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城醉在晚霞里
夜幕,在天邊慢慢收緊
向樹梢攏,往河心收,朝岸邊拉
把浮動的光影兜進網里
此時的小城是位悠閑老人
也許剛剛放下酒杯
安靜地坐在派河岸邊
任溫熱的風梳理著斑白
晚霞模擬他微瞇的眼睛
眉峰的輕蹙凝聚成幾朵灰云
額間洇著幾縷粗糙的褶皺
勻凈的心跳喚醒藍盈盈的河水
一艘貨輪從霞光深處飄過來
好像剛從母體娩出的嬰孩
對岸,一束燈光在鐵軌上延伸
如同一條通往未知的光之河
遺產
母親被歲月收走時
我剛夠著灶臺上的小木碗
還沒來得及記住她的眉眼
連夢都吝嗇勾勒她的輪廓——
她留給我的遺產是空白的月光
我用半生思念,也無法填補
父親留給我一雙長長的腳板
一雙丈量過田埂與街巷的腳板
還有拱橋似的脊背
刻成我彎腰時的弧度
那雙補過補丁,扶過犁鏵的手
教會我把瑣碎的日子拼成彩圖
最珍貴的,藏在他笑紋里
那顆捂熱過山芋粥的心
如今還在我的胸腔里跳得滾燙
堅持者
一叢花樹仍在原地孤立
她不及我高大
寬厚的葉片托著幾朵紅
是無名的熱烈,在風里輕顫
許多日子流過
這幾朵花仍在枝頭鮮活
雨曾打濕過花瓣,風搖過枝椏
伏天的烈日正炙烤著青石板路
她卻把花期攥得更緊
別處的花早已褪盡顏色
只剩濃綠在風里張揚
有人說花好不過一日紅
路邊這叢花
偏偏不認得“凋謝”二字
作者:陸勤元,安徽合肥人,中學教師,肥西縣作協會員,部分作品在《派河》等紙刊及公眾號平臺發表。
![]()
麥子
黑森林,售空鳥語的黑森林
托起遠方的山河
托不起我的破碎
一處沒有燈火的房屋
那是我貧窮的家
遠方的山崗,遠方的城市
沒有給我帶來希望
黑色的夜,連著天邊
我的靈魂
孤獨的靈魂
擺脫不了無邊的憂傷
有人高舉火把
我高舉麥子
汗水凝聚的麥子
沒人注意
我骨頭里的麥子
高過頭頂
高過天空
高不過母親最后一滴淚水
剖解
人間沒有富貴花
也沒發財樹
有的只不過是園藝師貼上
的黃金標簽
為獲起更多報酬
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為博眼球,贏得贊美
故意把一棵樹扭彎,鑿洞,或制
成溜凸,附石一一
手段殘忍,細思極恐
不要稱我的手是藝術的手
聽來讓我感到慚愧
不要談我思想是先知的
其實里面滲著謊言
有時剛修正好內心的態度
那根深蒂固的惡
又不斷地瘋狂生長
我糾結--憂慮--
徘徊在無眠的深夜
總想斫斷利益
洗白內心的陰暗
可我無法逃避現實和欲望
一一不過我想總有一天
我會沖擊世俗的壓力
挺起脊梁
做回原來的我
作者:王保金,男,漢族,現住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萬店鎮。本人自畢業后外出務工數年,后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回家鄉創業。經營苗木種植,樁景造型,古樹維護救治,綠化景觀設計。閑暇時間喜好閱覽書籍,吟詩作賦。
![]()
武媚娘
武媚娘是屬泥鰍身兒
哪里有縫隙
她就鉆往哪兒
中國歷史上曾呈現過一道天縫
被她看到了
而且看出了是一道父子縫
鉆進去的她
就鉆出了一個武則天
后世為她立碑
碑身太滑,碑文刻不動
干脆,就立成了一座無字碑
注:武則天曾是兩代皇帝李世民、李治父子倆的妾與后
夏夜,街道的味道
一條條街道,把太陽沒有煮熟的小攤
一桌桌又把它焙熅、回鍋
羊肉串散發著香味,紅薯流出甜汁
月亮沒有點亮的小巷
被直播的大嗓門
引得人你拍一下他掃一陣,沒有一個死角
星星眨巴著眼睛不說一句話
因為它知道,在這樣的夜晚,這樣的場合
它那點光,已微不足道
苦菜花
都說苦菜花是苦的
馮德英的苦菜花不苦
花兒開得香滿全國,且溢出國界
要說苦菜花是苦的,也有它苦的根由
花兒開在大山里
根兒在石縫里鉆著,要咬牙活下去能不苦嗎?
要說苦菜花是苦的,也符合實情
血風腥雨的抗日年代
長出苦菜花的山地,哪一片沒有染過山民的鮮血?
要說苦菜花是苦的,也說出了它的道理
像馮大媽這朵苦菜花,她是從苦水里泡大的抗戰英雄
她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能把“迎春花、山菊花”這樣的眾姐妹聯合成抗日同盟
我對自己詩的評價
算起來寫了七八年,時間不能說短
在這個時間里,一個幼兒也已經長進小學
可我的詩一直沒有長高
像一棵爬蔓子的青草,還在地上尋找扎根的地方
沒有足夠力量讓它站起來,站成一棵向日葵
或一束稻谷
我羨慕向日葵和稻谷
沒見它們主人天天施肥與澆水
可我不行,為了長高詩苗
白天截下運送肥料的車輛,付費卸下幾袋施于詩苗
晚上,還要把流水般的月光引進詩田,酣暢灌溉
但總不愿望,因而疑心自己
是不是需要改換良種,淘汰自己了
作者:劉樹仁,山東寧津人,市作協會員。詩是發現,是創造,每首詩都是在詩人思想土壤里生長出來的靈芝草。詩稿在《詩刊》《中國詩歌網》《文峰書院》《都市頭條》《德州朗誦藝術團》《你在我風景中走過》《詩歌學人》等各級文學網絡平臺發布或在《山東詩歌》等刊物發表,出版詩集《夕陽拾趣壹》
![]()
寫下的事物(外一首)
很感人的
大熱的天
為了拍幾張照片
領導親自到基層
又是切西瓜
又是送水
只是
就一個西瓜
兩瓶水
很多人
沒看見就沒了
下了班
打開手機
原來
新聞報道說
領導送的
是清涼
每年剪兩次羊毛
或織成毯
或做成被
剪上兩年
母羊開始下羔
羯羊則宰掉
肉吃了
骨頭磨成粉
貢獻(外一首)
總是吃
添加劑超標的食品
他說
每吃一份
別人就少吃一份
少一點是一點
他又說
老了
能為社會做的
也就這些了
長夜
睡不著覺
便點
一盞燈
在窗臺上
像是指引
夜行者
又像
等待
未歸人
吃苦(外一首)
能吃苦
什么黃蓮
苦豆子
苦瓜
嚼在嘴里
眉頭都不皺一下
因此
常和不知情的人打賭
贏一碗面
或是一頓酒的
這年女兒上學
沒有學費
便和人打賭
吃一把苦豆子
三千塊
結果中毒住進醫院
躺在病床上
他告訴我
一生下來就沒有味覺
格局
這幾年
聽得最多的
就是
打開格局
比如增加工作量
無償加班
再比如
降低薪水
作者簡介:張占云,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于寧夏東部山區,現居甘肅省蘭州市,一個流落于城市的牧羊人,詩歌愛好者!
![]()
墓志銘
陽光開成冰凌花
花瓣鋒利
天空是一個巨大的傷口
失血的白晝
都說河水不犯井水
水與水
誰跟誰?
一只落單的大雁
退色的諾言
在暗夜里如孤獨的旅者
在風中丈量夜的邊界
孤獨的小橋
流水是否記得
曾經十指緊扣,而今兩手空空
——人與鬼都入了戲
濕漉漉的夜
腳印在尋找往日的痕跡
目光被回憶牽絆
故人的身影
已飄渺成捉不住的畫面
熟悉的小巷
華燈璀璨的角落
熱情奔放的綠
蛙鳴聲仿佛在挑釁地
向我宣示它的主權
垂柳輕牽我無處安放的手
落滿燈光的河面
波光粼粼
仿佛是他蓄滿秋水的眼波
作者:黃慧良,筆名惠子、秋葉。廣東省作協會員,廣東省散文詩學會會員,梅州市作協會員,梅江區作協秘書長,作品發表于:《神州鄉土詩人》《青年文學家》《山東詩歌》《嘉應文學》《湛江文學》《飛霞》《客家人》《南方日報》《羊城晚報》《梅州日報》《僑鄉月報》《大灣區時報》《青年文藝》報等。有作品入選《光明日報》詩頌長征、《客家暖陽》、《粵東詩歌光年》等詩集。曾榮獲《西南文學》“建文科技杯”全國征文大賽詩歌一等獎;2019年度廣東省報紙副刊優秀作品二等獎。
![]()
逆流成河
霜雪壓枝椏 不必攥緊殘花
銹鐘擺停駐處 往事
且付風沙
若命運擲來碎星 便磨作照路砂
以健康為舟 載滿歡欣
向百年長河 輕搖槳劃
春風叩窗臺時 請捧住掌心新芽
將陰霾疊成紙鶴放飛
讓“一二”甜 漫過滄桑痂
藤蔓向陽生長自會攀向更高云霞
守住心底光與熱
這一生 便不負韶華
遺失的心跳
震耳鼓點 旋亂燈影
裹著少男少女那笑 漫過來
角落一旁,木偶的我
釘在喧鬧邊緣
“大叔,點支舞?或一首歌?”
嘈雜聲響撞碎恍惚時 指尖正懸在半空
“我不會……”
“我帶您呀”
“掃碼吧,兩百”
我摸了摸胸口——
那里空得 盛不下任何節拍
學會“不”,便自在
人生不過百年燭
學會擰滅多余風 日子自會松綁
不盯著別人跑道
腳邊草 自會漫成春天
不把梯子架向云里
臺階上月光 已足夠溫柔
不追著影子磨成圓
棱角里那光 本就獨一無二
不對自己揮鞭趕路
心跳節拍 自有山川聽
不向塵埃挑刺兒
掌心紋路 早盛著整座江湖
中年筆記:關于運氣的五件事
人至中年,一些道理開始自己顯形
像窗臺上慢慢爬高藤蔓
不再任由脾氣像失控陀螺
撞翻茶幾上杯子
寬容是順手鋪下棉墊
接住生活偶爾掉落的尖銳
說話時會多等一秒
讓詞語先經過心臟再出口
知道每個沉默表情下
都藏著沒說出口的重量
和世界相處時
不再急著劃清邊界
幫過的人,遞過的燈
會在后來路上
連成一片暖黃光
彎腰扶起摔倒自行車
給流浪貓留半盒貓糧
這些細碎善意
像投入湖面石子
波紋會悄悄蕩向意想不到的遠方
把陰天過成多云
給雨天留一扇透氣窗
心里的光夠亮時
好運會像晚歸朋友
輕輕叩門
作者:譚宏福,筆名寒山獨見、言西早,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人,江永縣詩詞協會會員,江永縣作家協會支部委員,瀟湘詩社會員,永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第三屆少數民族作家班學員,偶爾有詩歌、散文在《瀟湘詩刊》《永州日報》《今日詩界》《湖南日報》《2024年湖南詩歌年選》等報刊和自媒體平臺發表。
![]()
老家是一劑中藥
舊居拆除的遺憾
像一根刺,刺痛你的鄉愁
舊居太多的趣事,在你心空
北斗七星般熠熠閃光
鄉愁也會上癮,你一次次回到
小村,放牧你童年的旮旮旯旯
樹上的八哥、布谷一如發小
歡鳴是重逢的笙簫
祖屋的地盤你作主
蓋起一棟小房子后
“德星長耀”祖門牌長明燈般
在墻壁、心空熠熠發光
你隔三差五回去
挖地、鋤草,拾起童年趣事
老家是一劑中藥,你喝了
鄉愁隨汗水排出,你獲得發新生
育兒
春天,你見證燕子壘巢生子
秋天帶新燕南飛探親
春天,你見證大雁北飛
秋天帶一群小雁回南方覓食
生活像苦瓜藤上苦澀的瓜
太多的父母將幼兒交給老人
導致兒女心里陰影如云
心空下著思念的雨
雨水多了,缺少開朗的陽光
像莊稼一樣季節里該長未長
暑假是留守孩子的快活季
像小雁飛到在外覓食的大雁邊
團聚的歡喜,那一刻明媚了
因思念的陰雨帶來的灰暗心空
夕陽下
夕陽像條紗巾
披在你彎腰拔草的臉上
那一瞬的剪影像神的開光
攝入我的眼簾,剎那永恒
總是那么一副動人的模樣
見到誰都笑笑招呼
時常在菜園里勞動
歡快的哼哼像仙曲
小鳥吱吱馱著黃昏回家
你揩凈額頭上的汗水
朦朧中撿拾黃瓜番茄的一瞬
路燈亮了,你的笑像番茄
你的每一瞬都是風景
而我只是匆匆過客
心里像品嘗一杯苦咖啡
作者:崔偉群,江西崇仁白露鄉人,1964年出生,從事新聞報道多年,從小喜歡詩歌,近兩年開始學寫。
![]()
虎跳峽
文/白蔭
虎跳峽
危言聳聽的名字
老虎也會逼到絕地
兩座山的隔江而望
都是海拔5000多米
陡峭崖壁下
自然而成的一條深淵
金沙江不再遼闊了
這里只有50米的寬度
山崖把這里分成兩半
一半給了雄鷹 一半給了深淵
我沒有看到翅膀的飛翔
卻道聽途說了深淵的最窄處
老虎跳了過去
下面水的波浪 在陽光下
多么像老虎的斑紋
冷獨村 白水臺
這里的一些名字
叫得怪癖生冷
難解其意
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虎嘯已經沉入江底
再也沒有虎的蹤跡
曾經的驚心動魄
已經在游人的談笑聲里
公乘得守丘刻石
文/白蔭
這是幾千年前的一個早晨
還是黃昏
二個守著陵園的老人
在大聲的叫喊
后世的君子們 你們好啊
這一喊就是千年
喊的人早已經不知去向
假如真的可以重新做人
已經有多少次的輪回
多少次的前世今生
我不知道你們當時
是帶著怎樣的心情發問
身邊都是死人
后也不見來者
空曠 寂寞 黑暗
應該沒有要問的人
其實你們也不敢大聲
墓中的君王
你們也不會驚動他們
最后以石為紙 以刀為筆
在石頭上
才有了這意味深長的一問
幾千年后 幾萬年后
后來者
該怎樣回答
這樣的提問
刀和豆腐
文/白蔭
刀和豆腐
文/白蔭
我就好奇 為什么
把刀和豆腐放在一起
刀子嘴豆腐心
刀切豆腐兩面光
還有刀下豆腐的謎面
叫人去猜謎底
砧板上的豆腐
一刀下去
一道光會埋在雪里
這是金屬的暴力
豆腐柔軟 刀一定鋒利
在這里 有刀的大材小用
又有豆腐的不自量力
現在是兵不血刃
豆腐還是白的
徹徹底底
低頭族
文/白蔭
這是一群低頭走路的人
像一串未成熟的麥穗
彎曲的弧度
頸椎在暗處的低頭紋
許多的男女
他們不抬頭去看天空
天上的星星月亮
那是小時候的事情
他們也不看遠方
遠方就是傳說
低頭看書 低頭看手機
低頭抽煙 低頭認錯
也低頭在流水線上
他們不愛假設
慢慢消失的輪廓
一切都走得沒有痕跡
文/白蔭
手有很多的用處
拳頭可以砸鍋賣鐵
行俠仗義
手掌攤開 是縱橫的流域
手指向上 是五指山的高低
有人用一根手指
指一條明路
有人用搖手
來告訴別離
手的比劃
可以是槍 電話 雨傘
可以形象的
把一到十的數字湊齊
手的應接不暇
握手寒暄 拿粗拿細
這世界有很多事
要靠手完成
手掌上有很多掌紋
算命先生也在上面討過生計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詩對生存生命的揭示。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