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2025 釜山國際廣告節 New Star s 全球青年創意競賽的領獎臺上,來自省廣集團的蘇粵與搭檔呂一瀟的歡呼格外響亮。這對因連續幾次在比賽中獲得銀獎而自我調侃為 “千年老二”的搭檔,終于以《THE AI ACCESS CARD》的創意作品拿下金獎。她們的故事藏著新一代廣告人對創意、行業與技術的思考。
![]()
創意源于生活:把AI 放進超市
本次比賽的命題圍繞“AI 時代下的恐懼與接受”。評委希望選手們思考,如何幫助普通人消解對人工智能的陌生感與抵觸情緒。 很多參賽隊伍選擇了展示 AI 的功能應用,強調它如何幫助學習、提升效率。然而,蘇粵和呂一瀟卻敏銳地意識到:人們真正的恐懼來自未知。當日常生活中沒有接觸 AI 的渠道時,它自然顯得神秘而遙遠。 于是,她們提出了一個極富洞察力的創意——把 AI 的體驗“上架”進超市。
![]()
“我們想到,可以把不同 AI 網站的會員服務做成像禮品卡一樣的實體卡,放到超市貨架上。”呂一瀟解釋說,“比如幫助烹飪的 AI 就放在廚具區,繪畫類 AI 就放在文創區。人們在日常購物時不經意間就能‘遇見 AI’,把它當作生活工具,而不是虛幻的科技概念。” 這個點子一經提出,立刻讓兩人都眼前一亮。正如蘇粵所總結的那句洞察:“一切恐懼來源于未知,當你足夠熟悉時,恐懼自然消散。”
30小時里的極度自信與極度悲觀
比賽時間只有30 小時,這種極限挑戰更像一場創意馬拉松。兩人回憶起整個過程時仍充滿情緒起伏: “我們的情緒經歷三個循環:極度自信、互相吹捧、然后極度悲觀。”蘇粵笑著說。她們先是在夜里半夢半醒間捕捉到靈感,接著花了一整天用 AI 工具生成視覺和素材,再到最后一刻拼命趕制視頻與展示板。
二人日常的工作,蘇粵是文案,呂一瀟擅長動態設計,但這一次參賽過程中并未嚴格的分工,最終幾乎所有環節都共同完成。蘇粵坦言:“其實我們不會太在意角色界限,重要的是我們能同時進入對方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AI 工具并沒有讓執行變得輕松,反而帶來了新的挑戰。呂一瀟回憶:“因為我們的創意點是超市貨架,AI 一直給我生成大賣場風格的超市畫面,一直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調了一整天才做出滿意的效果。”這也印證了她們的看法:AI 是工具,但真正決定創意價值的,仍然是人。
靈魂搭檔:從大學同學到獲獎拍檔
兩人相識于大學時期,自那以后便幾乎所有比賽都結伴出戰。從在早年的One Show青年賽斬獲金獎到其后成為金瞳獎青年賽道、Young Lions中國區選拔賽亞軍,她們一路同行,已經在過程中磨合出一種罕見的默契。 “我們彼此是靈魂搭子。”呂一瀟說,“如果一個人提出點子,另一個人立刻能理解好在哪;如果對方覺得不行,那基本上也確實不行。我們很少在創意判斷上爭吵。”
![]()
這種雙重判斷機制,讓她們在短時間內能夠快速定奪方向。蘇粵補充道:“在這種比賽里,找到真正合適的搭檔太難了。有的人即便很優秀,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磨合出默契。”
廣告行業之外的選擇
作為年輕從業者,她們對廣告行業也有自己的冷靜觀察。呂一瀟畢業后曾在奧美任職,最終選擇轉向設計與動態影像領域。她直言:“我喜歡的是廣告創意,而不是廣告行業。創意可以在任何地方施展,不一定非要在廣告公司。” 蘇粵同樣認為:“廣告行業這些年確實不景氣,但像這種創意比賽,反而是我們最能‘純粹享受創意’的時刻。它像一扇小窗,讓我們重新記起為什么喜歡這個行業。”
兩人都坦言,未來未必會一直待在廣告公司,但無論走到哪里,創意思維始終是隨身攜帶的能力。
快樂的獲獎者
在頒獎典禮上,她們是現場最興奮的組合。別人保持克制,她們卻尖叫、歡呼,盡情釋放情緒。
評委評價說,她們是“最快樂的一組”,這種感染力甚至比作品更讓人難忘。 “我們真的太開心了,”蘇粵回憶起那一刻時仍然忍不住大笑,“頂著‘千年老二’的隊名拿到金獎,真是又抽象又感人。” 當被問到接下來的打算時,她們幾乎異口同聲:“先廣而告之!告訴所有朋友和同事!”
![]()
![]()
蘇粵與呂一瀟的故事,既是兩個年輕創意人的成長軌跡,也是當下中國廣告新生代心態的縮影。她們敢于自稱“千年老二”,也敢于在國際舞臺上展示屬于中國青年的創意視角。 在行業轉型與技術浪潮的裹挾中,她們的信念顯得尤為可貴:“創意才是唯一真正的壁壘。” 這或許也是這枚金獎最值得珍視的意義。
以下為《現代廣告》與蘇粵、呂一瀟對話實錄
Q:你們如何看待現在的廣告行業?
A:現在廣告行業比較蕭條,大家都不得不面對效率低下的問題,難以產出真正有社會影響力的作品,而創意比賽是回歸廣告初心的難得機會。另一方面,廣告在持續去中心化,未來可能是小單位或個體做,現在已經可以看到有些kol能做出比廣告公司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很多年輕人即使在讀廣告專業,也更傾向去大廠、甲方或考公,因為生存壓力大,且不是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喜歡什么。廣告行業賺錢不如以前,吸引力下降,但仍有一群人因熱愛堅持。
Q:你們的職業規劃是什么?
蘇粵:從學生時代到今天,我已經在廣告行業拿了很多獎,感覺到自己正值職業發展的重要節點,我還在思考下一步深耕的方向,期待能產出更有影響力的內容。
呂一瀟:我已不在廣告行業,參加比賽比起職業幫助,更多是因為熱愛創意。從廣告人到動態設計師,我的兩個身份在求職過程中其實是割裂的,但驅動我的一直是對創意和創作的熱愛。未來希望能有機會將創意思維與設計相結合,取得商業性與藝術感的平衡。
Q:你們認為人應該如何與 AI 共生?
A:我們是共存派,認為 AI 是提高效率的工具。AI 讓技術平權,以前需要團隊做的事,現在可能一個人就能完成,對內容創作者是好事。但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 AI 的抽卡結果,應該更多將它視為輔助。AI 代替不了人的腦子,在這樣的時代下反而更凸顯人的創意思維和綜合運用能力。
Q:你們覺得這類創意比賽有什么意義?
A:這類比賽是給熱愛創意的人辦的,能讓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是在廣告行業外保持創意熱情的途徑,也能展示自己的想法,獲得認可。
![]()
本文首發于現代廣告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原創內容轉載開白可直接在文后留言
或添加新媒體主編微信:aegean1313
請備注來意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