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Tess
公眾號| Tess外貿Club(Tess_2006)
01
最近有個跟單員來求助,問該不該離職。
他想離職,倒不是老板對他不好,而是老板們彼此間的明爭暗斗讓他不勝其煩。
這家公司有兩個股東,原本是好朋友,看好一個朝陽行業,決定合伙創業。
大股東負責前方開發客戶,小股東負責后方生產,一路打怪升級,從小作坊做到幾千平方的車間。
眼看著日子越來越好,沒想到不到兩年,公司卻卻開始迅速走下坡路。
行業沒問題,客戶也沒問題,問題出在股東失和。
大股東把客戶貨款直接劃到個人賬戶,等于掏空了公司的現金流。
小股東心里不滿,但沒有公開表達,而是利用自己掌握供應鏈的優勢展開報復,用消極怠工來發泄。
結果就是,產品不合格,次品率超過30%;
明明利潤豐厚(純利潤高達40%)小股東卻為了3分錢成本(產品出廠價150多),讓客戶多等一個月。
最后,很多客戶憤而退款。
業務員告訴我,光是今年,就做死了兩個大客戶。
這兩個大客戶,原本每年能貢獻將近2000萬的訂單。
如今的局面是:
大老板在前方拼命拉客戶,二老板在后方拼命趕客戶走。
他夾在中間,每天面對客戶的轟炸和工廠的不配合,覺得快崩潰了。
02
這個案例就是“中國式合伙”的經典縮影:
1.誤把友情當契約
很多合伙人認為關系鐵就不用制度。
事實上,正因為關系鐵,更需要制度來約束。
沒有規則,友情只是泡沫,一捅就破。
2誤把個人成功當集體成功
大股東覺得,客戶都是我拉來的,所以錢該歸我。
小股東覺得,生產是我在扛,所以我能隨便選供應商。
結果就是各算各的賬,公司沒人算總賬。
3.誤把短期得失當長期邏輯
一個只顧今天多拿錢,一個只顧今天省三分錢。
眼前是贏了小利,未來是丟了大局,把明天的路都堵死了。
倆老板這么鬧,公司注定是沒前途的,散伙也是遲早的事,反目成仇更是馬上要發生的事。
所以啊,如果你要跟人特別是朋友合伙做生意,建議首先要拋開個人感情,完全從商業的角度考慮問題,把各種壞的情況對應的預案都想一遍。
最起碼的,合伙前要談清楚退出機制,合伙中要有規則保障。
沒有契約,再好的兄弟也會反目成仇。
還有就是,遇到問題一定要溝通,不能猜對方的心思。
小股東的不滿本該正面溝通, 結果他選擇冷暴力,把情緒發泄到客戶身上。
他放棄溝通,選擇沉默,讓客戶和公司為矛盾買單,這是何其荒謬和短視的行為!
最后說一句,合伙走到盡頭,要學會體面分手。
當彼此已經互不信任,早點散伙比互相拖死強。
合伙不是婚姻,沒有必要死耗。 體面分手,至少還能保留余地;繼續消耗,最后只會一地雞毛。
“家和萬事興”的理念放在公司也是一樣。
股東和,則公司興;股東離,則公司亡。
外貿人請記住: 前方拼命拉客戶,后方拼命趕客戶走,公司活不了多久的。
至于那個跟單員,建議早點從這樣的公司離職,除非他能化解兩位老板的矛盾,否則只能在他們的斗爭中當夾心餅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