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曾經家家戶戶的機械水表,在數字浪潮中被電子計量取代;樓道的電表箱接上網絡,抄表員的腳步聲漸漸消失 —— 技術迭代從不會因為懷舊而停下腳步。如今,硬派越野的世界正在上演同樣的劇情,那些以排量論英雄、靠機械顯硬核的時代,正被電氣化與智能化悄悄改寫。
![]()
![]()
8月17日,猛士M817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配置,售價分別為31.99萬和34.99萬元。新車是猛士科技與華為合作打造的一款硬派越野車型,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并會搭載華為乾崑ADS 4(參數丨圖片)智駕和鴻蒙座艙5。
![]()
曾經,硬派越野的尊嚴是由排量和缸數定義的。V8 發動機的咆哮、機械四驅的鏗鏘、差速鎖的金屬咬合聲,構成了越野老炮們的信仰圖騰。但現在,猛士M817帶著1.5T插混系統殺了進來,505kW綜合功率和848N?m扭矩,用數字告訴市場:電氣化正在撕破舊時代的規則。
![]()
這種變革不是偶然。方程豹豹8用2.0T插混撬動30萬級市場,坦克700Hi4-T即便保留3.0T V6,也不得不為后續2.0T版本預留位置。當電機的瞬時扭矩能輕松碾壓大排量自吸,當1300km 續航讓 “穿越續航焦慮” 成為歷史,傳統越野的性能標尺正在失效。那些曾經用來炫耀的 “低速四驅放大扭矩”,如今在電驅系統面前,更像工業時代的懷舊符號。
![]()
智能化則在重構越野的邏輯。猛士M817塞進192線激光雷達時,等于給硬派越野車裝上了 “電子眼”—— 華為乾崑ADS 4能識別沙丘坡度,鴻蒙座艙5能預判路面附著力,這些是機械時代永遠學不會的技能。當沙漠穿越可以靠算法規劃最優路線,當巖石攀爬能由傳感器實時調整動力輸出,“經驗至上” 的越野哲學正在被解構。
![]()
市場洗牌早已暗流涌動。除了傳統豪強的電動化轉型,新勢力們也在撕開缺口:仰望U8用四輪四電機重新定義 “坦克掉頭”,特斯拉Cybertruck憑不銹鋼車身挑戰越野場景,甚至連蔚來都在專利中暗示要造硬派SUV。這些新玩家帶來的不只是技術,更是對 “越野” 的重新定義 —— 它不再是少數人的冒險游戲,而可能成為科技愛好者的新玩具。
![]()
![]()
當然,變革總會伴隨質疑。有人說1.5T拖不動越野的 “面子”,有人擔心電池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就像當年有人嘲笑 SUV 用承載式車身是 “偽越野”。但技術迭代的車輪從不會因爭議停下:當猛士M817的分布式解耦四驅能精準控制每個車輪的動力,當插混系統讓日常通勤油耗降到城市SUV水平,硬派越野正在完成從 “工具屬性” 到 “生活方式” 的蛻變。
![]()
現在的硬派越野市場,已經不是簡單的新舊對抗。而是機械純粹派與智能科技派的分野,是排量崇拜者與效率至上者的博弈。當越來越多的玩家帶著電氣化和智能化的武器入場,這場變革終將改寫游戲規則 —— 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談論越野時,先想到的不再是 “有幾個鎖”,而是 “算力有多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