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笙管齊鳴,《出鼓》《步步姣》的音韻流淌,將長安繁華凝結于弦歌之間,令游客恍惚夢回盛唐——文化與生活的奇妙交融,正為中華大地文旅畫卷注入新活力。
文化味與煙火氣的碰撞正催生獨特文旅體驗。長安古韻在非遺館隨笙管流淌,貴州烏江寨的“萬人打跳夜”則讓游客圍著篝火體驗“蹦苗迪”的熱烈。非遺版春節點亮安徽瞻淇魚燈,“蘇超”為游客奉上“足球+美食”盛宴,孝感摸魚爭霸賽將田園狂歡推向高潮——傳統與現代交織,每一處山水城鄉都在生長為主客共享的幸福新空間。
![]()
科技翅膀助力文化瑰寶飛入尋常旅途。觀眾乘仿古船沉浸于《大唐追夢》虛實交織的盛唐畫卷,與詩人對飲,目睹萬邦來儀;“元啟金陵”數字客廳里,游客輕觸屏幕,古畫在云端舒展,木刻版畫于指尖重現。VR探險、文物數字重生……科技的賦能讓游客從觀看者躍升為故事推動者,文旅消費場景由此煥發無盡魅力。
中國免簽“朋友圈”擴容、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政策加持下,“中國游”正升級為“中國購”。
國際游客的腳步日益深入中國肌理,“國際范”疊加“中國風”展現獨特魅力。北京6條主題線路串聯古今,上海“國際消費季”聚焦全球旅客體驗,成都借世運會推出入境精品游線。游客鏡頭不僅捕捉名勝,更探入街巷、民居、菜場的生活深處。在利好政策推動下,三星堆盲盒、景泰藍、非遺彝繡成為外國游客行李箱的“必需品”——空箱而來,滿載而歸成為新風景。
文化之根深植于傳統,科技之翼助力其飛翔。在數字科技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活起來、火出圈。
當文化成為旅途靈魂,科技賦予其沉浸新生機,中國故事自然吸引世界目光。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讓詩與遠方不再是向往,而成為可觸摸的日常真實。
有效政策的持續供給與旅游從業者的創新服務,正助推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止于展示壯麗河山,更在煙火街巷、非遺技藝與科技光影的交織中,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而生動的魅力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