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赴山海》最新的劇情中,蕭秋水戳穿了假風朗的身份,吳老夫人脫離了險境,權力幫竹籃打水,柳隨風遭遇重挫——兜兜轉轉過后,一切都有了向好的跡象。
唯獨有一件事情,卻令人心寒。當浣花劍派被權力幫圍困劍廬、蕭家人面臨滿門被滅的危險時,蕭秋水在江湖上求援各大門派、遍尋故交舊友,但卻始終無人愿意幫忙。
![]()
浣花劍派為名門正派,蕭氏父子向來行俠仗義,如今,在權力幫恃強凌弱、柳隨風胡作非為時,大熙的武林高手、英雄豪杰卻作壁上觀。這樣的結果,著實令人感到費解。
蕭秋水四處求人、屢屢碰壁,在這樣的現實面前,看似冷血殘忍,細品別有深意。
在劇中,蕭秋水與柳隨風之間曾經有過一場關于江湖因何而聚的辯論。
當時,蕭秋水曾有過一個經典的論斷——以義相聚才是江湖的底色。
對此,胸有城府、腹藏心機、機關算盡的柳隨風不以為然。他是這樣說的,“古往今來,人所求只為兩件事——權和利。利益相同便是朋友,如今的權力幫,大可以給足好處,那么浣花的朋友便成了權力幫的朋友。天下熙攘,皆為利來,這江湖因利而聚,一直如此。”
![]()
如今,蕭家面臨滅門風險,江湖人士卻袖手旁觀、見死不救,仿佛從側面驗證了柳隨風的看法——江湖不過是名利場,以利相交、利盡而散。
實話,往往都很難聽。權力幫制霸江湖、一手遮天,只要利益出讓夠多、條件開得夠好,必然會把蕭家的朋友變成自己的朋友。柳隨風的話,冰冷無情地道出了江湖世界的運行法則。
從古到今,雪中送炭者寥寥無幾,落井下石者遍地皆是。在奉行拳力即權力的江湖,沒有哪個門派會為了江湖道義、俠義精神而選擇和天下第一大幫作對。
刀光劍影、快意恩仇,這樣的故事我們看過無數次,只是,故事終究是故事。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大多數人閉著眼睛就能作出選擇。
![]()
不過,正如蕭秋水說的那樣,“總有一些人會不在乎恐懼,為不平事發聲,為羸弱者仗劍。”即使權力幫只手遮天、橫行霸道,江湖之中總有一身正氣、滿腔熱血的俠義之士。在蕭家岌岌可危、面臨覆滅之際,錦中武林、各大門派,為什么沒有一個人愿意出手相助呢?
一切都可以歸因于三個字——英雄令。
蕭家人與權力幫的恩怨,既有柳隨風與浣花劍派的私仇,也是權力幫對天下英雄令的覬覦。蕭家父子保護吳老夫人,是為了民族大義,但是在旁人看來,卻是截然不同的觀感。
在蕭秋水與唐方四處求人的過程中,丁家人的說法就十分有代表性。當時,丁家的家主是這樣回復蕭秋水的,“我丁某人只是不想倒行逆施,反幫了那些別有用心之輩。誰知道你們蕭家是不是像外界傳聞中的那樣,是為了貪圖英雄令,才招惹權力幫引火燒身的。”
![]()
原來,對于浣花劍與權力幫的這場爭斗,在江湖人士看來,不過是為了爭奪英雄令,因此,蕭家的行為并不具備正義性。在黑吃黑、狗咬狗的對決中,自然沒有人愿意輕易站隊、下場助戰。
更加重要的是,江湖各大門派的不作為,是權衡利弊得失的不得已。
在蕭家被圍、唐柔遇害之后,蕭秋水的好兄弟鄧玉函也趕回了家中,向父親海凜劍派家主鄧清風發出求援。
對于兒子的求助,鄧清風一口給予了回絕。他是這樣說的,“你還知道權力幫窮兇極惡呀?那你還拉著我們全家和我們全族去和他們作對。”
![]()
對于各大門派的掌門人來說,他們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只是自己,還有整個門派。幫忙也好、俠義也罷,一旦選擇為蕭家站臺,就等于將門派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了這一戰。
蕭秋水與鄧玉函太過年輕,心思單純的他們,并不能理解掌門人的責任和成年人的無奈。年輕的神州結義,自然是光腳的,但鄧清風們已經穿上了鞋。
只是,蕭秋水雖然年輕氣盛,但卻對江湖武林有著清醒的認識。正如他對丁家人說的那樣,今日蕭家所受,來日未必不是丁家之禍。
唇亡齒寒,權力幫不除,江湖無寧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