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五軍、九軍、三十軍等部共21800人組成西路軍,西渡黃河,在河西走廊與馬家軍浴血奮戰4個多月。1937年2月,西路軍被困張掖倪家營,以自己最后的力量,與敵人進行了殊死搏斗的戰略決戰,但最終戰斗失利。
![]()
一、兵敗三道流溝
3月7日拂曉,西路軍經過一夜戈壁灘的行軍,抵達三道流溝。西路軍近8000人被敵人圍困分割在三道流溝狹長的地帶里,經過了四天的連續惡戰,部隊傷亡嚴重。3月11日晨,西路軍決定突圍,由梨園口進入祁連山中。
![]()
二、由梨園口退守祁連山
梨園口是河西走廊通往青海的必經之地,也是進入祁連山腹地路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記載,清順治十五年就在此設置梨園營,突圍的西路軍只有穿過梨園口,才能進入祁連山。
梨園口有大小兩個山口可以進山。大口子在東面,梨園河從這一山口奔騰而出。小口子在西,南面是梨園堡。梨園堡在地勢稍高,可控制整個山口。
12日清早,西路軍進入梨園口,占領梨園堡。敵人騎兵也蜂擁趕來,將梨園堡三面包圍,梨園口的防線被攻破。當晚,西路軍余部3000余人且戰且退,進入祁連山腹地,向康隆寺方向撤退。
![]()
三、石窩會議
1937年3月12日晚,西路軍余部由梨園河向西到榆木莊,又向南入大肋巴口。3月13日天亮時,經過馬場灘、牛毛山到達康隆寺。為了擺脫敵人,西路軍連夜急行,繼續向深山中轉移,抵達40里外的石窩山。敵人也尾隨追擊。
![]()
3月14日傍晚,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最后一次會議在石窩山頭舉行。會上陳昌浩提出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第一, 陳昌浩、徐向前離開部隊,回陜北向黨中央匯報西路軍失敗的情況。
第二, 剩下的部隊分散在祁連山去打游擊。
第三, 成立西路軍工作委員會,李先念負責軍事領導,李卓然負責政治領導。
3月14日深夜,新成立的西路軍工作委員會確定分兵三路的方案。
左支隊1000余人,由李先念、程世才和李天煥在左翼大山打游擊。
右支隊700余人,由王樹聲、朱良才帶到右翼大山打游擊。
第三支隊為婦女、兒童及傷殘人員千余人,由張榮帶領在祁連山區活動。
右支隊和第三支隊后來大部分壯烈犧牲,少數突圍流落民間。
![]()
石窩山
四、左支隊翻越祁連雪山
石窩分兵后,左支隊第一步是擺脫敵人,率部從石窩南下,經過極端艱苦的三天急行軍,到達白坂板后,終于擺脫敵人。
翻過雪山到達白達坂,部隊在這里休整了兩天,同時決定向西打游擊。
3月20日,左支隊繼續向西行進。22日到達祁連山西面青海分水嶺下的野馬河谷,剩下900多人。
![]()
五、先?由黑河谷地折向托來河谷地,再?進入疏勒河谷地
3月23日早晨,左支隊沿野馬河谷繼續向西。
這段時間,左支隊沿黑河前進,又折向西行,到熱水達坂,翻過托來山,從黑河谷地進入托來河谷地。
![]()
向西行經過青海省海北州的托來牧場,再向西跨越五個山和烏蘭大坂,然后折向西南行,由五個山埡口翻過托來南山,進入疏勒河谷地;
之后沿疏勒河向西北方向行,經蘇里、尕河,于4月15日到達考克賽。在考克賽得到了當地老鄉的糧食、牛羊肉食物補給。
![]()
六、由大龔岔口到達石包城鄉,走出祁連山
4月16日,左支隊從大龔岔口走出祁連山,到達肅北縣石包城。
石包城位于肅北縣鷹嘴山南麓,居高臨下,地勢險要,也是山里山外商旅和牧民物資交易之地。部隊在這里購買了口糧。李先念決定在此休整三天。
在石包城,從一位由安西來的湖北商販口中得知,安西只有敵軍一個排駐守。左支隊決定攻克該城,獲取補給。
4月20日凌晨,左支隊離開石包城,涉過疏勒河激流后,終于從安西走出了祁連山。當天收到了毛澤東、朱德的來電,要求他們速去星星峽。
![]()
七、蘑菇臺郭元亨道長慷慨救助
第二天,部隊晝夜兼程,于22日清晨到達踏實鄉蘑菇臺。
河岸邊有一座道觀,道長名叫郭元亨。郭元亨道長送來了2石4斗小麥,6斗小米,30斤胡麻油和兩頭黃牛、20只羊,還用馬馱來了4口袋硝鹽。郭元亨道長又牽來一匹棕紅色馬,送給了部隊首長。左支隊接受了送來的物資,并由程世才親筆簽名給郭元亨留下了一個清單。1961年,程世才還給郭元亨老先生去信,表示感謝。
23日到達踏實城。
![]()
八、攻打安西城失利
24日從踏實出發,過破城子,出十工山口,住安西縣城南面的十工村。
在石包城休整時,左支隊根據掌握的情報決定攻打安西,但是此時安西的軍情已經發生了變化。馬步芳部向安西增援兩個步兵營,并配備旅直屬騎兵手槍連。此時左支隊也獲得了敵人增兵的情報,但并不相信,仍按原計劃午夜攻城。
安西縣城面積不大,但城墻又高又厚,易守難攻。李先念、程世才將部隊分為兩個梯隊向安西縣城運動,第一梯隊攻東門,第二梯隊攻西門。因為敵強我弱、敵眾我寡,雖然奮戰了半夜,未能打下安西城,決定退出戰斗,連夜向城西的王家屯莊轉移。
當晚在王家屯莊召開會議,決定天黑后擺脫敵人,向星星峽突圍。
![]()
九、抵達新疆,劫后余生
左支隊沖出包圍,于4月26日拂曉到達白墩子。
在白墩子對敵人騎兵展開猛烈阻擊,掩護部隊到達了紅柳園。
左支隊就地在紅柳園大路兩側的亂石山上進行抵抗。敵人的騎兵左突右沖,將左支隊分割包圍,雙方激戰了三個多小時。天黑之后,李先念下達了突圍命令。左支隊一部沖向甘(肅)新(疆)公路,沿著路兩旁的電線桿子西進;另一部在李 先念等率領下,跟著向導進入了茫茫戈壁,終于甩掉了追敵。各自分頭向星星峽方向前進。
4月28日,左支隊一支隊參謀長饒子健等十余人開始走出戈壁,首先到達了甘新交界的星星峽。此時新疆軍閥盛世才已經與共產黨建立了統戰關系,同意西路軍余部進入新疆,并派兩個連在星星峽等著接應西路軍。
盛世才部駐星星峽辦事處主任兼邊卡大隊長王效典的派兩輛汽車,到戈壁灘上尋找失散的西路軍戰士。當天下午,李先念等帶領160余人被找到,他們乘車抵達星星峽,終于結束了48個日日夜夜的艱難征程。此時是4月30日,剩余人員約有240余人。
此后,在盛世才邊防人員協助下,又收容了近百名突圍時被打散的西路軍指戰員,最后總人數為437人。
5月1日,陳云、滕代遠等率汽車隊,帶著大批的生活用品來到星星峽,與受盡苦難、劫后余生的指戰員見面。
![]()
十、迪化改編,再立新功
5月4日下午,左支隊余部在星星峽經過休整,乘車奔赴迪化。5月7日抵達迪化,左支隊對外稱“新兵營”,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
“新兵營”雖然只有437人,但是他們是西路軍中唯一保存下來的一支完整的有組織的隊伍。進駐新疆后,他們刻苦學習和掌握了新軍事技術,后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技術兵種的第一批高級將領,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現代化的火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