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比亞迪秦L DM-i以全年22萬輛銷量、3.9萬輛單月峰值的成績,成為10萬級插混家轎市場的“現象級霸主”。
其核心武器很明確:低價策略+第五代DM-i技術實現3.08L饋電油耗+超過1000km綜合續航,再輔以成熟渠道和品牌心智占領,成為這個市場當之無愧的王者。
![]()
然而一年后,8月8日,吉利銀河A7正式在貴陽上市,限時價僅為8.18萬起,上市后27分鐘訂單即突破1萬臺,刷新新能源家轎銷售速度紀錄。
不過,與那些賣期貨的新勢力車企不一樣,其首批車主已于上市次日(8月9日)便在貴陽提車,并且同步啟動全國范圍內 “百城萬人交付計劃”,依托近千家經銷商網絡,確保用戶“上市即提車”。
更耐人尋味的是,銀河A7的定位、技術路線甚至營銷策略,都精準對標秦L——但又在空間、AI、定價上實現了“刀尖式超越”。有人說,吉利這是“穿比亞迪的鞋,讓比亞迪無鞋可穿”。
那么事實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吉利對標比亞迪不假,摸清市場的痛點,搞懂競爭對手的長處,然后發揮自身體系力,超越它,這應該是所有商業競爭的基本套路。
老城商業街有兩家鞋店:東側的“阿迪小店”主打低價帆布鞋,五年積累了大量學生客群;西側新開的“耐特商城”定位輕運動鞋,開業三個月就搶走阿迪30%的熟客。
低價≠競爭力:
1、學生反饋“帆布鞋磨腳”,阿迪僅建議“多穿幾天就合腳”,而耐特在店內設置免費足型檢測儀,匹配不同腳型的鞋墊;
2.阿迪的貨架按價格排列,耐特則按場景分區(教室、操場、郊游),搭配防水噴霧等配件;
3.阿迪促銷靠喇叭喊“全場5折!”,耐特用電子屏滾動展示學生實測視頻:“這雙鞋陪我跑完馬拉松!”
一、從“貼身肉搏”到“升維打擊”
1. 空間重構:B級尺寸、A級價格的“物理外掛”
![]()
銀河A7的軸距2845mm(比秦L長55mm)、車長4918mm(比秦L長88mm),直接跨入B級轎車標準。實測后排腿部空間950mm,可供1.8米身高乘客“伸直雙腿”,而純平地臺設計使三人乘坐舒適性顯著提升。反觀秦L,2790mm軸距雖優于緊湊級,但后排橫向空間與膝部支撐仍是短板。
若說秦L是精打細算的“單身公寓”,銀河A7則是為二胎家庭定制的“三居室”——空間即正義,一寸長一寸強。
![]()
策略解讀:比亞迪教育市場“插混家轎=節能+實用”,而吉利用“實用Plus”——以B級空間覆蓋A級預算,直擊家庭用戶核心痛點。
2. 能耗博弈:從“機械效率”到“AI預判”的代際差
秦L路徑:單擋E-CVT串聯直驅,靠高集成度控制成本,但高速工況發動機轉速偏高(120km/h超3000rpm),饋電油耗偏高;
銀河A7路徑:吉利雷神AI電混2.0運用AI大模型進行動力優化,可以根據導航信息,智能分配油電比例,并可識別擁堵、高速、低溫、爬坡等不同駕駛場景,實時優化動力分配策略。
![]()
在高速巡航發動機僅2000rpm,實測饋電油耗2.67L/100km(CLTC),在東京路測甚至低至2.47L/100km。刷新了全球混動油耗紀錄,成為全球最節能家轎,給用戶帶來“怎么開都省,在哪開都省,誰來開都省”的節能體驗。
比亞迪是精密的機械鐘表,吉利已是搭載神經網絡的智能手表——前者精準,后者“懂你”。
技術本質:比亞迪優化硬件物理極限,吉利用AI突破標定天花板。
3. 配置越級:50萬級體驗下沉10萬市場
![]()
銀河A7將“豪華配置普惠化”玩到極致:
- 10層慢回彈棉花糖SPA座椅14點按摩功能(覆蓋腰背臀腿);
- 16揚聲器Flyme Sound音響(價值8888元),對比秦L的6-8揚聲器;
- 副駕180°放平,拓展露營與休憩場景,重新定義家轎空間靈活性。
二、 體系力拆解:吉利如何實現“快速跟進+局部超越”?
吉利對比亞迪DM-i的解剖極為精準,主動放棄了P1、P2電機+3擋DHT的復雜路線,改用與DM-i同源的P1+P3單擋電驅,結構更加簡單,集成度更高,可有效降低成本。
![]()
在此基礎上,吉利還祭出了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構——采用同級唯一的油、電、煙路隔離布局,從物理層面杜絕短路與起火風險,實現“原生安全”。
雷神AI電混2.0搭載熱效率47.26%的1.5L混動專用發動機(全球量產最高),配合11合1高度集成電驅,綜合效率達93.1%。饋電油耗低至2.67L/100km(CLTC),綜合續航超2100km。
底層邏輯:學習比亞迪的“高集成度”,但用架構優勢解決安全痛點,同時動力系統更加高效。
在用戶心智爭奪上,借勢比亞迪,反哺自身。定價錨定秦L:限時價8.18萬切入秦PLUS DM-i區間,形成“高配打低配”。
銀河A7上市后,憑借其在節能、空間、性能、安全、智能五大方面的顛覆性實力,將推動混動家轎市場從“單極霸權”到“雙雄爭霸”。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中國混動技術路線從“機械效率內卷”轉向“AI定義體驗”。吉利通過銀河A7證明:在新能源下半場,體系力(架構+AI+供應鏈)比單點技術更能定義規則。
結語:
銀河A7的“摸著比亞迪過河”,絕非簡單模仿:
短期:以秦L為鏡,用低價高配搶奪份額;
長期:以GEA架構+雷神AI電混為矛,推動混動技術從“節能工具”進化為“智能伙伴”。
競爭催生創新,創新重塑價值。吉利銀河A7用一場“降維打擊”,讓10萬級家轎從“夠用”躍入“享受”時代。沒有顛覆者的賽道是死水,沒有挑戰者的王者終成雕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