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在前線作戰的李森科十兄弟。他們10人都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兄弟們出生在布羅瓦基村(現在的烏克蘭切爾卡瑟地區)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老李森科是一個鐵匠,還會養蜂,他挖的水井,整個工程堪稱完美,至今仍在村里使用,因此,受到鄰居們的尊重。
![]()
他的妻子葉夫多基婭為他生了16個孩子——5個女兒和11個兒子。但是,不幸的是,他本人在戰爭前不久就去世了。他的一個兒子在1933年失蹤了。
葉夫多基婭的確切出生日期沒有找到,但通過對比文件發現,她是在1894年出生。第一個兒子,在她18歲出生,戰爭開始時,她已經47歲了。
隨著衛國戰爭的打響,尤多西婭的10個兒子都上了前線。兄弟倆被分散在全國各個戰場,從千島群島到西線(他們隨后到達柏林)。兩兄弟甚至在前線短暫相遇。他們歡欣鼓舞,互相擁抱,然后各自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
但是,這個大家庭的兄弟的結局卻堪稱奇跡。10個人都活著回家了。在平均陣亡率五分之一情況,死里逃生,真是聞所未聞的奇跡。雖說,兄弟們都無數次經歷了生死的考驗,但都是死人堆里爬出來了。
![]()
其中,西奧多西在布達佩斯附近被埋設的地雷炸傷,回家時沒有了一條腿;米哈伊爾在情報部門工作。受傷,被俘,最后逃出了集中營;甚至在逃跑的路上,在一個村莊,把一個法西斯分子團的總部一把火給點著了。他回家隨身帶著這份獎狀回來了。
斯捷潘在坦克中被燒傷,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傷愈后,他被派往東方與日本人作戰。
這家里,最小的兒子尼古拉,所以排這位最年輕的 "十兄弟 "參與者在20歲時就上了前線。在日托米爾附近的戰斗中,他所在的班的七名戰友全部陣亡,但尼古拉是隊伍中唯一的幸存者。帶著傷殘身體,他在1943年,退伍回家。
瓦西里是十兄弟中唯一升職的,他佩戴著高級中尉肩章與其他稍顯不同。
有趣的是,只有一個,即兄弟中最安靜的亞歷山大,在攻占帝國議會大廈戰士的名單,可以看到他的簽名。盡管他對自己的筆跡感到非常羞愧。他作為一名信號員經歷了戰爭。他不僅為蘇軍鋪設了通訊線路,而且還巧妙地破壞了德軍的基礎設施。
剩下幾位兄弟在不同時期都被關進了集中營,都設法逃了出來。
10個兄弟中,有5個帶著重傷回來。但他們都活了下來! 只有兩個人沒有受傷回來。
![]()
在他們的母親把他們送到前線后,那是漫長的七年。當他們回來的時候,她沒有一下子認出自己的兒子們。形銷骨立,飽經風霜,瘦得沒有了樣子,都老十幾歲。
倒數第二個回來的是帕維爾。他敲了敲窗戶。此時葉夫多基婭房子里住滿很多住戶。她揮了揮手--沒有房間,走吧,士兵。當帕維爾說,是我媽媽,您的帕維爾回來了,葉夫多基婭才興奮地痛哭起來。
兄弟們一下子沒有認出對方來。許多人回來后都成了瘸子。然后一場又一場的婚禮開始了。家人越來越多!
![]()
總共有36個孩子和70個孫子孫女出生在 "李森科十兄弟 "的家里。葉夫多基婭被授予母親英雄的金質獎章。戰后22年,她去世了,享年73歲。
1984年,葉夫多基婭·達尼洛夫娜的銅像被放在基座上。現在還在第聶伯河畔聳立著。向人們講述戰爭里十兄弟們的傳奇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