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莊稼人、農(nóng)村人,不少人都會有一個刻板的印象,那就是樸實善良,憨厚實誠,雖然這些印象也沒錯,但并不是鄉(xiāng)下人的全部,紅樓夢里的劉姥姥就是很好的例子。
需要說明的是,說莊稼人樸實善良是一種夸贊,說莊稼人精明世故也并非貶損,比如,我說劉姥姥這樣的農(nóng)村老太太,骨子里都透著人情世故和生活智慧,當(dāng)然是一種透著欽敬的夸贊。
你當(dāng)劉姥姥一進賈府二進賈府,為什么都要帶著外孫板兒?因為好說話啊。有孩子跟著,都到哪人家都會多憐憫幾分,對劉姥姥來說,能打到秋風(fēng)的概率自然也更高。
在世人眼中,這是對來自鄉(xiāng)野的祖孫倆,一定寒酸透了,老人土埋脖子的人了,就餓死也沒什么,但孩子尚且年幼,但凡有些憐憫之心的人,怎么忍心看著一個孩子凍斃于風(fēng)雪呢?
那句話說得很對,寧欺白頭翁,莫欺少年窮。誰能想到,板兒這個鄉(xiāng)野來的孩子,最終會跟著姥姥一起救了巧姐的命,并因此與其有了一段姻緣呢?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帶孩子到賈府見見世面,就打不到秋風(fēng),也見了世面,說不定還能吃點好的,與其在家坐著忍饑挨餓,不如跟著姥姥一起進城去找吃食去。
![]()
我小的時候,就常跟著做生意的父親遛街串巷到處走,雖然累些,但總能吃到好吃的,而且一切都是新奇的,可比在家里強太多了。
精明的劉姥姥也知道伸手不打笑臉人的道理,所以一進賈府那是好話說盡了,幾乎把平生積攢那些奉承人的俗語粗話,全都搬了出來,為的是什么?還不是多一點可能從賈府借到銀子?
劉姥姥是莊稼人不假,沒什么文化大字不識幾個也不假,但這不代表她人是蠢笨憨傻的,相反,數(shù)千年來,在土里刨食的黎民百姓,能夠在苦難的生活中一次次活命,其實他們早已習(xí)得了很多生活智慧。
他們有自己的人情世故,有過人的生活智慧,正是這些世故和智慧,指引著他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艱難困苦,也讓他們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生活的磨礪后,變得愈加堅韌不拔,堅不可摧。
二進賈府的劉姥姥,比第一次更加游刃有余,也更放得開,因為她這次不是低聲下氣的來打秋風(fēng)了,而是滿載著一車的瓜果菜蔬,向賈府表達謝意來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劉姥姥一家終于從饑寒交迫的困頓生活中挺了過來,這一切,不只是源于賈府偶一施恩的那二十兩銀子的幫襯,更少不了劉姥姥這樣具備著頑強生命力的莊稼人的兜底。
所以,剛一挺過來,劉姥姥一家第二年秋天,就多收了三五斗,這說明,劉姥姥是一把種莊稼的好手,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
劉姥姥的能屈能伸,不只是為了女兒一家在賈府時的忍恥含辱,更是面對殘酷的生活考驗時,有著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鎮(zhèn)定,因為對她這個年紀(jì)的來說,人世的所有苦難,幾乎都經(jīng)歷了。
就說忍饑挨餓這件事,劉姥姥絕對比女兒一家有著更深刻更真切的體會,就像我們的父輩、祖輩一樣,過去的人總是從苦難里爬出來的,什么苦沒吃過?什么難沒經(jīng)過?
年輕人吃點苦就受不了,因為他沒吃過苦,蜜罐里長大的,經(jīng)不起摧折,就像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但對劉姥姥來說,吃苦是常態(tài),是她大半輩子的真實經(jīng)歷,所以面對苦難,她不僅不怕,還很有辦法。
也因此,二進賈府的劉姥姥,面對各種情況,不僅能立馬調(diào)整好狀態(tài)應(yīng)對,而且可以說是手到擒來,手拿把掐,不在話下,不管是說學(xué)逗唱,還是暗中配合,又或者是扮丑自嘲,講笑話說段子編故事,都是小菜。
就是面對鳳姐鴛鴦等人的取笑,她也毫不在意。為什么?窮苦老百姓,多苦的日子都挺過來了,還差這仨瓜倆棗的取笑?對劉姥姥來說,那簡直連撓癢癢都談不上,還不夠她發(fā)揮的呢。
鄉(xiāng)野之人,也許沒什么金銀財寶,吃不到山珍海味,但要論心,比誰都真誠,比誰都強大,你信不信?要說幽默狡黠,貴族那些男男女女,未必玩得過她!劉姥姥可全身都是戲!
![]()
說鄉(xiāng)下人沒見過世面?你看賈府之人聽劉姥姥隨口編的故事,都聽的入迷了,還不是跟沒見過世面的人一樣?他們對掉了一個鴿子蛋滿不在乎,可劉姥姥心疼啊,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啊。
畢竟,劉姥姥一家剛挺過來,怎么敢浪費糧食?老輩人為什么會過?為什么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因為他們真的過過窮日子,而且那種窮困饑寒,是從小就吃白面饅頭的你想象不到的。
他們懂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沒錢的時候可以忍饑挨餓,哪怕吃糠咽菜,也挺得過來。有錢的時候就不舍得花,存起來存起來,因為窮怕了,難怕了。
劉姥姥二進賈府能受到優(yōu)待也是有原因的,你以為僅僅是她的樸實善良打動了賈府上上下下嗎?是,也不全是!更重要的是,劉姥姥面對賈府這樣的豪門,她完全不露怯!
她可以說是非常完美地完成了一場沒有經(jīng)過任何排練的表演,機智幽默,反應(yīng)敏銳,張口就是包袱,有眼色,能說會道,既保留著農(nóng)人善良樸實的本色,又有著精于世故應(yīng)酬的生活智慧,在任何情境和場合下,都能應(yīng)付自如。
這樣的人,生活中有,但并不多見,由此,我們也窺見劉姥姥身上難得的品質(zhì)。她的這些品質(zhì),世人多少也都具備,但集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于一身,屬實罕見,即此也可見曹公對底層民眾的悲憫之心。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