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quán)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1949年11月,一輛囚車在軍警的押送下駛向東較場刑場,車中朱君友被麻繩捆得緊實。
突然,他的手腕被輕輕碰了一下,朱君友睜開眼,身旁押解的特務正微微側(cè)頭,帽檐下的眼睛快速眨了兩下,
用只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說,朱先生,不要擔心,我們是來救你的。
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卻沒想到,在去刑場的路上會出現(xiàn)這樣的轉(zhuǎn)機。
![]()
1917年朱君友出生了,朱家大院的鞭炮聲驚動了半個城,人稱朱財神的父親擺了三天流水席。
朱君友的童年是在傭人伺候、私塾先生專門授課中度過的。
但與其他豪門子弟不同,他總愛溜出大院看挑夫們汗流浹背地扛貨,聽小販們吆喝著叫賣。
十歲那年,他看到糧店老板把發(fā)霉的米賣給災民,跑回家纏著父親說,爹,我們開糧倉吧,他們快餓死了。
父親摸著他的頭說,生意歸生意,同情歸同情。
長大后,朱君友在華西協(xié)和大學讀書時接觸到了幾個進步學生,他們在茶館的角落傳閱禁書,講紅軍長征的故事,講延安的平等生活。
![]()
他們時常討論中國的問題不是一家一姓的富裕,是千萬人的溫飽。
這句話像種子落在他心里,畢業(yè)后他拒絕了父親安排的錢莊總管職位,拿著《新華日報》的訂閱單找到成都地下黨負責人。
你這樣的富家少爺,能吃得了苦?
負責人打量著他綢緞長衫下的白襯衫,一臉不相信,朱君友當場脫下長衫,露出里面打補丁的內(nèi)衣說,我穿得起綢緞,也扛得住鋤頭。
加入組織后,朱君友利用父親的關(guān)系在錢莊開設(shè)秘密賬戶,將朱家的部分盈利轉(zhuǎn)為地下黨經(jīng)費。
![]()
借著巡查自家產(chǎn)業(yè)的名義在碼頭倉庫里藏匿槍支彈藥,甚至把祖宅后院的地窖改造成秘密會議點。
墻上掛著的名家字畫后面,藏著四川的軍事布防圖。
1941年日軍轟炸成都,城中百姓流離失所,朱君友說服父親打開自家糧倉,又動員其他商戶捐糧在少城公園設(shè)了救濟點。
他戴著草帽和志愿者一起扛糧、分粥,曬得黝黑,沒人認出這個滿身汗味的年輕人,就是朱半城家的少爺。
地下黨同志說,君友這步棋,走活了成都的救濟線。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加緊了對地下黨的搜捕,成都的氣氛越來越緊張,街頭的憲兵盤查越來越嚴。
![]()
朱君友按照組織安排,回到父親身邊幫忙管賬。
父親自然高興,把錢莊、綢緞莊的賬本都交給了他,外人看來,這是少爺浪子回頭繼承家業(yè)。
只有朱君友知道這些賬本成了最好的掩護,他用綢緞進貨記錄地下黨成員的姓名,錢莊利息標注接頭時間,壞賬代指暴露犧牲的同志。
一次,特務突然搜查錢莊,他正拿著賬本核對,翻到給重慶地下黨的活動經(jīng)費時,他面不改色地說,這是保護費,做生意嘛,總得打點。
特務翻了翻其他賬目,沒看出破綻,罵了句奸商就走了。
然而危險總在不經(jīng)意間降臨,朱君友去上海交接經(jīng)費,在碼頭被叛徒認出。
![]()
他當機立斷,把藏著支票的火柴盒扔進黃浦江故意跟特務爭執(zhí),給同行的同志爭取轉(zhuǎn)移時間。
雖然最終被捕,但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做投機生意的,沒暴露任何組織信息。
在看守所里,他遇到了被關(guān)押的地下黨負責人,兩人用敲墻的暗號交流,他得知成都的聯(lián)絡(luò)點可能已被破壞。
出獄后他冒著風險,連夜通知了七個聯(lián)絡(luò)點轉(zhuǎn)移,自己則留在城里吸引特務注意。
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成都,毛人鳳親自下令肅清四川地下黨。
這次特務們沒給他留任何余地,酷刑輪番上陣,他的肋骨被打斷三根,卻始終不肯吐露半個字。
![]()
父親托人送禮、求情,得到的回復都是此人通共鐵證如山,誰保也沒用。
11月27日,特務通知明日槍決,朱君友知道最后的時刻到了,他在牢房的墻上用指甲刻下共產(chǎn)黨萬歲五個字。
或許為千萬人求人,就是他能給父親最好的交代。
第二天,朱君友看到那個眨眼,他瞬間明白了這是組織安排的營救,刑場周圍的觀眾里混著十幾個短衣打扮的漢子,他們的手都揣在懷里。
特務押著朱君友下車剛走到預定地點,突然有人喊解放軍進城了,人群瞬間騷動起來。
動手!隨著一聲低喝,那名眨眼睛的特務突然絆倒身邊的憲兵,懷里掏出的槍對準了其他特務。
![]()
周圍的漢子們同時掏槍,槍聲、喊叫聲混在一起。朱君友被一人拽著胳膊就跑,身后傳來追兵的槍聲。
他們鉆進旁邊的小巷,七拐八繞,最終躲進一家茶館的地窖。
摘下頭套時朱君友才看清,救他的人里,有那個押解的特務,還有幾個是自家綢緞莊的伙計,原來他們早就被發(fā)展成地下黨員,一直在暗中保護他。
朱君友的淚水模糊了視線,從朱半城的少爺,到滿身傷痕的革命者,這條路他走得從未后悔。
朱君友的一生,是從朱門到民間的跨越,
他舍棄的不只是家業(yè),更是舊時代的安逸,堅守的不只是信仰,更是千萬人的新生。
![]()
參考資料:
1. 《成都市志·黨史卷》(成都出版社,2000年)
2. 《四川地下黨斗爭史料匯編》(四川省檔案館編,1985年)
3. 朱君友《我的革命歷程》(成都文史資料第38輯,1992年)
4. 《華西都市報》“成都解放記憶”專題報道(2009年12月27日)
5.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四川革命烈士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