣為例,2023年上半年該縣出生人口僅66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3‰,常住人口不足30萬。這種情況下,多家醫院維持產科業務難以為繼,這也是科室整合大多發生在婦兒領域的主要原因。
此外,政策導向同樣推動了合并重組。國家持續推動醫聯體、醫共體建設,從頂層設計上打破醫院間的行政壁壘,也讓醫療服務的整合乃至院區的整合都水到渠成。
有業內人士分析,兩家不同醫院之間的科室合并與整合,是醫療體系為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專科服務能力的一種積極探索。它不同于整個醫院的合并,更具靈活性和針對性。這種模式有利于將專科“做強做精”,讓患者能享受到更優質、更專業的診療服務。
但是,在科室跨醫院合并的過程中,也面臨綜合醫院的服務被“拆散”的風險,尤其在多學科會診逐漸成為主流的當下,如何保證醫療服務的完整性、延續性也是醫院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合并過程需要周全的方案和細致的執行,以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
醫客說
從全國看,類似整合將持續推進——隨著醫保控費壓力加大、人口結構變化加劇,醫療資源的“精準配置”將成為常態。而能否在整合中實現“1+1>2”的效果,關鍵在于是否以“患者需求”為核心,平衡效率與公平,最終構建“覆蓋全周期、服務更可及”的縣域醫療體系。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看醫界、華醫網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