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半夜時分,我與朋友來到白云山,希望能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一睹日出的美景。由于我們是第一次爬白云山,攻略未做完全,只買到了南門的票。沒預約到白云山摩星嶺的票,我們都感到略微遺憾。雖如此,我們仍未減爬山的熱情,半夜2點多,我們就坐車去往白云山。
夜晚像沉睡的少女,恬靜地輕輕發出鼻息。一下車,我和友人就直沖大門,檢了票,一股腦跑進了景區。映入眼簾的,首先就是廣州白云山這幾個大字。這幾個字在黑夜中不知為何,可能是我眼花,像是藏在花叢中似的,但又極為顯眼和特別。將自拍保存到手機中,我和朋友就開始沿著黑夜的山路向上爬行。
![]()
夏日的夜不會寂寥,白云山林間,蟬鳴不會停下呼喚,黑暗不會孤獨。山路上燈光投映下,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長。今日廣州的深夜天空沒有云,閃亮的星星自然就點綴起黑幕布,忽閃忽閃,這星光也不知是屬于哪一光年的。山梯一層層往上抬,一開始還是很平穩的,所以我和朋友都爬得比較輕松。可到后來,梯子開始彎折起來,坡度可以從這一角拐到那一角,蛇一般游走,你也不知道下一腳該轉上什么方向,很是考驗人的腳踝。我們都開始冒汗了,走著走著,在我們路前面有兩位兄弟,看樣子也是“特種兵大學生”。他們的速度很快,像是感覺不到疲累,仿佛將登山當成競速游戲一樣。我們走過去詢問他們是否也是大學生,他們也說是來白云山看早晨的日出的,我們就相伴而爬,一起向山頂前去。
很快,我們感覺到我們來到了半山腰。令人驚訝的是,半山腰竟然開始擁擠起來,有在涼亭坐著吹風的,有背著書包穿著登山鞋裝備齊全的“專業團隊”,有欣賞完夜晚景色下山的游人……白云山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慕名而來。大家吹著晚風,可能沒有原因,涼爽的心頭沒有夜晚的困倦,人的精力過了零時,清醒地進入新的一天,期待便從此刻開始。我和朋友拿出背包里的外套夾克披上,夏夜的天也不是溫柔熱烈的,細雨時不時從空中飄下來。與我們一同上到山腰的兩位特種兵兄弟早就不知去向,晚風將他們飄得更遠了。
良久,我和朋友一步一步來到摩星嶺下的某個涼亭。我看了眼手表,顯示現在已經是晚上三點半了,可涼亭里坐滿了、躺滿了等待日出的人們,從涼亭向外遠眺,廣州的夜晚景色像一幅畫一樣盡情供我們欣賞:夜空的照射燈從城市上空照向天際,高樓大廈的頂端,顏色交替更迭;云層下的動態是一架飛機的升空,飛機閃著光亮劃過長空,從一個大的光點行駛遠方,又緩緩縮成小點離開,平安地去往遠方。
在山頂人海的嘈雜中,夜的時間流逝得很快,瞇一會眼睜開一會,指針就來到了早晨的五點三十分。遠處顯示出云朵的混亂,天的昏黑由此刻慢慢變成暗藍,亭臺的照明也無需手電的幫助了,人們的臉清晰,都透出興奮。我們都從熬夜的疲憊里面逐漸清醒過來,用手指擦去眼眶邊的倦意,瞇著眼凝視著遠處的動向。
人們也聚到一起,往最具有觀賞性的平臺走去,在不經意間又成了一團團人海。天也給面子,從縫隙中透出一絲弱光來,但還是比較客氣。朋友對我說他快堅持不住了,熬了一夜的黑眼圈漸漸磨去了他的意志,只有初升的太陽才能平復他的心情。我笑了笑,感受到空氣中逐步提高的氣溫,我覺得太陽要出來了。
終于,天邊的云浪散去波濤,遠處能見到的第三座峰巒頂部,陽光洗刷去遮蔽。這陽,似頑皮的孩童瞧見了我們,一會兒笑哈哈的,將燦爛笑容全部映照;一會兒還想躲一片刻;終究是被發現了,整張臉露出來,天也就明亮起來了。山林的樹從陰森的黑一下郁郁蔥蔥,眺望遠處,廣州市中心的摩天大樓們在太陽的笑容下開啟了新的一天,山頂上的我們高呼,為看到日出而喝彩。
人生漫漫如白云般悠長,見暗夜也見日出,歲月無痕,情緒隨景在變,莫知向處,莫知來時。悠悠白云環繞山巒,可謂粵之仙境,引四周游人攀登,勾八方旅客留戀。筆者小作云:白云天見山望遠,白云處覽綠散心,白云家平和安寧。欲知粵,先知白云山;登白云山,與山共樂,與白云共樂。
![]()
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
羅振宇,廣東茂名人,筆名阿牧,共青團員,廣州理工學院學生,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會員,熱愛文學,在文學創作中,注重情感的細膩表達與思想的深刻挖掘。信奉格言“以文心溫暖人心”。作品入選過院校刊物,擅長多種文體創作,作品風格多樣,既有細膩的情感表達,也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