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領域是一個知識更新迭代很快的領域,每隔3到5年左右就會蹦出一些新名詞,附帶一些新技術。也因此,這個領域對人的要求較高,必須活到老學到老。追新者就是逐浪者,只有永遠站在浪尖才能保持永遠靠前,這其實給個人帶來不小挑戰,畢竟新技術棧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第一時間接觸。
前些天參加了一個律師圈組織的活動,主題是新技術給律師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大部分人都認為在固定法條的解釋和建議方面大模型確實擁有很強優勢,給從業者,特別是年輕從業者帶來很大挑戰。也有一些人認為,大模型是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便利,但對于刑事訴訟來講,需要考量的因素太多,短期內它無法實現對律師的替代。
我在席間跟大家分享了我的觀點,那就是大數據、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本質上都是生產工具,人類社會螺旋上升的發展過程,一直就是新生產工具的產生帶來生產效率的提升轉而又帶來了生產關系的重塑以及社會和經濟的繁榮。
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一批人在制造工具,當新的生產工具出來后,它總是要服務于社會的,這個時候,作為社會活動主體的人來講,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受固有思維和技能的束縛不愿意去使用新工具的人,這批人很快就會被新生產力的洪流給壓在大浪底下。另一種是積極擁抱變化,總是愿意接受新事物接受新變化的人,這批人在學會使用新工具后,生產力有了質的提升,就成了新生產力洪流的追隨者、使用者和推動者。
事物是動態發展的,不變的永遠是變化。有一批人是制造大數據、大模型和人工智能這些生產工具的,我們如果不去成為這批人,那就要成為使用新生產工具的人。
就IT本身來講,技術都是為解決業務問題而生,人類為了提高計算效率而發明了計算機,又為了信息共享發明了網絡,又為了替代人工處理業務而發明了信息系統,信息系統中又涉及到網絡、存儲、計算、數據庫、中間件、定制化應用軟件等多個知識領域。每一個知識領域的技術迭代都是為了解決信息系統發展到一定程度、積累到一定時期的一些特定問題。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抑或科技的發展除了改變生活,還有一個內在邏輯那就是使得技術擁有的成本越來越低。
本質上看,IT領域業務是道,技術是術。新的技術,如果你無法構建出新的業務場景,它就沒有用武之地。反過來講,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一定也沒有生存空間。所以,有了新的技術出現,不要害怕,勇敢地擁抱它并學會使用它就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