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為什么寧愿養寵物也不養小孩?面對老一輩的靈魂拷問,年輕人常見的回答是:養寵物不用輔導作業、不用報興趣班、更不用操心考學上岸。
如果現在養寵物的你還擁有這份松弛感,硬糖君建議一定要遠離短視頻的寵物內容。在那里,新一批網紅寵物已經會說“人話”了。它們會使用按鈕跟爸媽(飼養員)提出需求、表達感受,偶爾詩興大發還要“寫”點作品。
每當看完這類視頻,硬糖君就會想到家里那只會傻吃傻睡的老貓,再佛系也要暗忖“孺子不可教”。上進點的養寵人則早已按捺不住,火速將自家毛孩子送進寵物培訓班。據說,有些小貓7天能學會10多個按鈕,日常交流不成問題。
![]()
卷這件事一旦開始,卷什么、卷到什么程度都不足為奇。在社交媒體,硬糖君甚至刷到過“寵物吃什么才可以做到雙商在線”的求助帖,評論區真有人在安利寵物保健品,還特意貼了一篇外文文獻作參考資料,怪唬人的。
當寵物卷智商、卷情商成為新的流量密碼,也不乏“打假”博主站出來科學揭秘。他們認為寵物根本學不會人類語言,過度擬人化反而不利于成長。不過,這些“正義之士”很快被相關寵物博主打上“蹭熱度”“紅眼病”的標簽,也惹得寵物粉絲們前來撕逼、舉報,爭議越來越大。
只有一點可以確定:當人類為狗的智商吵成一團,寵物經濟必定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先學用按鈕,再學寫作文
能不能做出更多指令性動作,一直是人們判斷寵物智商的重要標準。以前小狗只要會作揖、握手就能吸引注意,但架不住狗類里也有工賊。這些年寵物狗瘋狂內卷,現在開關門、玩滑板、做瑜伽都算稀松平常。
當然,吃瓜群眾心里也清楚,絕大多數寵物技能都是機械記憶下的模仿表演。做到這一點并不難,飼養員發出固定指令,引導寵物完成動作,然后立馬給予零食獎勵,不斷重復這個過程就能實現。
對寵物來說,作揖和做瑜伽其實沒區別,都是“獲得零食”的一種手段,也都是固定套路的表演。這種學習考驗的不是寵物的思考能力,而是主人的耐心程度。
眼下流行的使用按鈕就不一樣了。理論上說,這要求寵物理解符號的意義,才能真正主動發起溝通,這是更復雜的認知過程。也因此,當一只寵物按下“出去玩”“吃零食”按鈕時,它已經擁有成為網紅的潛質。
但要成為“邊牧停停”(以下簡稱停子)那樣的頂流寵物網紅,那它們還需要理解、使用更抽象的形容詞:其他小狗按“吃零食”沒有得到回應時,往往會選擇重復按鍵或者無奈作罷。“停子”們卻會使用“不開心”“委屈”“難受”之類的表達,迂回引導主人達成自己的要求。
![]()
不僅可以表達需求,還會制造情緒壓力,這也被視作寵物主體意識覺醒的一大標志。很多粉絲相信,人類訓練小狗的過程,也是小狗訓練人類的過程。這種現象甚至被稱作“巴浦洛夫的人”,即當寵物隨機按下一個按鈕,眼前的人就會條件反射起立。
這種解讀正是內容創作者所樂見的。一方面,他們通過粉絲之口證明自己對寵物的愛,不用擔心陷入為流量“雞娃”的負面輿論。另一方面,比起自賣自夸,粉絲口碑更能放大寵物的聰明特質,更能勾起路人的好奇和討論。代入人類世界,網紅童模的爸媽也一樣,都在追求不經意就火個驚天動地。
如果說,從使用名詞、動詞到使用形容詞,還只是寵物學會用語言思考的開始。那從單個詞語到一個完整句子,再到講述一個具體的故事,就是短視頻世界寵物表達的大躍進。“小狗林克”熱度最高的一個視頻,就是它跟媽媽講述“夢見小貓生病自己很擔心”。別說粉絲對此感到億點點震驚,弗洛伊德看了都得汗流浹背。
![]()
在今天,“送去上大學”是對一個寵物的最高評價,整個寵物賽道開始按智商分配流量。撒嬌賣萌就能紅的時代已經過去,別說小貓小狗,整個動物世界闖蕩短視頻之前,恐怕都要先學使用按鈕。
人已經嗑上狗CP了
聰明的智商占領高地只是成名的開始,寵物網紅要想流量不斷、地位永固,還得把人情世故四手拿捏。
想當年,回憶專用小馬甲、樓樓、王白菜等初代寵物網紅都是靠“人設”吸粉。很長時間里,寵物都是大眾情緒的容器,其“人設”也是粉絲想象、二創出來的。新一批網紅寵物則不然,它們自身的內心戲就足夠多,且擅長通過社交來表達情緒,讓廣大粉絲能做出更深一層的解讀。
![]()
寵物情商的極致拉扯先在短劇里上演。此前,AI萌寵題材火熱一時,《胖橘復仇記》《比熊殿下她權傾天下》等爆款已經讓觀眾感受過動物世界的愛恨情仇。但這畢竟是“科技與狠活”,劇情浮夸、工業味兒太沖,遠不如真寵物好看、好磕。
林克、張啵啵、停子等新一批寵物網紅,它們無一不是充滿“人情味兒”。林克無法掩飾對媽媽的愛,在日常生活里無數次按下“愛你”,等待被撫摸、被親近,羨慕得養寵人當場反思人家怎么培養出如此健康的親子關系。
張啵啵選了自己喜歡的小貓當寵物,出遠門回家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找它玩兒,“你家寵物養上寵物”儼然成為新潮流。
![]()
停子哥和花生妹的“愛情”更是吸引了大量CP粉。花生妹以前被小狗咬過,一直對社交充滿恐懼。在偶然結識停子之后,它才逐漸放下戒備嘗試交友,重新探索世界。花生妹的媽媽完整地分享了這段奇妙緣分,吸引很多人寫小作文談感受,單條視頻點贊量達到140多萬。
治愈救贖的劇情,雙向奔赴的關系,以及回避依戀的相處模式,這是一個爆款元素齊備的情感向作品,只是主角變成了狗。“停子好像偉大的引導型戀人”“停子絕育了,這是真正的心理上的喜歡,而不是生理上的喜歡”……結合這些熱評來看,粉絲通過有限素材腦補出更多細節、深度解讀,也為這段寵物關系增加了更多戲劇性。
![]()
不少新粉絲正是由這段親密關系入坑,通過對比停子跟海盜、好彩妹等其他同伴相處的狀態,進一步論證停子忠誠、專一的情感特質。很顯然,比聰明的“停子”更惹人喜歡的,是聰明、溫暖、偏愛花生妹的“停子”。
有些寵物人情世故起來,山東人都要反省自己缺根弦。硬糖君印象最深的是,有個網紅貓咪想吃零食,按一次“零食”之后會不斷重復按“愛你”。把求人辦事和情緒價值聯系起來,多么高級的社交技巧。
![]()
給出兩三分鐘的簡單視頻,提供一個引導思考的方向,就能產生大量不同視角、不同風格的闡釋。到底是寵物情感細膩,還是寵物博主的文案細膩?是寵物擁有“愛的能力”,還是寵物粉絲在幻想“愛的能力”?這些問題產生爭議,但同時也制造熱度。
寵物經濟,也是體驗經濟
一個明顯變化是,當下圍觀群眾對寵物學習的抗拒性明顯降低了。以前大家看到寵物秀智商,要么懷疑這是服從性訓練的結果,要么就是擺拍的、剪輯的藝術。而現在,他們只會想為什么自己沒有一只雙商在線的寵物,以及怎樣才能擁有一只雙商在線的寵物。
這是內容形式變化帶來的大眾觀感轉變。林克、停子這些新一代寵物網紅賬號,多數作品的原始素材就是監控畫面,創作者在此基礎上還原現場、展開故事。偽紀錄片的形式,使寵物內容的可信度大增,讓觀看的人愿意相信這就是寵物的日常、這就是真實。
![]()
外界對寵物學習的態度也因此轉變,甚至在“科學喂養”“專業訓練”的包裝下,這種消費嘗試也越來越普遍。一位寵物培訓從業者告訴硬糖君,今年不少養寵人主動詢問門店是否開設小狗按鈕學習課程,他們團隊也正在嘗試提供這項服務。
這些寵物消費新趨勢的背后,則是商業和創作的一次互利共謀。早在2020年,國外一家專做寵物交流按鍵的品牌商就跟大量視頻創作者合作,捧出過一批小有名氣的寵物網紅。小貓、小狗“開口說話”自此成為一種潮流,隨后慢慢滲透到中文互聯網。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寵物學習不再遭遇質疑,新的爭議已經不斷傳來。不乏博主指出,想要知道寵物的真實想法,可以通過觀察它們的肢體語言,而不是讓它們學習人類的語言。好事群眾圍繞“小狗到底懂不懂按鈕”展開了激烈辯論,查文獻、貼數據、找理論,總之全方位證明這只是一種漢斯效應。
通俗點說就是,“寵物學不會人類語言”。它們之所以會使用按鈕,只是根據主人的細微變化做出判斷,這種變化可能是人類肉眼不易察覺的。但無論是寵物博主還是寵物粉絲,都無法接受、也絕不認可這樣的說法。他們更愿意相信這是在蹭寵物網紅的熱度,舉報也就成了最常用的回擊。
![]()
觀點爭議愈演愈烈,恰恰說明這門生意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寵物貓狗數量就超過了1.2億只,與鄰國日本人口數量相當。除了寵物美容、寵物培訓等成熟產業外,寵物心理學、寵物夏令營、寵物偶像經濟等新賽道也越來越受歡迎。以前大多是名貴品種的寵物才會參加比賽,如今已經有面向所有寵物的舞臺大秀,滿足飼養員“望寵成名”的養成快樂。
要硬糖君說,花兩三千塊錢上課,寵物哪怕只學會了“吃飯”“出去玩”,那也算學了新玩意兒。相較之下,掏好幾百錢找寵物通靈師,讓他們告訴自己毛孩子在想什么,那才真令人費解。怎么,你們是擔心小貓小狗半夜打開小紅書,吐槽“原生家庭之痛”么!
歸根結底,所有寵物的需求,其實都是人的需求。商業競爭不斷往情緒價值方向延伸,任何親密關系都意味著商業機會。不給人類幼崽花錢,那就給寶貝寵物花錢。東亞物種,全部都要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