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個別很粗鄙的互聯網詞匯,比如“留子”,在他們的語言里,這是留學生的意思。流傳這種詞匯的網民似乎忘記了,我們國內C9院校中,也有一些出類拔萃者,也在其它國家進修,成為當地的“留子”。
伴隨這個詞的,是留子們“圍攻夸克”,以及“夸克忘了我們”這樣讓人亢奮上腦的情節。
8月28日,阿里旗下的夸克應用啟動了一個教育計劃,面向教師和大學生,簡單說是可以免費領3個月的會員,后面或許還會有別的福利。而這種福利,并不為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們享有(因為沒有相關的學信網認證),這引發了他們的抱怨,小紅書上到處都是他們的聲音,像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情。留學生們為此還在應用商店上給夸克打一星差評。在他們眼里,這不太公平,福利并不對等。
埃及、柬埔寨等國家政要對夸克的喊話,要求對在華留學生“提供平等服務”,更是讓本次事件迎來了高潮。
國內享受到夸克福利的網民興奮壞了,他們也許第一次用到這樣的情況,有東西是我們占了便宜,但是“老外”卻無法享有。
“中國的標配,成了別人的頂配”這樣的字眼,也讓他們充滿了很強的自豪感。
作為國內用戶,我本人用夸克的機會實際上并不多,偶爾用下網盤,存些電影,我用其它網盤的頻率倒是更大。夸克更多的用途,像是翻譯、簡歷制作、掃描以及幫助制作簡歷等,或許對于外國人來說更加實用。不使用夸克,當然也不會出現像是某些網民想象的那樣,老外點個外賣都會犯錯。
這是否涉及到對于用戶的區隔甚至歧視,在商言商的說,也無須糾結。是的,夸克不必向那些留學生道歉,這是它的自由。
夸克在性能屬性上,是促進跨文化交際的互聯網工具,它本應該是開放的,作為橋梁,以平等的眼光走出去,而不是太過于注重于“本地化”市場的口碑,通過制造福利上的差異,來贏得國內用戶的好感。
![]()
“走出去”了,甚至最好的“走出去”,就是讓別人“走進來”。這是一種很自大的思維方式。事實上,我們當然需要具備更全球化的眼光,不應制造有區別的輿論話題,否則無異于把自己高高架起來,引發他人異樣的眼神。有很多從未出過國的人,當然可以無比自信地說,“我們才不關心他們異樣的眼神呢!”但是,難道國內其它行業,其它互聯網企業,我們的外貿,我們在其它國家學習和工作的留學生也不在乎嗎?
這種不安的心理更是在于,有不少網民的確很吃這一套,他們認為我們已經不需要
我理解的互聯網精神應該是開放性的,夸克的這次行為一旦奏效,很可能會成為互聯網公司行為的一種“范例”,進而搞出一次又一次地利于國內用戶的營銷行為。短期來看,對于某種網絡心態的迎合,這是有效的,必須承認,但是從長期來看,這也會誘發國外廠商的大門緊閉。
這種差異化的代價十分隱晦,但是總要有人來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