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極為罕見的“四星系統”,這一成果或許能幫助人類進一步理解神秘的褐矮星。褐矮星的質量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間:它們比行星重,卻又不足以維持持續的核聚變,因此常被稱為“失敗的恒星”。
該系統距離地球約82光年,位于南天星座嘰筒座。它被命名為 UPM J1040?3551 AabBab,由兩顆年輕的紅矮星與兩顆寒冷的褐矮星組成。兩對天體各自圍繞彼此運行,而整體又以超過10萬年的周期繞共同質心公轉,構成一種層級穩定的結構。
![]()
研究團隊利用“蓋亞”衛星和“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的數據,同時結合光譜觀測確認了這一特殊系統。結果顯示,亮度較高的那對成員是溫度約2900攝氏度的M型紅矮星,質量僅為太陽的17%左右。而較暗的那對則是T型褐矮星,溫度分別約為550攝氏度和420攝氏度,體積比木星稍大,但質量卻高出10至30倍。
![]()
褐矮星最大的研究難點在于所謂的“年齡-質量退化問題”:一個具有特定溫度的孤立褐矮星可能是一個年輕且質量較小的物體,也可能是一個年老且質量較大的物體,天文學家無法在不增加額外信息的情況下區分這兩種可能性。正因如此,擁有明確年齡參照的褐矮星尤為寶貴。在這個新發現的系統中,紅矮星的活動跡象顯示它們相對年輕,年齡大約在3億至20億年之間,從而為伴隨的褐矮星提供了珍貴的“時間標尺”。
科學家認為,這一系統不僅能幫助校準低溫天體的大氣模型,還可能在未來通過高分辨率成像精確測定褐矮星的質量,為揭開它們的演化之謎提供關鍵證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