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深夜,江蘇宿遷某處街頭大排檔,一位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現。他不是坐在董事會辦公室,也不是出現在財經論壇的舞臺,而是坐在塑料小板凳上,端著一次性酒杯,與鄉親們喝酒、嘮嗑、合影。那一晚,劉強東不是億萬富豪,不是京東創始人,他只是宿遷人眼中的“東子哥”。
煙火人間,他喝的是塑料杯里的鄉愁
沒有助理開道,沒有鏡頭跟拍。那天夜里,劉強東一身白衣,坐在攤位一角,面前是幾串烤串、幾個啤酒塑料杯。身邊是熱情圍攏的老鄉,時不時有人喊他“東哥”。
他笑得很自然,和人碰杯、合影。這些年,他早就習慣了在全球投資人面前侃侃而談,能在央視《面對面》從容回應質疑,但那一刻,他臉上分明寫著兩個字:輕松。
或許在外拼了這么多年,坐下來吃頓燒烤,才是最久違的放松。
人設之外,他身上有種“重返起點”的意味
不少網友看到視頻后感慨:這才是“人設回歸”。
回看他的人生履歷,從宿遷農村走出,在中關村苦熬七年,又憑電商平臺起家,30歲躋身億萬富豪。高光時刻有很多,但質疑與爭議也不曾缺席。
有人說他太拼,有人說他太剛,有人說他“脫離現實太久”。但在那張燒烤攤的視頻里,他重新回到了起點——那個曾在中午賣光光盤后,偷偷溜去路邊攤吃餛飩的“北漂青年”;那個為了省住宿費,曾在自己門店打地鋪的創業者。
現在,他依舊吃燒烤,但身份早已天差地別;而他身上的那點“土氣”和“拼命勁兒”,卻依然未改。
不是“總裁人設”,是“東哥人情味”
媒體人總愛給他套標簽:電商教父、京東掌舵人、硬派企業家,但在宿遷人的朋友圈里,他更像是那個“誰家親戚混得好了,回家請客”的老同學。
是的,有錢不是錯,成功也不該被異化成“離地”的象征。而劉強東這次露面,最大的意義或許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什么都沒做:沒帶團隊、沒開講座、沒擺總裁架子,只是一個人,回了趟家,喝了點酒。
有時候,一頓燒烤比一次演講更有說服力。
在一個越來越講求“品牌打造”“流量敘事”的年代,劉強東這類“真實”的露面顯得有些突兀。他沒有穿西裝在演播廳里談理想,而是在一個被煙火熏黑的攤位邊笑著說:“老鄉,好久不見。”
這個畫面太美好了,美好到人們甚至愿意忘記他曾是億萬富翁,忘記那些關于資本、官司、轉型、折扣店的爭論。
那一晚,他就是一個回家的普通人。
而我們,也終于在東哥的笑容里,看見了所謂“成功”的另一種模樣:不是高高在上的遠方,而是回頭望時,仍能坐在老地方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