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認同“弱國無外交”的說法。
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完全憑借一個國家的實力來丈量其聲量的高下,早就已經不合適了。
“二進白宮”的澤連斯基在政治素養上更加成熟了,他吸取了2月份在白宮糟糕經歷的教訓,在服裝上,由過去的“軍裝風”改為了由烏克蘭設計師維克托·阿尼西莫夫設計的黑色西裝,這款造型上也暗含了“平民西裝”的意味(背部加入了后開衩細節),代表了澤連斯基向往和平的訴求。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一名歐洲官員的話報道,澤連斯基的換裝是美方事先打了招呼的,表示不希望堅持“軍裝風”。這或許代表了某種特朗普個人的趣味。
他是重商主義的代表,特朗普骨子里對于槍炮、暴力有著潛在的抵觸,所以他反復強調的是停戰,“如果我是總統(之前),這場戰爭根本不會發生”。我相信這是一句實話。以商人的立場,任何對抗式的、毀滅式的動作,都是十分糟糕的,難以挽回的。
看到澤連斯基的西裝,特朗普表示贊賞,“我喜歡這樣”,這不僅僅代表了一種趣味,更是一種解決戰爭的意志。
初進白宮的澤連斯基,盡管在輿論上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回想起來,他的一些舉動也犯了許多在政治上不成熟的問題。比如當面對《真實美國之聲》的布萊恩·格倫的質問“你怎么不穿西裝”的時候,澤連斯基十分強硬地回應“當這場戰爭結束時,我會穿上西裝。”
這句話聽上去十分鼓舞人心,但是站在一個合作的角度,澤連斯基的表現是缺少政治智慧的,因為他來白宮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美國的幫助,逞一時口舌之快,盡管能夠贏回尊嚴,但這是不值得的。
這次澤連斯基,顯然在臺下進行了多次的演練,一上來就連說連說4次“謝謝”。這不是示弱,而是一種必要的姿態。
澤連斯基在交流的時候,相比較上一次,也顯得柔和多了,經常能夠在畫面里看到他“笑著說”的表情。甚至主動對那個提出“為什么不穿西裝”的記者說,“你看,這次我換衣服了,你穿的還是上次的那套西裝,我變了,你沒變。”
盡管,服裝從來都不是重要的,但是在白宮這樣的環境下,服裝又體現為一種話語,一種姿態。代表了澤連斯基打算融入到這樣一個環境,而不是時刻不忘堅守自己的底線,以一種很硬的態度,來試圖讓對方理解自己。
我也不覺得這是一種自甘“屈辱”的表現,只是一件衣服而已,有什么屈辱可言的呢?重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拿到烏克蘭人民想要的結果。
過去,我們常用“硬漢”這個字眼來形容澤連斯基,那是在面對戰爭的時候。但是當與美國進行外交的時候,“硬漢”的符號顯然已經不合適了。
獨孤求敗,四十歲放棄了“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恃之橫行天下”的玄鐵劍,“四十歲后,不滯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這就是一種境界上成長。重要的從來不是劍,而是用劍人的心境。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烏克蘭將承諾向美國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由歐洲出資),以換取其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后美國向其提供安全保障。
澤連斯基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也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成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