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旗閃耀英雄榮光,戰鼓催征鏗鏘前行!即日起,“亮劍東南”媒體矩陣推出“烽火記憶·戰旗鑄魂”專欄,帶領廣大網友回望英雄故事、高唱英雄贊歌,激勵一代代戰旗傳人發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在強軍征程上爭當打贏尖兵,為戰旗增光添彩。專欄報道⑧《馬石山十勇士:薪火相傳,讓戰旗永不褪色》,敬請關注。
![]()
▲馬石山十勇士:1942年冬,日偽軍對膠東抗日根據地進行“拉網合圍式大掃蕩”,八路軍膠東軍區5旅13團7連6班10名戰士為掩護群眾突圍,最終全部壯烈犧牲,后被膠東人民譽為“馬石山十勇士”。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馬石山十勇士”旗幟作為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第一個英模方隊的旗幟,在天安門前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烽火回望
1942年冬,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相持階段。日偽軍糾集重兵,對膠東抗日根據地發動了慘無人道的“拉網合圍式大掃蕩”。八路軍膠東軍區第5旅13團7連2排6班的十名戰士,在執行任務返回途中途經馬石山,意外發現數千名鄉親被日軍圍困,身陷絕境。
![]()
▲馬石山十勇士彩繪(歷史資料)
面對生死抉擇,他們毅然放棄突圍機會,挺身而出。在敵人密布的火網中,他們四進三出,用血肉之軀為鄉親們開辟生命通道,最終成功護送千余名群眾脫險,而十位勇士卻全部壯烈犧牲。
![]()
▲馬石山十勇士(影視截圖)
他們用生命踐行了“人民至上”的崇高信念,被膠東人民譽為“馬石山十勇士”,鑄就了一座永不磨滅的英雄豐碑。
薪火傳承
賡續,是穿越時空的忠誠回響。“馬石山十勇士”班將英雄精神融入血脈,代代相傳,班內迎來新戰士,必傳光榮基因、必養英雄之氣、必悟奉獻精神。
![]()
▲莊嚴宣誓
這種傳承化為極致的自我要求:體能考核,大綱規定的優良線僅是他們自設的及格線;實彈射擊,追求彈著點“針尖”般的精度;戰術演練,在極限疲乏中挑戰“零失誤”……正是這份“向自己開刀”的狠勁,淬煉出了個個“刀尖子”。
![]()
▲分享獲得榮譽的喜悅
9人參加集團軍以上比武摘金奪銀,10人榮立三等功,2人榮立二等功,班集體4次榮立三等功,他們用精武強能的實際行動,讓英雄精神在新時代綻放璀璨光芒。
奮斗強軍
奮斗強軍,是新時代英雄傳人的使命擔當。面對部隊轉型,“馬石山十勇士”班從傳統步兵向合成裝甲步兵跨越,迎難而上。全班苦練精訓,從“一專”到“多能”,人人練就“十八般武藝”。
![]()
▲向目標地域快速機動
2022年底,某新型步戰車列裝,他們刮起“頭腦風暴”,主動編纂《新裝備操作規范》,采取“過關升級、嚴訓細考”模式,首次參加演習便打出“滿堂彩”。他們更瞄準新域新質作戰,探索無人作戰班組戰法,在專項任務中成功驗證態勢實時感知等核心能力。
![]()
▲實戰化訓練
在洪水中挺立、在山火里沖鋒、在地震中堅守……他們始終堅守為民初心,以勝戰答卷和魚水深情,詮釋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忠誠與擔當。
(素材來源:新華社、中國軍號、軍事報道;參與采編:楊訓清、管理、趙前松、黃振宇、梁偉龍、嵇吳椳、陳文圣、楊加增、周文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