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遵義市的小龍山上,有一座紅軍墳,這里埋葬著一位紅軍男軍醫,當地百姓親切叫他小紅,稱他“紅軍菩薩”,頂禮膜拜,并且墳前香火不斷,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要從1935年1月說起,那年紅軍長征來到遵義。駐扎在城郊桑木椏的紅軍中有一位男軍醫,經常為百姓看病,醫好了許多鄉親的病,贏得了鄉親們的信賴,他高超的醫術在四鄰八鄉傳開了。
一天傍晚,一個小男孩跑來告訴他,他爸病得很嚴重,請他去看病, 他二話不說,背起藥箱就和小男孩一起上路了。
![]()
他趕了十幾里的山路,到達小男孩家時已經晚上了,男孩的爸爸病得了很嚴重的傷寒,他給老鄉打了針后,留下來觀察了一個晚上,等天亮以后,老鄉病情緩和,才趕回駐地。
他回到駐地,才發現部隊由于突發情況已經在深夜離開了,離行前,連長給老鄉留下一張紙條,告訴他行軍的方向。
于是,他急速追趕部隊,沒有走多遠,就被暗藏的地主武裝發現了,并槍殺了。
桑木椏百姓聽到這個噩耗后,心情萬分悲痛,就將衛生員的遺體安葬在他犧牲的路邊。
這位男衛生員當時才18歲,由于生活艱苦,發育不良,再加上他長得秀氣,像個女孩。在百姓的心目中,軍醫都是女的,在百姓的傳說中他變成了女孩。百姓不知道他的名字,就親切地叫他小紅。
在紅軍駐守的短短時間里,他憑借自己的醫術,治好了許多百姓的病,為百姓解除了疾苦,在百姓心中他就是上天派來救助百姓的神人,就稱他“紅軍菩薩”。
在紅軍離開后的苦難歲月里,當地有病無錢醫治時,就到他墳前燒香,希冀“紅軍菩薩”保佑他們解除病痛,早日康復。
有的虔誠鄉民甚至說,吃了他墳前的香灰可以包醫百病,由此前來燒香的人越來越多。
![]()
苦難,使百姓需要心靈的慰藉,人們越來越相信衛生員就是菩薩,可以保佑眾生度過苦難,慢慢地,遠近的鄉親遇到不幸的事,特別是遭到反動派的壓榨后,無力反抗,就會來到紅軍墳前訴說,祈求紅軍早些回來,把他們從水火中解救出來。
反動派看到百姓如此敬仰紅軍,為了消除紅軍的影響,派人來挖紅軍墳,想摧毀紅軍在人民群眾心中樹起的念想。
第一次,敵人派一個保長前來挖墳,挖墳的過程中,一塊石頭砸到了保長的腳面上,痛得他抱住腳直叫喚。
群眾看到敵人挖墳,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地瞪著仇視的眼睛,看到保長砸到了腳,有人就喊“紅軍菩薩顯靈了——”
保長一聽,心里毛呆呆的,不敢再挖下去了,匆匆收了場。
過了不久,反動派又派了一些人來挖墳,這一次又出了狀況,一個人挖土的鋤頭突然掉了下來,砍到了他的腳面,當時鮮血直流,圍觀群眾趁又叫“紅軍菩薩顯靈了——”挖墳的人想到上次挖墳的情景,不得不信,放棄了挖墳。
這兩次,挖墳的人都是鄉村反動勢力,也比較迷信,百姓利用他們的恐懼神靈的心理,巧妙地嚇退了他們,保護了紅軍墳。
反動派決不允許紅軍的影響在人民群眾心里扎根,千方百計要破壞,以斷百姓對共產黨的信賴與向往,又進行了第三次挖墳。
這一次,敵人動用了武裝,窮兇惡極地在把墳墓徹底破壞掉了。
敵人破壞掉的是一座墳墓,紅軍種在百姓心中的希望之芽永遠毀不掉。
百姓又在桑木椏的其他地方為衛生員修了一座新墳,照樣像以前那樣祭拜,一直堅持到解放。
![]()
解放后,經多方考證,后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原校長鐘有煌同志證實,衛生員名這位男軍醫名字叫龍思泉,是紅軍三軍團五師十三團二營的優秀衛生員。
龍思泉是廣西人,父親是一位郎中,他子承父業,也會行醫看病。1927年,龍思泉了參加百色起義,后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紅軍隊伍中的一員。
解放后,龍思泉的墳墓遷到了小龍山。
后來,又在紅軍墳的前下方塑了一座衛生員塑像,這個塑像的特別之處是保留了部分女性特征,表示紅軍像母親一樣慈愛人民,把人民群眾的疾苦放在心上。
百姓對他的敬拜沒有停止過,依然經常祭拜他,香火依然不斷,這在革命英烈墳墓中是不多見的,是一種特別的現象。
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不只是把衛生員當成了菩薩,他們把共產黨當成了菩薩,因為紅軍是人民的軍隊,打土豪,分田地,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日子。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新生活。
如今,中國人民早已擺脫苦難的歷史,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紅軍墳前的裊裊青煙,訴說的是百姓對共產黨的敬仰與擁戴。
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歡迎關注@,帶給你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