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如果說短劇是一種“精神快餐”,那與其最匹配的無疑就是“消費快餐”。DT商業觀察發布的2025短劇植入調研報告顯示,人們因為短劇植入而購買過最多的品類TOP3分別是:家居日用、食品飲料和美妝個護。
這就不難理解由京東外賣獨家冠名、快手星芒短劇與好有本領共同出品的《小美滿》自8月27日上線以來,何以迅速實現了“質效雙收”。長劇知名演員、長劇頭部班底、扎實的現實主義內容調配上短劇的浪漫因子,奠定了該劇上線兩周1.9億的爆款播放量。而那種讓人看了就想“給別人點外賣”的沖動,則全得益于外賣嵌入生活、廣告嵌入短劇實在過于絲滑,幾近動人。
![]()
《小美滿》講述了一個三婚單親媽媽攜女重組家庭的故事,于是我們就能看到:
女主的母親是堅信“不能吃外賣”的老一輩,非要大早上爬起來做早餐吵醒全家;女主的女兒在爭吵失言傷害母親后,通過外賣送鮮花向母親道歉;女主因為女兒而茶飯不思時,男主點外賣送上最溫暖的守護;而當女主的母親也對外賣“真香”,家庭里很多沒必要的矛盾、沒必要的吃苦,都因此消解。
外賣這個小小變量對親密關系的重大作用,不刻意拉近鏡頭很容易被忽略,而當《小美滿》以飽滿的生活現實主義讓人坐上情緒過山車,我們更能體會那種日常的粗糲與溫柔,也由此實現了好廠牌與好演員的相互成就、好內容與好生意的雙向奔赴。
“不短劇”的短劇
倪虹潔主演無疑是《小美滿》的初始引流點。“明星也來拍短劇了”、“女主演過電視劇吧”、“專業演員就是不一樣”……入行二十余年,從情景喜劇到電影、古偶、都市劇,倪虹潔塑造過許多經典角色,許多快手老鐵一上來就認出了這張熟面孔。
長劇演員演短劇是這兩年的大趨勢。從短劇的角度,長劇演員的到來意味著更全面的精品化、國民化,得以解鎖內容的更高上限與更大錢景。從演員的角度,短劇創制靈活、短小精煉,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專屬定制,既能給到演員不一樣的發揮空間,又能為藝人深化大眾記憶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美滿》這個局里,不僅主演是長劇出身,制作方好有本領也屬長劇六大公司之一檸萌影視旗下。
《小美滿》正是檸萌“小”系列的首部衍生短劇,題材趣味與《小別離》《小歡喜》這些昔日的衛視熱播劇一脈相承。不搞重生穿越、甜寵復仇,而是關于都市家庭、兩性情感、女性成長的純粹現實主義故事,認真探討了不同代際對婚戀、教育的認知差異。
但與此同時,它的打開方式又是十分短劇化的。
一方面,它以20集、單集2-3分鐘的體量講述了一個時間跨度不小的故事,勾勒出女主蘇倪從被家庭拿捏到自愛女強人的人生路徑,塑造了糟心仨前夫、催婚中式媽、Z世代女兒以及再婚對象父子等一群活靈活現的配角。
其敘事方式也并非小火慢燉、娓娓道來,而是一上來就拋出女主攜女回家過生日、被老媽勒令在三任前夫中擇一復婚的炸裂情境。全劇善用插敘倒敘,將人物前史與關鍵話題穿插在主線中陸續拋出,確保節奏緊湊,高能不斷,時有金句閃現。
另一方面,其內容也相當有網感,話題熱梗保鮮,價值取向也符合當下,令人舒爽痛快。例如,男主想和女主上高中的女兒搞好關系,送的是限量版小卡。女主向老媽解釋自己對伴侶的定位,用的詞是“結婚搭子”。以及在對家庭教育的探討中,除了反思體罰與“為你好”,該劇還怒懟“沒苦硬吃”的苦難式教育,成為一眾網友的嘴替。
![]()
更難得的是,該劇并未遵循傳統的“包餃子”式大團圓,讓女主能者多勞、在四處的奉獻救場中體現價值。而是書寫了新時代女性的小美滿:讓實現經濟獨立的女主擁有自愛的心智與底氣,拒絕任何PUA,不做相親市場上任人挑選的貨物,而是做自己開著豪車來、招募“全職煮父”的女王。
與她匹配的男主也不再是霸道總裁,而是極有服務意識的治愈暖男。女主不愛吃姜,母親的做法是強行矯正,餐餐將姜切碎混在菜里。多年后,這樣控制型的愛也險些遺傳到女主與自己女兒的關系中。男主則充分尊重她的感受,用其他調料代替姜來去腥。
![]()
當然,最后該劇又加了一些浪漫因子,男主實際是隱藏身份的餐飲大佬,暗戀女主多年,將其視為打拼動力,甚至守身如玉,那么大一個兒子都并非親生——也是深得女頻短劇精髓了。
“會植入”的植入
正如開篇所言,作為一部品牌定制短劇,《小美滿》效果突出,原因遠不止于明星自帶影響力,更在于植入方式的成熟多樣、深入內容。
短劇營銷大約始于2020年,五年間冷冷熱熱,成就眾多,教訓也不少。早期類似綜藝植入,產品在畫面中簡單粗暴地露出。其后短劇一度局限于穿越重生等奇幻題材,現代品牌與古風場景貌合神離,故事編得十分強行,同樣達不到很好的傳播效果。
而《小美滿》劇情本身的可看性足夠,話題與新意十足,具備破圈能力。其植入方式也靈活多樣,能抓重點,善做減法。
比如,以獨家冠名、片尾彩蛋的方式露出,不打斷觀眾追劇觀感。當然,這樣的前提在于:短劇幾分鐘一集,就算這樣做也能夠實現短時間、多頻次的高曝光。又如,短劇多為移動端觀看,而快手平臺為其設置了站內轉化組件,心生觸動便能一鍵跳轉。

更重要的是,品牌與劇情深度結合,以潛移默化、價值共鳴取代強行口播、整活兒制造記憶點的舊式植入。《小美滿》以一個大女主重組家庭的故事,展現了當代人對家庭關系新的思考與行動,而外賣也成為代際觀念與生活方式差異的縮影:
蘇倪母親不信任外賣,非要大早上叮叮當當做早餐,累了自己還吵醒全家;而蘇倪與男主這一代已經習慣使用外賣,認為早上來一份外賣無傷大雅;Z世代的蘇倪女兒則在此基礎上,還開發了京東外賣的“隱藏功能”。
最終,通過老母親也對外賣“真香”,代際間實現了溝通。與之持類似態度的觀眾或許也會被說服,接受新時代的生活方式,被轉化為外賣用戶。
![]()
另一方面,點外賣的情節也多次出現在劇中角色向家人示愛、修復關系的溫馨時刻。一個好的產品、好的廣告,其實是在為消費者自身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母女爭吵之后,自知失言的女兒點鮮花向蘇倪道歉;蘇倪與自己母親的身份互換之日,教守舊的母親外賣下單美食、學會享受生活;女兒生病,蘇倪急得茶飯不思,男主點外賣送到公司確保她不餓肚子;重組家庭的兄妹平時打打鬧鬧,在學校則一致對外,談心過后點炸雞治愈一下彼此……
而劇中的京東外賣員始終由同一位面善小哥出演,白天黑夜使命必達,隨時隨地閃現見證這一家諸多的感動與八卦。外賣服務至關重要的速度得到了趣味化呈現,品牌形象、品牌價值也得以豐富。
![]()
守望前景,拿捏錢景
可以說,《小美滿》驗證了用短劇手法打開衛視題材的可能性,并且通過對品質與價值的追求,形成了更加良性的商業模式。這樣的成就絕非偶然,而是快手在短劇與短劇營銷方面持續深耕、常年領跑的結果。
眾所周知,快手是豎屏短劇的先行者,外界紛紛擾擾,而快手早早確立了精品追求。這讓快手星芒短劇較早獲得了品牌、專業主創與明星的信任,得以加速短劇的商業化探索。
早在2020年,快手就與開心麻花合作了品牌短劇《今日菜單之真想在一起》,2022年就邀請到王耀慶下場出演品牌短劇《今天不上班》,后來甚至二度合作。時至今日,快手已經能夠為品牌提供明星短劇、達人短劇與達人矩陣式合作等多種選擇,以及“投前科學選劇、投中豐富用戶觸達鏈路、投后量化營銷效果”的一整套營銷服務。
![]()
更重要的是,經歷多年布局,快手的短劇生態中,很早就集齊了古風、戀愛、家庭、校園、都市、搞笑、懸疑、魔幻八大人氣品類,并在題材多樣化的過程中實現了對小鎮青年、都市中產、銀發老年等互聯網八大消費人群全覆蓋,聚集了一眾品牌的理想目標用戶。
根據《2025年快手短劇白皮書》最新數據,2024年,快手都市題材短劇占比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成為占比最高的短劇類型,這既是觀眾的選擇,也是品牌的利好。
而在用戶層面,快手短劇2024年實現用戶規模持續增長、用戶粘性顯著提升的情況下,男性用戶占比提升,用戶集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更大的商業潛力正有待釋放。
![]()
內容的精品化與國民化為快手短劇贏得了各界品牌的青睞。2024年,快手商業化短劇合作數量突破180部,客戶數量激增至33家,實現175%的顯著增長。合作劇目數則從29部躍升至135部,增長率高達365%。
沒有什么比復投更能體現品牌對營銷效果的認可。《白皮書》顯示,2024年,快手品牌短劇合作復購率達到38%,快手短劇商業合作收獲高滿意度。具體品類上,電商行業合作品牌數增長200%,大健康領域實現400%的跨越式增長,食品飲料行業增長300%。
京東也是快手短劇的老朋友了,從熱門檔期消費節到今年向外賣服務出手,京東的關鍵營銷節點都為快手品牌短劇所記錄。或許可以說,每一個復投的品牌,都正在在快手短劇中建立起自己的故事宇宙,長期連接著觀眾與消費者。通過短劇的故事,品牌也在形成自己的敘事,它們能為劇中人的關鍵場景助力,自然也能為看劇人解決問題。
2025年,短劇行業大浪淘沙、卷向新高,而老將快手仍是那個造浪者,定義著短劇的現在,也指向著短劇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