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曾發生過幾次重大歷史事件,其中最令我們難忘的就當屬抗日戰爭的勝利與解放戰爭的勝利,因為這兩次勝利都代表著中國走向了新的開始。
![]()
而在解放戰爭勝利之前共產黨還曾為了和平共處做出過相應的努力,為了能夠持續發展毛主席與周總理一行人前往了重慶與國民黨進行談判,史稱“重慶談判”。
當這段歷史再次回溯的時候曾經發生的故事也十分“有趣”,戴笠曾被主席身邊隨行人員的“神秘”身份嚇得不敢輕舉妄動,你知道“這個人”究竟是誰嗎?
![]()
重慶談判作為我國建國前的重要歷史轉折,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過此次談判不僅看到了共產黨追求和平的心愿同時也看到了國民黨那昭然若揭的“狼子野心”。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之后大眾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但在1945年8月14日一封電報卻打破了這種安穩的氛圍。
這封電報是蔣介石致電給毛主席的,里面的內容非常簡單,是蔣介石表示日本投降后還有諸多事宜需要商榷,因此迫切的希望毛主席能夠前往重慶與他會面。
![]()
雖說毛主席進行了回電并表示后續會考慮會面等相關問題,然而由于出發行程一直沒有確定,等待無果的蔣介石又在8月20日發去了第二封電報。
這一封的內容相對較長并且在第一句話中就表現了對毛主席還未出發的不滿,除此外他再次表示了自己迫切希望能夠與毛主席會見的心情。
![]()
本著對蔣介石的尊重毛主席在第二封回信中直接表示會派遣周恩來同志前往與蔣介石接洽,然而令主席沒想到的是,即便自己如此決定,蔣介石在第三封電報中都仍然表示希望能夠和他本人商談。
三封電報讓主席感受到了這次行程有“必須前往”的理由,這也才有了后來“重慶談判”的展開。
而對于毛主席和蔣介石來說他們的內心所想卻是大有不同,主席希望能夠“合作共贏”,作為曾經共同抵御外敵的“兄弟部隊”,和平共處共同建設未來的新中國就是那時共產黨的期許。
![]()
因此哪怕甚至蔣介石有“陰謀”毛主席還是決定要親自前往,而此次前往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探究蔣介石是真心以待還是以“假和平”為理由實際上想要吞并共產黨。
而對于蔣介石來說他的目的就非常純粹,談判能夠拖延時間,在這期間國民黨能夠稍作歇息以備日后“內戰”,不僅如此如若三次邀約毛主席都不愿前往,他便能以共產黨“不想和平”為理由公然發起內戰。
![]()
毛主席也正是因為了解蔣介石的為人,所以才會在后來決定要“深入虎穴”,與蔣介石展開談判,在撕毀他“虛假”面紗的同時,也為國共兩黨的戰士們爭取和平共處的機會。
畢竟內戰一旦展開就是中國人打中國人,這樣的局面無論是領導高層還是戰士們都不愿看到,為此毛主席是心甘情愿前往做最后的“努力”。
![]()
這張照片就是毛主席出發前拍攝的,此時鄧穎超、朱老總等人都為他送行,雖說毛主席看似神情十分輕松,然而從朱老總神情中的嚴肅變不難得知,這次出行是“危難重重”。
![]()
毛主席從踏上飛機的那一刻開始就等同于將身死置之度外,當他抵達重慶時不少人都對毛主席的這一行為深感佩服。
柳亞子還曾專門寫詩稱贊毛主席這一行為,還用“彌天大勇”四個字去形容他,作為民眾我們深知毛主席這一行為不僅僅是為了共產黨日后的發展,更是為了新中國和人民的未來。
他的出行就等同于向世界表明共產黨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哪怕蔣介石將談判地點定在利于國民黨的重慶他也敢“從容赴會”。
而此次蔣介石也做足了“表面功夫”,為了彰顯他對毛主席的重視,除了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以外,蔣介石還派遣了國民黨代表張治中親自前往延安接毛主席奔赴重慶。
![]()
這張照片就是在飛機前眾人拍攝的合影,從左到右分別是張治中、毛澤東、赫爾利、周恩來、王若飛、胡喬木、陳龍。
雖說照片中只有這幾人,但是陪同毛主席一同前往重慶的卻遠不止這些人,甚至其中還有一位“三叔”,身份十分神秘,就連被稱為“情報能人”的戴笠都無法打探到他的消息。
![]()
那么這個“三叔”究竟是誰呢?又是如何傳出這一號人物信息的呢?
實際上這也是基于當時中央為了保障毛主席的安全特意安排了“一虎二龍三鼠”前去保衛毛主席,然而或許是傳達有誤,因此“三鼠”就被聽為了“三叔”。
陰差陽錯下反而給毛主席營造了一個安全的局面,蔣介石在得知有“一虎二龍三鼠”一起前往后就立馬讓戴笠去查探幾人的身份,只是這個“三叔”卻遲遲沒有任何消息。
![]()
因為在此之前戴笠與一龍二虎都有過接觸,對他們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這個所謂的“三叔”卻沒有任何資料的介紹和記載。
甚至在毛主席曾經的留影以及身邊人的介紹中都極難找到關于這個人的相關信息,為了趕在重慶談判開始前摸清楚此人的身份,戴笠也是不惜動用了自己的所有情報網。
然而最終的結局卻還是令他失望了,找不出這個人就等同于是在蔣介石的頭上“懸”了一把刀,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并且介于“三叔”的神秘性,戴笠也感到十分可怕,畢竟對于國民黨來說他就宛如一個“透明”的“兵器”,不知何時就會要了他們的命。
![]()
然而令戴笠沒想到的是這個“三叔”他其實早就見過,并且就是毛主席的隨行人員,而之所以無法打探到任何消息,這也是基于“三叔”并不是一個人,而是三個人。
所謂的“三叔”實際上是“三鼠”,僅一字之差就讓戴笠的情報網徹底崩盤,那么“一虎二龍三鼠”究竟指向的又是誰呢?
“一龍”就是龍飛虎,他是毛主席貼身警衛之一,因為能力出眾所以在此次出行時也被中央看重。
![]()
龍飛虎
“二虎”指的是陳龍與顏太龍,因為兩人名字中都有“龍”字,所以簡稱為“二龍”,在談判期間每次出行陳龍都會陪在主席身邊,以防任何不利行為的發生。
“三鼠”指的是齊吉樹、舒光才和戚繼恕,而之所以叫做“鼠”也是因為三人名字中的“樹、舒、恕”和“鼠”同音,加之為了貼合“一龍二虎”的叫法因此才被稱為“三鼠”。
![]()
然而戴笠卻并不知情還一門心思想要找到所謂的“三叔”,殊不知從這個情報傳入國民黨內部開始就已經給他們形成了一個誤區,無論怎么找都不可能找到。
而此次出行除了中央內部做了一定的“包裝”以外,毛主席本人也做了相應的改變,為了打破外界對自己刻板的形象,這一次他將自己“打扮”了一下。
換上了白綢襯衫搭配了嶄新的灰藍色中山裝,并且還一改往日喜歡穿布鞋的風格換上了黑皮鞋,不僅如此他頭戴的帽子也備受大眾的關注。
這張照片就是毛主席揮動帽子的場景,他的這頂帽子叫做“考克帽”,然而在實際出行前他所佩戴的卻并不是這頂。
![]()
只因原本那定俄式禮帽有些小了,出發前周總理才將自己的考克帽送給了毛主席,而這之中除了帽子大小合適以外,也有一些其他的“小心思”。
考克帽別稱“拿破侖帽”,每當毛主席揮動帽子時都能展現出共產黨的力量以及此次想要扭轉乾坤的決心。
不僅如此因為這款帽子的帽型非常圓,帽檐也是往外延伸的圓形,因此也被俗稱為“盔式太陽帽”。
在那樣的環境下,毛主席每次揮動都能讓人感受到“太陽”的光芒,感受到作為共產黨領導人的決心與力量。
![]()
毛主席雖說在出發前也對這頂“特殊”的帽子有些許疑問,但在周總理給他“細說”之后他也非常坦然的接受了這頂帽子。
或許對于他來說這次出行本就是為了“扭轉局面”而決定的,能夠讓更多人感受到共產黨人和平的決心也是此次的重中之重。
而這頂帽子最后也的確發揮了“奇效”,就和“三叔”這個小插曲一樣,總能在意想不到中帶給人意外驚喜。
當毛主席正式與蔣介石會面之后也并沒有大眾所想的那般“劍拔弩張”,反而就像好友再次會面一樣。
![]()
在談判的席間毛主席因為深知蔣介石從不抽煙,所以哪怕是煙不離手的他為了表示尊重也在極力的克制,宴席從開始到結束毛主席都沒有點燃一根香煙。
可以說毛主席所帶領的共產黨已經將“尊重”做到了極致,然而卻還是無法改變蔣介石的“狼子野心”。
重慶談判從1945年8月29日正式開始,一直到10月10日才結束,經過為期43天的談判終于迎來了初步的和平共處。
《雙十協定》的簽署無疑是將國共兩黨曾經錯綜復雜的關系初步的進行了緩解,也讓國民看到了國共之間未來團結一致的曙光。
![]()
然而令眾人沒想到的是,在《雙十協定》簽署不到一年時間蔣介石就單方面撕毀盟約,至此國共內戰也正式打響,好不容易迎來和平和安穩生活的眾人又不得不再次進入解放戰爭之中。
雖說蔣介石和毛主席在近代史上都占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然而無論從哪個層面看毛主席的民主都是蔣介石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
作為中國真正的領導者毛主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站在人民的立場,想要和平的渴望與誠意才是打動民眾選擇共產黨的真正原因,民主、自由是一個優秀政黨必須要堅守的立場。
參考資料:
人民公安報——“一虎二龍三鼠”在重慶保衛毛澤東 2021-10-10
東方網紅色之聲——毛澤東當年赴重慶談判,為什么要戴著這頂“特殊”的帽子?2020-08-31
![]()
北京時間——毛主席重慶談判時,帶在身邊神秘的三叔,令戴笠都感到不寒而栗 2017.12.28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