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小麗(化名)名校畢業,在外企工作,外貌出眾,但她內心卻十分痛苦。
在與每任男友交往時,她總擔心對方要拋棄自己,于是便采取各種手段來避免被分手,如摔東西、動手等,甚至以死相逼。
因為無法忍受小麗“一會天使一會魔鬼”的狀態,僅去年一年間,就有6位男友和她分手了。
讓小麗倍感痛苦的還不止于此,她會經常刷爆自己的信用卡,發作性暴飲暴食,甚至有自殺自傷行為。當家人帶小麗去醫院后,醫生診斷她為“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什么病?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復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的突出表現是情緒、人際關系、自我形象的不穩定和沖動的行為模式。
1. 情緒不穩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可能在某個時刻感到極度的興奮和快樂,但很快就會陷入深度的悲傷和絕望情緒。
一名病友是這樣形容自己的感受的:我的情緒就像坐上了“過山車”,比如現在我覺得爸媽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沒了他們就沒人愛我了,我要珍惜。半小時候后,想到他們的不好或者他們兇我了,我就恨不得他們死.......
除了心境波動外,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另外一個情緒特征是控制不住的憤怒。即使看起來沒有明顯的觸發事件,患者也容易被激惹,出現情緒失控、大聲爭吵或摔碎物品等行為。
![]()
2. 人際關系不穩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害怕被拋棄,不能忍受孤獨,會瘋狂地尋找伴侶或者朋友。與周圍人相處時,他們經常會在極端親密和極端對立間切換。
比如在與人初次見面時,他就把對方當成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會急迫地要求對方和他建立親密的關系,關心照顧他,期待得到對方更多的回報。
但如果他感覺到對方疏遠他時,哪怕只是他的感覺而已,他就會極快地轉為貶低、挖苦、攻擊對方,并可能伴有一系列的強烈情緒反應。
像文章開篇中的主人公小麗就是如此,她在跟每任男朋友交往時,為了不讓對方離開自己,經常給他們買禮物,但是當男友沒有及時承諾愛她時,她就會痛苦憤怒,并采取一些極端方法來發泄情緒。
3. 自我認同感不穩
一般正常人都能對諸如 “我是誰?”、“我是怎么樣的人?”等反映身份感的問題給予比較滿意的回答。
但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自我意象常常是不滿意的,而且經常突然地變得模糊或消失。他們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原則是什么,生活的中心是什么,會呈現出價值觀、職業等的不斷變化。
他們可能經常感到內心空虛,無法真正理解自己的價值和目標,進而出現焦慮和自我懷疑。
4. 行為易沖動
在情緒激動或感到失望時,患者可能會采取沖動而危險的行為,比如濫用藥物、暴飲暴食、購物成癮、自殘等來緩解痛苦。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自己是痛苦的,他們也會讓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很痛苦,因此,一旦出現上述征兆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邊緣型人格障礙該如何治療?
跟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的治療原則不同,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而且它的治療時機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