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亞洲杯,中國女籃拿到第三名,賬面成績看上去不算差,但過程讓人憋了一肚子火,尤其是主場輸給日本,不少球迷直呼不能接受,畢竟冠軍可以丟,可對上老對手就算拼到最后一口氣也要硬碰硬,這場失利讓外界對接下來的世界杯乃至奧運資格心里直打鼓。
問題不光出在一場球輸給了誰,更深的擔憂是,這支球隊的競爭力正在搖擺,世界杯是舞臺沒錯,可更關鍵是關系到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門票,要是直接資格沒拿到,后面去打資格賽,那風險和變數就大了,誰都知道一旦走到這一步,局面會非常被動。
就在這種壓力下,大家又想起了一個名字——李夢,這位此前被宮魯鳴拿下的鋒線核心,如今成了輿論場的“最大懸念,西熱力江站出來力挺她回歸,說如果有她,中國女籃的鋒線火力完全不一樣,至少不會輸得這么窩囊,這話可能有點偏激,但不得不說,一句話點中了很多觀眾心里的復雜心情。
與此同時,球隊的另一條消息也傳開了,楊力維、王思雨等幾名老將在最新集訓名單中消失,大家先是疑惑,后來領隊柴文勝解釋,說是考慮到她們需要更多休息,所以暫時沒召進來,不過話鋒一轉,他也強調,在接下來的世預賽里,老將們仍有可能回歸,一切看狀態來定,這等于是提前留了口子,讓外界心里稍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柴文勝的話里并沒有出現李夢的名字,這就顯得耐人尋味,四位老將可以量身定做休整后再回來,李夢卻連并列的機會都沒有,這既說明宮魯鳴堅持了自己的個人判斷,也意味著,至少在近階段,她被重新啟用的可能性并不高。
![]()
你說巧不巧,這個局面剛好把兩股聲音放在了一起,一邊是輿論的呼喚,希望通過李夢這樣的強點來提高戰力,另一邊是教練組的執拗,堅持用整體和體系來塑造球隊,結果就是,一旦成績不理想,外界就會無限放大質疑,這種“對噴的場景在國內籃球環境里并不陌生。
從球員配置來講,中國女籃這幾年并不是沒有人才,內線依舊有保障,后衛線雖有起伏但能用,問題就出在鋒線缺口,恰恰這正是李夢的強項,換句話說,她是答案,但也是矛盾所在,因為宮魯鳴要維護的是紀律和氛圍,而球迷想看到的是立竿見影的戰力提升,兩者拉扯到一起,就成了今天這種誰都不滿意的局面。
從歷史經驗看,中國女籃并非第一次陷入這種內部不統一的窘境,當年陳楠、苗立杰、卞蘭的“黃金三角解散后,隊伍也經歷過搖擺期,但那時國內輿論關注度沒現在這么高,壓力沒現在這么集中,而今天,社交媒體讓每一次失敗都放大十倍,球隊承受的層層壓力,可以說前所未有。
所以目前的格局是什么,四名老將有可能在世預賽前回歸,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而李夢繼續游離在名單之外,她的名字掛在輿論口中,卻沒有落在教練計劃上,客觀來看,這并非純粹的戰術問題,更像是一次選擇題,宮魯鳴選擇了原則,球迷則選擇了期待,這條分界線只會因為比賽成績而被重新劃定。
![]()
說白了,女籃要重建沒錯,狀態起伏也可以理解,可環境逼著她們沒有犯錯空間,若世預賽再有差池,奧運資格就得走資格賽,那局面對任何球隊來說都是“地獄模式,到時候是不是該啟用李夢,是不是該徹底押寶老將,這些爭議還會反復出現,甚至比現在更猛烈。
眼下的中國女籃,其實最需要一場能打服眾的勝利,贏一場硬仗,成績才是最好的止爭止噪的藥方,否則再多解釋,再多策略,放在球迷眼里都顯得蒼白,畢竟大家看的是結果不是流程,宮魯鳴的路選擇了,但能不能走下去,就看接下來幾個月的世預賽和世界杯了。
結論并不復雜,中國女籃的當務之急是穩住陣容,四名老將很可能成為短期內的中流砥柱,而李夢的回歸,至少從現在的信號來看,依然懸而未決,這是一盤未解的棋,大家都在等最終答案,但答案不是領隊一句話、也不是球迷點贊回懟能決定的,而是要靠球場上的分差來裁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