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情與審慎并存
每次出門旅行,不管J人還是P人都要或多或少做做旅游攻略,看看去哪兒玩、玩什么,可是規劃行程既繁瑣又耗時。
打開多個App、看帖子、翻評論、查天氣、算時間、看交通……一趟自由行攻略下來,不亞于寫一篇畢業論文。
隨著AI時代的到來,全球越來越多的旅游平臺開始開發自己的AI助手,用戶輸入時間、地點、預算、偏好,幾秒鐘后,AI助手就能生成一份詳細日程,甚至連交通方式和特色餐廳都一并安排好了。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AI做的旅游攻略真的靠譜嗎?
全球游客對AI有興趣但不信任
全球領先的酒店及住宿在線預訂平臺繽客近日發布《全球AI態度報告》。這項覆蓋全球33個市場、超過37,000名受訪者的大型調研,深入探討了人們對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和旅行中應用的看法,以及他們的信任程度與期待。
報告指出,盡管全球用戶普遍對AI抱有極高興趣,但“信任”仍是待解的難題。人們對AI旅游應用正呈現“熱情高漲+理性審慎”并存的復雜心態。
中國受訪者對AI的熱情位居全球首位:100%的受訪者對AI感到期待,99%希望使用AI規劃旅行。
然而,僅有13%的中國消費者完全信任AI,大多數人(84%)對其潛在影響至少存在一項顧慮,僅21%愿意交由AI獨立決策。
這一態度在全球范圍也具代表性:62%的全球受訪者已在行程規劃階段使用AI,61%在旅途中用過AI工具,但僅有6%完全信任AI生成的信息。
![]()
也就是說,AI已成為主流工具,但尚未建立“無條件信賴”的地位。
AI旅行應用的優勢與短板
不得不承認,AI很擅長做“整合類”的工作。以中國游客的使用場景為例:
行程規劃階段
研究目的地信息及最佳游覽時間(47%);
尋找當地體驗或文化活動(51%);
獲取餐廳推薦(50%)。
旅行過程中
最常被用于翻譯(54%);
目的地活動推薦(50%);
餐廳推薦(52%);
在陌生地點或交通系統中導航(51%)。
旅行結束后
46%的受訪者提到,AI的主要應用場景是編輯照片。
在這些功能上,AI的效率與便捷性表現亮眼:它能快速分析大數據、跨平臺抓取信息,并以邏輯清晰的方式呈現出來。
更重要的是,它“永不疲倦”,隨時待命,比起旅行社客服或達人博主更可靠也更即時。
調查顯示,中國旅客對AI助手的信任度(51%)已超越了旅行博主(42%)和社交媒體達人(31%)。AI正在成為新一代“電子導游”。
然而,AI目前仍有顯著短板:如推薦內容可能“看似合理但實際上不可行”。
對此,筆者在交流會上提問到:“中國也有很多旅行平臺推出AI工具,但AI給出的旅行攻略會讓我在一天時間內去到三個相距很遠的目的地,這是根本無法實現的,那么繽客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呢?”
![]()
(左:霍嵐睿,右:Adrienne Enggist)
繽客產品、顧客體驗與平臺高級總監 Adrienne Enggist指出:“雖然AI在生成旅游行程方面能力不斷提升,但現實中的旅行規劃仍復雜多變,難以靠‘一鍵生成’完美實現。繽客并不直接使用AI模型輸出結果,而是通過事實核查、人工評估、安全護欄和反饋機制等手段層層篩查,確保推薦信息真實、合理、可執行。”
繽客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霍嵐睿(Laura Houldsworth)進一步總結道,“AI旅游規劃是一個復雜但持續演進的過程。個性化不能只是‘看起來個性化’,而必須真正與用戶需求匹配。同時,‘責任’與‘創新’的平衡,也是我們能否贏得用戶信任的關鍵。”
過去十年間,繽客一直在后臺穩步推進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技術的應用。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平臺得以更精準地為用戶推薦住宿選項,為旅游消費提供了初步的個性化體驗。但生成式 AI 的興起,讓這種體驗有了質的飛躍。
2023年6月,繽客推出「AI 行程規劃器」(AI Trip Planner),首次將生成式 AI 引入用戶端界面。用戶只需像與 ChatGPT 聊天那樣輸入問題,AI 便能生成一份行程建議,從路線安排到餐廳推薦,一應俱全。
![]()
這種變化,也正在悄然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過去的搜索通常始于一個明確的目的地和時間,比如“巴黎,兩天”;而現在,用戶更傾向于表達一種模糊的需求——“我想找個浪漫的度假地”,或是“我有兩個孩子,想去海邊,但不要太擁擠”。從關鍵詞輸入到自然語言對話,用戶與平臺的互動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
在這樣的轉變中,繽客的角色也悄然發生了位移。從以往旅游消費末端的“預訂工具”,逐漸成為旅行決策起點的“靈感引導者”。平臺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正從簡單的服務提供者,轉向一種建立在理解與陪伴之上的伙伴關系。
上月底,繽客的母公司Booking Holdings公布了最新的第二季度財報:Q2營收同比增長16%,至68億美元,好于市場預期的65.5億美元。對于這家早已發展成為全球旅游龍頭的酒店及住宿在線預訂平臺,主動擁抱并借助AI科技的力量,是其未來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戰略。
從全球市場版圖來看,亞洲市場消費力量蓬勃壯大,該地區消費者對新型科技和數字化工具的認可度也極高,這一市場區域日漸成為繽客的重點增長市場。
Booking Holdings集團首席執行官Glenn Fogel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第二季度的強勁表現得益于歐洲和亞洲市場的增長。“尤其是亞洲地區,增長勢頭良好,增幅達到了兩位數水平。”
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如今,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在積極投資、開發并部署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斯坦福大學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私營部門對AI的投資總額已高達1091億美元。
研究還指出,生成式AI在商業領域的發展尤為迅猛,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這一趨勢對旅游行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生成式AI與代理型AI(Agentic AI)技術的融合,有望為旅行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精準度與個性化體驗。
與此同時,旅客也對AI賦能的旅行方式充滿期待。他們相信,AI能夠根據個人偏好量身定制行程,幫助他們更深入地探索興趣所在,例如實現更具責任感的可持續旅行等目標。
根據繽客的調研數據,多數旅客已在旅行中使用AI:
![]()
62% 用于規劃或預訂行程
61% 在旅行過程中使用
31% 用于搜索并預訂航班
30% 用于預訂住宿
28% 通過自動化方式節省旅程安排時間
正如OpenAI 全球前沿部署工程負責人Colin Jarvis所說,旅游是人工智能大規模創造實際價值的最直觀體現之一。當技術真正契合現實需求,廣泛應用也就順理成章。而旅游,正是用戶意愿強烈、需求復雜、期待值又極高的理想結合點。
繽客的高管們對生成式 AI 在重塑旅行搜索和規劃方式中的角色持樂觀態度,并認為大型語言模型(LLMs)有望幫助平臺實現流量來源多元化。
在母公司 Booking Holdings 公布第二季度財報后的投資者會議上,CEO Glenn Fogel 表示,大型語言模型正逐漸成為人們獲取旅行靈感和信息的關鍵工具。
他說:“我們知道,現在有數以億計的人在使用各種大型語言模型進行研究和提問。其中一個非常熱門的用途,就是獲取旅行靈感、提升旅行體驗,或者尋找下一站應該去哪里。”
與此同時,繽客的 CFO Ewout Steenbergen表示,目前為止 AI 并未對搜索表現產生負面影響,反而展現出強大的潛力,有助于平臺在未來拓寬流量來源。
未來,誰在AI應用上獲取更多的用戶信任,誰就贏得了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