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要讓學校內看得見教育的溫度
文/楊之藏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來臨,在這個特別的日子到來之前,我們似乎應該重溫學校的意義。我們為什么要有學校?為什么要有教師?學校是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地方,教師是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人。知識和技能不應該是冷冰冰的,也不能夠是冷冰冰的,它應該是有情感向度的,應該是給人溫暖,予人力量的。教師應當,也必須是一個個溫暖的人,將他們的溫度通過知識,通過技能,通過語言,通過情感,傳遞到學生身上,使學生成為有著堅定信仰、充沛情感、高尖技能、懂得生活的人。學校應該是創造、呵護、傳遞這種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地方。學校應該是有教育溫度的學校。
![]()
在這樣的學校里,領導應該堅信尊重、愛護、引導教職員工大于一切。他會有意識地關注每一位教職員工,如果他覺得自己的時間有限,就會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刻意去關注某一些教職員工,然后再另一個時間段內,去關注另一批教職員工。學校里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應該被他獨立地關注過,而并非僅從身邊的一些人的口中獲得過那些帶上了濾鏡的認識。他會大體知曉這些教職員工目前的困境和努力方向,他樂于調動所有資源為每一位教職員工搭建奮斗的平臺,提供公正而客觀的評價,讓每一位教職員工能夠有尊嚴地,逐步成長。他會在這樣的特殊節日,盡可能地給每一位教職員工寫一封信,陳列這位教職員工為這所學校,為自己所在的集體做出過的點滴努力。如果他不能在同一個教師節,給這么多人寫信,那么,他就靜下心來,做一個長遠的計劃,每一年的教師節,都給不同的幾位教職員工寫寫信,尤其是被逐漸邊緣化了的教職員工。我相信,這樣的親筆信,遠比嘉獎和其它榮譽,更能抵達教職員工的內心。這樣的信,是破冰的橋梁,是團結的紐帶,更是溫暖的回憶。
在這樣的學校里,同事應該相互幫助。老新教師薪火相傳,讓優良的作風能夠代代相傳、與時俱進。他們會互相關心,互相體諒。在一個包容互諒,又相互幫助、相互協作的團隊里,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獲得溫暖的鼓勵、給力的支撐、相互的欣賞、平等的交流。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迅速找到成長的基點、成長的路徑。在這樣的節日里,寫一寫身邊同事的奮斗故事、精彩瞬間、感動剎那,是一種同伴式關懷,是一種互勉式的激勵,也是一種教育溫度的傳播。
在這樣的學校里,學生應該是感恩的。他們既懂得教師們的辛勤,明白教師們的迥異,也體諒教師們偶爾的放松,共情他們的處境。他們尊重并信任自己的老師,留心保存老師日常教學工作中開心的瞬間,關注自己被感動被激勵的時刻,就像繪本《田鼠阿佛》里那個不斷地在冬日里收集陽光、顏色和詞語的阿佛一樣,把這些都積攢下來,到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他們將這些平日的收集,用心制作出簡樸而別致的禮物,或是畫,或是信,或是一件作品,送給自己敬愛的老師。這既是對傳統的致敬,又是自己心意的表達,也是溫暖的支撐。誰知道,這樣一份簡樸而用心別致的禮物,會在自己老師的內心激起怎樣的教育激情?又會怎樣綿延不絕地影響到一批又一批學生?
在這樣的學校里,我們應該要自我盤點。盤點這一年來,我們是否還堅守著入職時的教育初心?盤點我們經歷了的痛苦、困惑、焦慮、自救,盤點我們一直想要突破的卡點和曾經有過的各種嘗試,盤點我們獲得的或多或少的成績,盤點我們的目標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我們在細致盤點的過程中,平靜地接納這樣一個不完美的自我,允許自己在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之間去勇敢地試錯。我們既要有讓過去的一切都成為過去的勇氣,又要有讓過去的一切為未來奠基的信心。世界永遠是屬于未來的,只要我們還沒有到最終的時刻,我們就都擁有未來。
擁有教育溫度的學校,應該是有愛的學校。每個人既是溫度的傳遞者,又是溫度的生產者。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互動游戲
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最近幫朋友在網上賣書,這也算是一種新的嘗試,也許能夠利用互聯網幫到這位朋友。期待大家關注,詳情點此。
還有一些資源,想要分享給大家:
1.
2.
3.
相關專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