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20世紀的世界格局以及國際政治產生了深刻而復雜的影響,其中包括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影響。雖然丘吉爾經常宣稱自己是猶太人的朋友,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交織,他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時而推進時而牽制,產生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
一、丘吉爾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支持及影響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于19世紀末期,而這一時期正是丘吉爾初入政壇的時期。從丘吉爾不同時期所發表的關于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言論來看,盡管時有矛盾出現,但是他大體認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具有正當性,持一種同情并傾向于支持的態度。
![]()
(一)、丘吉爾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戰略考量
作為英帝國利益的捍衛者,他在更高的層級上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進行了考慮。他曾經滿懷信心地談到:“如果那真的發生的了,那么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就會在約旦河岸邊出現一個在英國王室保護下的猶太國家。猶太復國主義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是有益的,特別是對大英帝國真正的和諧的利益來說。”
![]()
當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之時,出于對英帝國的利益的考慮,他形成了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一種傾向于支持的態度。
但是,這種支持是要服從于英帝國的利益的,這使得丘吉爾在能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發生實際影響的時候體現出一種現實主義的態度:只有當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有利于(起碼是不違背)英帝國的利益時,他就會推動猶太復國主義的進程,反之,他就會想方設法來牽制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發展。
![]()
(二)、《丘吉爾白皮書》
1.《丘吉爾白皮書》頒布的背景
1917年, 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提到“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 并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雖然“民族之家”的表述十分模糊,但是,這畢竟標志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政治目標在巴塞爾大會后終于首次獲得大國的承認,是該運動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可是,英國在發表《貝爾福宣言》之前,除了考慮自身的和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利益之外,并沒有考慮在巴勒斯坦占絕對優勢的阿拉伯人的感受,在提到他們時只是輕描淡寫地以“非猶太人社團”一筆帶過。
![]()
宣言正式發表之前,英國曾經將起草的文本送交猶太人代表和美國政府征求意見,而當地阿拉伯人卻并不知情。
1920年4月,協約國主要國家最高委員會決定把巴勒斯坦交給英國實行委任統治。1922 年7月24日,國聯理事會正式批準了把巴勒斯坦交給英國統治的委任統治條款。
![]()
2.《丘吉爾白皮書》的頒布
1921年,丘吉爾出任殖民地事務大臣。對于這個新職務,丘吉爾并不感興趣,因為他認為殖民地事務與其他問題相比是比較次要的。
盡管如此,對猶太復國主義者來說,還是感到欣慰,因為對他們來說,丘吉爾的親猶太傾向是人所共知的。1922年英國殖民大臣丘吉爾在會見阿猶雙方的領袖后發表了闡述英國對巴勒斯坦政策的聲明,一般稱之為《丘吉爾白皮書》。
![]()
3.《丘吉爾白皮書》的影響
雖然《丘吉爾白皮書》在英國國內產生了良好的反響,但是阿拉伯人并未就此滿足。他們仍然不與托管當局合作。一年后,英國方面提出建立一個與猶太代辦處相類似的阿拉伯代辦處。
但是這與阿拉伯人的目標相差較遠——阿拉伯人的目標是獨立,是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猶太人在其中只能算作一個少數民族,沒有任何特殊權利。猶太復國主義者則在激烈辯論之后同意了這項新政策,以作為與英國政府合作的基礎。
![]()
(三)、猶太旅的建立
1.猶太旅建立的背景
不同時期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導人都深知建立一支猶太人武裝的重要性。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導人雅博廷斯基曾經在一戰前為建立一支猶太人的武裝而努力,他于1914年底在埃及亞歷山大的猶太難民營建立了一支自治警察武裝:“諾丁”。諾丁成為了現代第一支猶太準戰斗部隊——錫安騾馬隊的核心力量。
![]()
2.猶太旅的建立過程與作用
隨著戰爭的日益臨近,英國當局開始動員其手中的各種資源,這就為猶太復國主義者成立一支夢寐以求的猶太軍隊提供了機會。魏茲曼一直希望成立一支有猶太人自己的標志的軍隊,可是英國當局認為這會激起阿拉伯人的不滿,所以一直不同意。
1939年8月,英國方面開始要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加入英國軍隊,于是,大量青壯年猶太男子加入到英國軍隊之中,到1939年底,在英軍中服役的猶太人已經有3萬人。
![]()
猶太旅的成立被看成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發展史上的的一大勝利。還在建軍努力進程之中,貝爾福的侄女達格代爾夫人就曾經在日記中寫道:“哈伊姆(魏茲曼)在會談后剛剛返回,心里十分高興。他說‘這一天幾乎與貝爾福宣言發表的那天一樣偉大’。”
如果(一戰期間英國)沒有組建猶太軍團,那么二戰期間可能也不會組建猶太旅。而以色列許多訓練有素的軍事將領來自猶太旅,他們直接領導了1948年以色列獨立戰爭。”
![]()
二、丘吉爾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牽制及影響
丘吉爾從戰略高度審視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特點后來不斷地體現出來,比如1924年,丘吉爾成為財政大臣。在上任之后,他也像其他財政大臣那樣,盡量削減次要的財政支出。這時,他開始感到英國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支出太大了。
1926年到1927年,英國發生經濟危機,丘吉爾迫不及待地想削減巴勒斯坦的支出,他致信時任殖民地事務大臣說:“為什么帝國其他許多殖民地都可以做到自給自足,而巴勒斯坦卻每年都要耗費巨額財政支出?”
![]()
(一)、丘吉爾對《麥克唐納白皮書》的復雜態度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臨近和巴勒斯坦地區局勢的惡化,英國當局不斷從《貝爾福宣言》的立場往后退,希望以退讓來安撫阿拉伯人以穩定巴勒斯坦局勢,防止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與法西斯勢力結盟,在 1939 年的白皮書中這種退讓達到了高潮。而一向以親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面目示人的丘吉爾對這個文件的態度卻十分復雜。
![]()
1.《麥克唐納白皮書》的頒布
20世紀30年代后期,隨著法西斯國家備戰步伐的加快,戰爭陰云重新籠罩全世界。在這種氛圍中,英國當局感到必須重新考慮其在巴勒斯坦的政策。首先,巴勒斯坦的戰略地位重要,能夠直接影響到埃及的安全,而從1936年以來,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沖突頻繁發生。
![]()
該白皮書的用意十分明顯:以限制猶太移民的數量和巴勒斯坦土地的轉讓來緩和阿拉伯人的敵意。這種讓步是以犧牲猶太人的利益為基礎的。1940年,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重要領導人本·古里安號召說:“要像沒有戰爭一樣反對《白皮書》,要像沒有《白皮書》一樣參加反對德國人的戰爭。”
![]()
2.丘吉爾的復雜態度
1940年丘吉爾上臺。此前丘吉爾曾經對《麥克唐納白皮書》表示過強烈的不滿。1939年5月23日,在議會進行的關于《麥克唐納白皮書》的辯論會上,丘吉爾說:“我不明白為什么采取這條路線,我到處尋找答案,難道我們的狀況就如此危險,我們的國家就如此貧窮,以至于在我們軟弱時,就要把我們曾宣布的目標作為犧牲品?通過放棄我們就能加強自己嗎?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忠誠和堅定。”
![]()
在二戰時期,盡管英國托管當局想方設法限制前往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但是,仍然有不少猶太人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巴勒斯坦。這令英國托管當局十分頭疼,為了阻止猶太人移民,托管當局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大量所謂的“非法”猶太移民流放到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島。
![]()
(二)、二戰時期丘吉爾對猶太建國要求的牽制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終極目標就是建立猶太國家,對這個目標的追求貫穿了這個運動,后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領導人把建國地點選在了巴勒斯坦這塊他們曾經的應許之地。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領導人十分注重爭取大國政治家的支持,這個特點從運動一開始就體現了出來。二戰時期,這個特點主要體現在魏茲曼對丘吉爾的爭取上。
![]()
也就是說,丘吉爾的目的一以貫之:以最快的速度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是最為關鍵的,最符合英國的利益,其他事只能等到戰后才能做決定。由于丘吉爾的這種戰略考慮,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導人就建國問題對丘吉爾進行的大力爭取以失敗告終。這種失敗促使他們很快把眼光投向了美國,并最終收獲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成功。
![]()
三、結語
只要與丘吉爾認為提倡猶太復國主義與他維護英國利益的戰略總體目標不抵觸,他就總會采取一些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有利的措施和政策,可以說,如果沒有丘吉爾的一些傾向于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措施,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力量不會增長得那么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目標的實現也會更加困難。
![]()
當然,從猶太人方面來看,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領導人也對丘吉爾進行了大力爭取。同時,作為回報,在丘吉爾政治生涯的絕大多數時間里,猶太人總是以丘吉爾的支持者的面目出現。不過,丘吉爾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所采取的措施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前提:所有這些,都應以增進英國的利益為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