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能源汽車,大家潛意識里會不由自主的將之與國產汽車聯系到一起,這倒也不難理解,放眼整個市場,除了特斯拉之外,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幾乎全部被國產車企所霸占著,合資陣營中,像大眾、本田等車企也先后推出了不少新能源汽車,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兒小,沒有泛起太多漣漪。
不過,這一情況在近半年來有所轉變,日系陣營中的豐田、日產、馬自達先后推出了鉑智3X、日產N7以及馬自達EZ-6,三款車型在上市后收到了不錯的反響。
![]()
以8月份為例,豐田鉑智3X單月交付了7324輛,環比實現四連漲,并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日產N7單月交付量破萬,同樣是刷新了上市以來的銷量紀錄;而馬自達EZ-6這邊雖然還未公布8月份銷量,但從7月份的表現來看,其大有取代馬自達CX-5,成為品牌“銷冠”的潛力。
從被“冷嘲熱諷”,到如今的銷量節節攀升,三家日系車企仿佛在一夜間醒悟了過來,那么,今兒個咱們就來說說看它們都做了些什么?
定價開始接地氣
一直以來,車市中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賣不出的車子,只有賣不動的價格,這一點在鉑智3X、日產N7以及馬自達EZ-6三臺車上反映的尤為明顯。
![]()
先說豐田鉑智3X,作為一臺緊湊型純電SUV,它的長寬高分別是4600*1850*1660mm,軸距為2765mm,其外部尺寸與同品牌的豐田威蘭達相當,軸距卻長出了75mm,這讓它有著更為寬敞的后排乘坐體驗,同時,該車的純電續航里程分別有430km、520km和610km之分,而它的起售價“僅”為10.98萬元。雖說定價對比國產新能源汽車并不突出,但已經突破了豐田家族的定價體系,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是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力的。
無獨有偶,日產N7同樣如此,作為一臺中大型純電轎車,日產N7的各項尺寸均已經超越了同品牌的日產天籟,同時它的入門版車型純電續航里程已經來到了540km,而它的起售價格定在了11.99萬起,指導價比日產天籟便宜了有近6萬元(5.99萬)。
![]()
再來看馬自達EZ-6,該車有著4921mm的車長和2895mm的軸距,標準的中級車身材,它的官方指導價格為13.98-18.18萬元,乍一看并不便宜,但在終端市場上,疊加優惠和補貼,其起售價格早已經跌破了10萬元。
設計團隊國產化
![]()
除了定價接地氣外,三款車型因為本土的設計團也加入,在設計端也在快速向國產新能源汽車考慮,“礙眼”的實體按鍵通通被舍棄,取而代之的則是簡潔化的內飾風格以及大尺寸的中控屏大屏,同時在用料方面也都是以軟質和皮質為主,搭配淺色的內飾顏色,如果把車標蓋上,很多人多半會把它們錯認為是一臺國產車。
此外,在動力系統方面,合資車型也走起了多元化的路線,除了純電動力外,像馬自達EZ-6便用上了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解決了消費者的續航焦慮,而根據官方的說法,在不久之后,豐田也將會上車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首搭車型很有可能是豐田漢蘭達。
品牌影響力仍在
![]()
作為在國內耕耘了幾十年的合資品牌,像豐田、日產等品牌在國內已經積累了以百萬計的客戶群體,雖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暫時落了下風,但品牌影響力仍在,
更進一步來講,當下新能源品牌優勝劣汰的速度正在加快,許多當下熱銷的國產新能源品牌在5年后還能否存在還要打上一個問號,而這邊豐田、日產等品牌已經停產了十年以上的車型仍有備件提供,這也讓消費者對其多了幾分信心。
寫在最后:在我看來,鉑智3X、日產N7這樣的產品仍可以算得上是合資品牌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一次試探,從結果來看,以日系品牌為首的合資品牌似乎已經找準了新能源汽車熱銷的秘訣,雖說在智能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間,但對于志在翻盤的合資品牌們來講,更強烈的反撲還在后面,國產車企們還得多多提防才是。
對此,你怎么看?你覺得合資品牌還有翻盤的可能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