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宛如一顆猝然引爆的“炸彈”,令人防不勝防。然而,在其發作之前,通常會向身體傳遞一些信號,好似暴風雨來臨前的隱隱征兆,提醒著人們需多加留意。倘若能夠及時察覺這些異常狀況,便能夠為治療工作爭取到彌足珍貴的時間。下面就來看看腦梗發生前,身體容易出現的 3 種異常表現。
![]()
腦梗發生前的 3 種異常表現
突然頭暈站不穩:好好地走著路,突然感覺天旋地轉,像踩在棉花上一樣站不住,甚至需要扶著東西才能穩住。這種頭暈和平時感冒發燒的頭暈不一樣,來得特別急,可能幾分鐘后又好了,但千萬不能大意。這可能是腦部血管被堵住,影響了供血,導致平衡感出了問題。
手腳突然沒力氣:手里拿著東西時,突然就握不住,杯子、筷子掉在地上;或者走路時,一條腿突然不聽使喚,差點摔倒。這種無力感往往是單側出現,比如左手左腳同時沒勁兒,而且發作很突然,可能持續幾分鐘到幾十分鐘。這是由于腦部掌管運動的區域供血匱乏,致使該區域功能受限,進而對手腳的正常活動產生了不良影響。
說話含糊不清:想表達一件事,卻突然說不出完整的句子,嘴里像含著東西,別人聽不清;或者別人說話時,自己明明聽得見,卻理解不了意思。這種語言上的混亂也是腦梗的預警信號,說明腦部負責語言的區域供血出現了問題。
![]()
腦梗與日常習慣的關聯
不少人認為腦梗是驟然降臨的,實則不然。腦梗的發生與日常諸多習慣息息相關,并非毫無預兆,日常習慣的潛移默化作用不容小覷。就拿飲食來說,經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會讓血液變得粘稠,血管里容易形成斑塊,時間久了就可能堵塞血管,增加腦梗的風險。
再說說運動,長期不運動的人,身體的代謝變慢,血液流動也會變緩,這就給斑塊的形成創造了條件。相反,堅持適量的運動,比如每天散步半小時、打打太極,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血管更有彈性,減少腦梗的發生幾率。
還有作息,經常熬夜的人,身體處于過度疲勞的狀態,會影響血管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也可能誘發腦梗。故而,維持規律的作息,確保充足的睡眠,于腦梗的預防而言同樣至關重要。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恰似健康防線,為抵御腦梗筑牢根基。
![]()
突發腦梗時的正確應對辦法
如果身邊有人突然出現上面說的那些異常表現,很可能是腦梗發作了,這時候正確的應對辦法能救命。
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慌亂地搬動患者。讓患者平躺在地面或床榻,將其頭部輕輕側向一側。這般操作,能有效規避嘔吐物堵塞呼吸道,進而防止窒息情況出現,保障患者呼吸通暢。
隨后,立刻撥打急救電話,向醫生詳細闡述患者的具體情況與所在位置,督促救護車爭分奪秒、火速趕往現場。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可以觀察患者的呼吸和意識,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微弱或意識喪失的情況,不要隨意給患者喂水、喂藥,以免發生危險。
需要注意的是,腦梗發作后的黃金救治時間很短,一般在 4-6 小時內,越早治療,恢復的效果越好。所以,千萬不能拖延時間,覺得 “等等看” 也許就好了,這種想法可能會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
總之,腦梗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能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信號,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并且知道突發腦梗時該如何應對,就能大大降低它帶來的危害。希望大家都能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遠離腦梗的困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