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7年,明代最有影響力的地理學家終于橫空出世。成年后,他僅憑一部《徐霞客游記》便名揚世間,他就是世界上首先對地質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徐霞客。
![]()
這部名震世間的《徐霞客游記》簡直就是一幅幅生動的山水畫卷,將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壯麗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人心生向往。
然而,在這部名震世間的《徐霞客游記》之背后,又有幾人知道,徐霞客除了游記引人入勝之外,他的詩文也寫得極好?
其中一首的《青云志》便如同一顆遺世的珍珠,璀璨無比。它雖不似《徐霞客游記》那般廣為人知,但它卻能以獨特的魅力,激勵著無數追夢人的心。
這首詩以青云為喻,不僅描繪了一幅直沖云霄、氣勢磅礴的景象,更蘊含了作者不屈不撓、勇攀高峰的壯志豪情。
使其在字里行間透出一股超凡脫俗、不畏艱難的精神力量,讀了讓人不禁心潮澎湃,感覺如遨游九天。其詩如下:
青云志
【明】?徐霞客
無人扶我青云志, 我自踏雪至山巔。
若是命中無此運, 孤身亦可登昆侖。
紅塵贈我三尺劍, 酒看瘦馬一世街。
世人朝路乃絕澗, 獨見眾生止步前。
海到盡頭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如若東山能再起, 大鵬展翅九萬里。
一入紅塵夢易眞, 一朝悟透心境名。
一朝悟道見真我, 昔日枷鎖皆云煙。
天門將至百運開, 拂塵輕笑問仙來。
![]()
在這首詩中,開篇的“無人扶我青云志, 我自踏雪至山巔”兩句便說:“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若無人助我實現一生的凌云之志,我便孤身踏雪,一步一步地勇攀山巔。”
這兩句一出,便為全詩定下了蒼涼而堅定的基調。其中的一個“扶”字,寫盡世間的人情冷暖,描繪一個胸有大志的人與其依靠別人扶持,不如依靠自己,自立自強。
而“青云志”三個字,點明了有志之人一生所追求的,是那高遠而非凡的鴻鵠之志,這是那些低矮的叢林中的燕雀難以企及的。
第二句中的“自”字,凸顯了詩人獨立的性格,彰顯出詩人自立自強、堅韌不屈的意志。“踏雪”二字既描繪了環境的艱苦卓絕,又暗含前行之路的孤獨與艱辛。
“至山巔”則象征詩人憑一己之力,終將實現心中那宏偉的理想。此句深刻表達了詩人不倚仗他人、自強不息的堅定決心。
第三四句的“若是命中無此運, 孤身亦可登昆侖”話鋒一轉,道出了詩人的矢志不渝:若是此生沒有青云直上的命運,那我也要孤身一人,勇攀昆侖之巔。
![]()
在這兩句詩中,詩人表現出一種無懼無畏的精神,彰顯了他敢于挑戰命運的膽魄。“若是命中無此運”一句既蘊含了假設之意,也暗含了世事的不確定性。
表達了詩人即使命途多舛,也絕不輕易言棄。“孤身”二字,盡顯詩人自立自強、孤傲不屈,不寄希望于任何人的性格特征。“昆侖”在中華文化中代表的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地位。
詩人所說的登昆侖,寓意是敢于追逐夢想,攀登人生的高峰。此句用董天寶的那句經典臺詞來說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五六句的“紅塵贈我三尺劍, 酒看瘦馬一世街”是說:紅塵贈我三尺劍,我便能飲著酒,騎著馬,一生漫步于天地之間,街巷之中。
這兩句詩人把目光由昆侖之巔轉向了世俗人生。其中的“三尺劍”,喻指一個人行走江湖、勇挑道義所倚仗的本領,代表了一個人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
“酒看瘦馬一世街”一句描繪出詩人一生游走江湖的灑脫豪邁與艱辛;“酒”字刻畫了詩人的灑脫豪邁;而“瘦馬”則暗喻詩人旅途的艱辛與對名利的淡泊。
“一世街”,概括了詩人游歷的一生與場所。此句展現了其入世的姿態,以及對世俗的獨特見解與態度。
第七八句的“世人朝路乃絕澗, 獨見眾生止步前”即是:世人心中的坦途大道,對我來說卻是絕壁深淵。在這茫茫人海之中,我踽踽獨行,卻見每一個人都在這絕壁深淵處踟躕不前。
在這兩句當中,詩人以獨特的視角和眼光,看到了普通人無法看到的世俗險惡。“朝路”與“絕澗”,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諷刺了世俗之人貪圖名利、隨波逐流的嘴臉。
“獨見”二字則表達了詩人以獨立的視角審視世間的一切,彰顯了詩人不隨波逐流的睿智與個性。
“眾生止步”描述了蕓蕓眾生在困境前的躊躇,這既讓詩人心生憐憫,也令詩人更加堅信自己的抉擇。道出了詩人對世俗的深刻洞察,以及對自我道路的堅守。
![]()
第九十句的“海到盡頭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意思即是:當我們的航船行到大海的盡頭,天空便成為了彼岸;當我們登臨高山的頂峰,我們便是那矗立云霄的最高峰。
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今天人們直接把它變成了一句非常有名的廣告詞——“山高人為峰”,它彰顯了詩人博大的胸懷與非凡的氣魄。
“海到盡頭天作岸”一句以超凡的想象勾勒出一幅追求永無止境的壯麗圖景,寓意著只要勇往直前,便能不斷突破,抵達一種全新的境界。
“山登絕頂我為峰”一句則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一種具體體現,表達了詩人那種物我兩忘的超凡境界。此句不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更是深刻地肯定了自我奮斗的價值。
第十一二句的“如若東山能再起, 大鵬展翅九萬里” 即是:倘若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我必然會像大鵬一樣直沖云霄,翱翔九萬里。
此處詩人借用“東山再起”的典故,寄托了他對未來的殷切期望;“大鵬展翅九萬里”則源自《莊子·逍遙游》,象征著詩人的無拘無束與宏大自由。
![]()
詩人堅信,一個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的人,即便面臨無數的挫折與困境,也終有再度騰飛的時刻。這份信念與決心,無疑是對世人面對逆境時的一種鼓舞與啟示。
第十三四句的“一入紅塵夢易眞, 一朝悟透心境名” :一旦踏入紅塵俗世,夢境便仿佛變得觸手可及;而一旦領悟透徹,內心的境界便豁然開朗,一片清明。
詩人深刻地反思了人生的真諦。“一入紅塵夢易真”,揭示了人在世俗中容易迷失方向,將虛幻的欲望與追求當作真實的生活。
“一朝悟透心境明”則表達了通過不斷的修行與反思,人們終能認清自我,達到心境明澈、超脫世俗的境界。
這里的“名”通“明”,是詩人對內心清明的生動描繪。此句不僅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也表達了他對精神境界的執著追求。
它啟示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俗中,要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與獨立的思考,不要被虛幻的欲望所迷惑。
![]()
第十五六句的“一朝悟道見真我, 昔日枷鎖皆云煙”是說:人一旦悟透人生的真諦,便能窺見真正的自我;而那些曾經的束縛與枷鎖,都將如同云煙一樣消散得無影無蹤。
詩人在此進一步闡述了“悟道”的重要性。其中的“真我”指的是看淡了世俗名利與束縛后真實的自我;“昔日枷鎖”則象征紅塵俗世中的名利、地位、情感等對人的禁錮。
根據詩人的觀點,悟道能夠幫助人們悟出這些束縛的虛幻性,從而擺脫它們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解脫。
這一感悟,不僅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也表達了他對精神自由的執著追求,更表達了他對內心真實的需求與自由的追求。
最后的“天門將至百運開, 拂塵輕笑問仙來”兩句的意思是:天門即將開啟,各種好運也即將紛至沓來;我輕搖拂塵,笑問仙人何時降臨。
這最后兩句,詩人為我們展現出道教文化中那種突破生死界限,飛升成仙的意境,表達了悟道成功的喜悅。“天門”,象征著通往更高境界的神秘之門。
“百運開”則預示著美好的未來與無限的可能;“拂塵”是一種道家常用的法器,象征著清靜無為與超脫世俗;“輕笑問仙來”則表達了詩人對仙道的向往與對超脫生死的渴望。
![]()
總體而言,這首詩不僅描繪了一幅壯麗而神秘的人生畫卷,還為我們展現出詩人那種登臨絕頂、笑傲紅塵、不畏艱險、勇于探索、追求真我的精神。
這種精神,不僅是徐霞客一生游歷的真實寫照,更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的生動體現。它激發了我們對人生、對夢想、對自我價值的深刻思考和討論。
尤其是“無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巔”兩句,一開始便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面臨何種挑戰,只要我們保持堅定的信念和勇氣、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就有可能創造出更加輝煌和精彩的人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