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院校是武警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軍軍事院校系統的重要構成之一,承擔著為武警部隊培養造就人才、育選精兵強將的關鍵職責。而縱觀最近15年來武警院校的發展變化,最令人印象深刻且影響非常深遠的兩次改革調整就發生在2011年和2017年。接下來,小圣就為大家展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幫助大家有個基本的學習了解。
![]()
2011年7月,根據軍委指示精神,武警部隊召開了院校工作會議,并于當月26日圓滿結束。此次會議做出了調整改編武警院校構成的重大部署,具體內容是:積極貫徹落實“減少數量、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完善體系”的根本原則,科學謀劃、精心組織,裁撤13所武警院校(使武警部隊現有27所院校將縮減為14所),推進武警院校科學發展;有效破解當前武警院校整體結構與部隊現代化建設發展不夠適應、人才建設難以滿足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需求的難題和瓶頸。
同時,會議還明確指出:保留的14所武警院校,要進一步區分為學歷教育院校和任職教育院校兩大類,彼此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共同為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培養輸送優秀人才(特別是復合型指揮人才、高層次信息化人以及各類專業領域人才),合力為全面推進現代化武警力量建設、有效履行職責使命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
根據2011年武警部隊院校工作會議要求,武警院校系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改革,并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武警院校由之前的27所精簡為14所,不僅分布更合理、而且力量構成也更精干了。二是實行科學分類、提升辦學規模、理順任務分工,其中擔負學歷教育的4所院校分別為武警工程大學(由原武警工程學院、原武警西安指揮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武警警官學院(由原武警成都指揮學院升格組建而成)、武警后勤學院(由原武警醫學院改建而成)和武警特警學院。
![]()
至于其余的其余10所武警院校都是屬于任職教育院校,分別是在2011年改建而成的武警政治學院(前身是原武警上海政治學院)、武警警種學院(前身是原武警警種指揮學院)、武警石家莊士官學校(前身是原武警石家莊指揮學院)和武警杭州士官學校(原武警杭州指揮學院),以及原先就已經設立的6所指揮學院,即武警指揮學院和武警北京指揮學院、武警沈陽指揮學院、武警福州指揮學院、武警廣州指揮學院、武警烏魯木齊指揮學院。
新的院校編制體制實行后,上述14所武警院校全部由武警總部集中領導管理,相關武警內衛總隊不再承擔相關武警院校的管理建制職責,從而進一步理清了職權體系,更有助于武警院校的高質量發展。
除此之外,武警總部在2011年的武警院校調整過程中,還將3所初級指揮院校和一個總隊訓練基地改建為4個區域訓練基地,另將撤銷的初級指揮院校整合為訓練基地并由所在駐地內衛總隊具體領導管理,以滿足部隊跨區遂行任務和訓練需要。
![]()
而在2017年發生的武警院校改革調整工作,相信大家就都非常熟悉了,最直接的變化就是14所武警院校進一步縮減為7所,其具體調整過程是:武警指揮學院維持既有番號建制和正軍級,原武警工程大學吸收合并了武警烏魯木齊指揮學院改建為新的武警工程大學(副軍級);原武警警官學院合并了武警福州指揮學院、武警廣州指揮學院改建為新的武警警官學院(副軍級建制)。
原武警特種警察學院吸收合并了武警北京指揮學院、武警沈陽指揮學院組建為新的武警特種警察學院(副軍級);武警后勤學院從副軍級降為正師級并由學歷教育院校轉型為任職教育院校。還有就是武警杭州士官學校、武警石家莊士官學校合并重組為正師級的武警士官學校,學校駐地和分校區均位于浙江杭州。另外,成立時間最晚的是武警海警學院(副軍級),駐地位于浙江寧波,其前身為公安海警學院(后于2018年6月30日轉隸武警部隊改編為武警海警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