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羅永浩與西貝有關預制菜的紛爭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9月10日,羅永浩社交平臺發文吐槽西貝 “幾乎全都是預制菜,還那么貴,太惡心了”,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隨后,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迅速回應,稱西貝門店 100% 沒有預制菜,并表示一定會起訴羅永浩,雙方由此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輿論戰。
![]()
從危機公關的角度來看,西貝的處理方式,讓輿情并沒有朝著他們期待的方向發展。賈國龍創始人言之鑿鑿地否認西貝使用預制菜,這種絕對化的表述在后續被網友曝出的預制半成品證據面前,顯得十分尷尬,讓西貝陷入了被動的局面。企業在面對危機時,若不能實事求是地對待問題,而是急于否認和反駁,往往容易引發公眾的質疑和反感。

西貝隨后宣布開放后廚,強調沒有預制菜,歡迎媒體監督,然而卻被網友揪出預制半成品的證據,給羅永浩省下十萬線索費,這一舉措不僅沒有平息輿情,反而讓事情進一步發酵。在開放后廚、推出 “羅永浩菜單” 并承諾 “不好吃不要錢”,一系列措施無效后,西貝的危機公關越來越被動。吃瓜網友這幾天也是看著西貝在一步一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難怪有網友評論到:“看了一夜孫子兵法,也不知西貝用的什么招。”
![]()
![]()
反觀至今口水戰沒有敗績的羅永浩,他在這場紛爭中是見招拆招。一開始在賈國龍的強勢反懟之下,也是略顯被動。懸賞十萬征集西貝使用預制菜證據(沒想到西貝會自曝證據),并通過社交平臺與網友進行互動,進一步擴大了事件的影響力。羅永浩善于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和輿論傳播的規律,將事件的焦點引導到消費者知情權這一核心問題上,從而贏得了不少公眾的支持。
![]()
在汽車圈,類似的危機公關事件也時有發生。例如吉利楊學良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炮轟友商一事,楊學良一口氣列舉出友商所謂的三個黑點,然而這一系列言論不僅沒有對友商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反而讓吉利的風評變差,友商則因為沒有接招,平穩度過了危機。這表明企業高層領導親自出面帶著情緒回擊對方,往往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樣不僅容易讓企業陷入口水戰的泥潭,還可能會讓公眾對企業的形象產生負面印象。
我們不是要大家選邊站隊,也不評論誰對誰錯,只是希望借助這波危機輿情能給各大企業帶來一些警示和思考。無論是西貝還是車企,面對羅永浩這種大V級別的危機輿情事件該怎么辦?首先就是做到保持冷靜和理性,實事求是地承認問題。避免高層領導親自出面回擊,要通過專業的公關團隊,制定合理的危機公關策略,力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