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為極限的蝸居生活是什么樣子的?今天這間香港的9㎡劏房,想必會讓你大開眼界。
張姐一家四口,已在這間劏房里生活了多年,它的面積滿打滿算只有100平方呎,換算下來差不多是9㎡多一點的樣子。
![]()
大家應(yīng)該也知道,所謂的劏房就是將一間普通的房屋切分成多間,張姐家自然也是如此。
家里小不說,也沒有什么過渡區(qū)域,門外就是走廊過道,幾乎也是被自己和鄰居堆滿了東西,只留出一條可供通行的過道。
平日里,要在衛(wèi)生間里做飯、樓道里吃飯,生活條件相對艱苦一些,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9㎡蝸居的入門空間】
![]()
進入家中后,逼仄、擁擠、雜亂的感覺撲面而來,門邊放矮柜和冰箱后,不僅里面都塞得滿滿當當?shù)兀瓦B柜子和冰箱上面也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家居物品。
如此小的空間,看起來整潔與否已經(jīng)顯得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能放得下。
![]()
甚至,一家四口還在冰箱上加了一層隔板,以增加額外的縱向收納空間。
廚房,或者說衛(wèi)生間門旁的收納層架甚至已經(jīng)占了小半個門的空間,讓進出過道都變得更為狹窄了一些,但為了能收納更多雜物,也還是選擇了如此布置。
![]()
原本家里人都會擠在這靠床一張小桌上吃飯、聊天,但后來實在是因為東西越放越多太過擁擠,夏天也太熱,逐漸改成了將小桌搬到樓道里,后面我會仔細說到。
目前,這張小桌主要是臨時放水杯或給孩子用的一個置物區(qū)。
【一家四口睡上下鋪】
![]()
9㎡的房間,想要住下一家四口,上下鋪幾乎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上下鋪,也幾乎占據(jù)了家里的大半空間。
目前,媽媽帶著姐姐和弟弟睡在下鋪,晚上鋪一張墊子,就能橫過來,雖說依舊擁擠,但也算是能睡得開了。
![]()
而爸爸則睡在上鋪,上鋪的床本身就窄,還堆放了一大半的衣服和雜物,收納衣柜從旁邊的墻壁一直做到了天花板上,塞得滿滿當當。
但即便如此,也只能側(cè)躺著、擠著欄桿睡,好在家里有窗機空調(diào)和風扇,夏天的時候還能相對涼快一些。
【廚房和衛(wèi)生間在一起】
![]()
除了剛才說的進門空間和上下鋪位置,家里僅有一個單獨的隔間,就是衛(wèi)生間。
原本這里只是作為洗澡間和如廁區(qū)域使用,但為了方便,一家人只好將廚房也搬了進來,就近在水槽處切菜做飯,方便是方便了,但多多少少會有些不衛(wèi)生。
![]()
張姐說,現(xiàn)在這種餐廚“一體化”的布局,其實也是很多同樣住在劏房里的人的困擾,家里只有一處水槽,但又需要一個獨立衛(wèi)生間,沒辦法,只好將廚房也搬進其中,不做飯的時候把餐具廚具拿出去,用到的時候再放進來,每天周而復(fù)始。
![]()
因為是暗衛(wèi),又沒有什么通風設(shè)備,這廚房和衛(wèi)生間一體化的狹窄空間里,時常會有發(fā)潮發(fā)霉的味道,往往每次做飯前,都要反復(fù)清洗很多遍餐廚具和食材,才能放心,每天一遍或幾遍的話,實際上還是挺麻煩的。
【吃飯寫作業(yè)在樓道】
![]()
家里空間實在有限,吃飯和寫作業(yè),基本上都要在樓道里,且是劏房戶外面進行。
本來,這里算是公共區(qū)域,不能堆放物品,但這類劏房中,大部分人都會在樓道里放東西,久而久之,鄰居之間也就習慣了。
![]()
姐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也會帶著弟弟在樓梯間玩耍,9㎡的小家相對來說擁擠了一些,但坐在樓道里,也算是有了個臨時放松的地方。
在劏房中生活,或許除了睡眠休息和必要時刻,人們還是更愿意在屋外活動。
![]()
吃飯的時候,張姐一家也經(jīng)常會坐在樓道里這張小餐桌上,最多能坐下三口人,爸爸也只得在一旁端著碗吃飯,才不會過于擁擠。
以上,便是香港這一家四口的9㎡劏房生活了,無論是廁所廚房的“一體化”布局,還是吃飯要去樓道的尷尬問題,都讓人覺得有些憋屈,希望這家人日后,也能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標準房屋吧!
各位覺得如何?看過后是不是也覺得現(xiàn)在的生活已經(jīng)不錯了呢~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立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