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賦閑6年之久的黃克誠要求做點工作,毛澤東經過考慮,決定讓他到山西省任副省長,并要他在國慶節前去報到。
![]()
不久以后,楊尚昆和安子文來到黃克誠家里,向他通知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這一決定。黃克誠聽后非常高興,他還專門賦詩一首,以表達自己的激動之情:
京華荏苒十三年,半是辛勞半是閑。
愧無建樹對祖國,卻有遺恨留史篇。
回思往事皆成夢,縱觀萬物盡爭妍。
銜命西去無別念,愿盡余生效薄綿。
黃克誠到山西后,擔任分管農業的副省長,他在這里開始了自己的一段非常歲月。
1966年2月,山西已有七八個月沒有下一場像樣的雨雪,持續的干旱嚴重影響春耕播種。春節后,黃克誠立即從太原出發,到旱情嚴重的高平縣指導抗旱,他的足跡踏遍高平縣23個公社、400多個生產大隊,他同當地干部和社員一道,找水源、打土井、搞備耕。經過兩個多月奮戰,到5月間,高平縣的抗旱斗爭取得很大的成績,打出了一批水井并修建了水利配套工程,降伏了旱魔。
![]()
黃克誠
黃克誠到高平下鄉期間,不住縣里給他安排的較為高級的招待所,就住在縣委機關大院內簡陋的小平房里,他吃在機關大灶上,和同志們一起排隊打飯,一同蹲在操場上吃飯拉家常,時間有半年之久。
一天中午,黃克誠對縣委派來料理他生活的通訊員小郭說:“今天中午別到灶上吃了,咱們幾個在這兒打打牙祭。”
小郭沒聽懂這句話,黃克誠的秘書笑著解釋說:“打牙祭是湖南話,就是‘改善生活的意思’。”隨后秘書從黃克誠的工資中取出幾塊錢交給小郭,讓他和警衛員一起上街買點豬肉和白蘿卜,警衛員告訴小郭,白蘿卜燉肉是黃省長最愛吃的,小郭不解地問:“和廚房說一聲,吃飯時另加一個菜完全可以,何必要花黃老的錢呢?”
警衛員說:“這事對別人可以,可黃省長不行,他不是常說嘛:公就是公,私就是私,一點都不能含糊。”
![]()
黃克誠講話
時任晉中地委書記的王修德40多年后回憶說:“黃老在山西一年多,大部分時間在縣以下跑,我們到太原開會很少看到他。我到省委工作后,聽到許多人對他的議論。他那么大年齡,資格那么老,被打成反黨集團成員,受了那么長時間的委屈,降職使用,仍斗志不減,作風不變,我們這些省地領導干部談起他來,無不表示敬佩。他是我們領導干部的好榜樣啊!”
當時的黃克誠,是一個特殊的副省長,他既是一個頭上戴著“三反分子”和“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政治帽子的副省長,也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熱心深入基層的副省長。
1966年6月的一天,黃克誠意外地在太原大街上見到了楊尚昆。原來楊尚昆因犯“錯誤”,被下放任臨汾地委副書記,此時他是來向山西省委報到的。在遠離京城的地方遇到朋友和故交,黃克誠很是興奮,他拉起楊尚昆的手,真想好好說話。楊尚昆告訴黃克誠,他住在太原飯店,在這里處理公務。黃克誠說要抽空去看楊尚昆,不料楊尚昆留下話:“你先忙,不要來看我。”
![]()
楊尚昆
黃克誠想,大概楊尚昆也有為難之處。直到幾天后,山西省委送閱中央5月24日會議的通知時,黃克誠才知道楊尚昆犯了“錯誤”的消息,也才明白楊尚昆當時為什么那么謹慎了。
1967年1月,黃克誠被紅衛兵抓到了北京,此后他被監禁了8年。直到1975年秋天,在鄧小平的干預下,黃克誠才被解除監護,仍然回到山西當副省長。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不幸逝世,黃克誠得知這個噩耗后非常悲痛,后來他說:“毛澤東去世,我感到深深難過。雖然我自廬山會議以來一直蒙冤,但我們這代人對他的感情是超過一切個人恩怨的。他是中國最早的馬列主義者之一,他為創立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
晚年的黃克誠
“四人幫”被粉碎以后,黃克誠終于回到了北京,結束了在山西的這段非常歲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