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您是62歲的王先生。幾個月來,一種怎么睡也無法緩解的疲憊感籠罩著您。您發現脖子和腹股溝處有些無痛的腫塊,但只當是年紀大了的正常現象,并沒在意。直到您開始夜間盜汗,醒來時床單都濕透了,您才終于去看了醫生。診斷結果如晴天霹靂:晚期濾泡性淋巴瘤。
癌癥。這個詞本身就足以讓人恐懼。而隨之而來的念頭,往往同樣令人畏懼:化療。脫發、惡心、摧毀意志的疲勞——這是一場殘酷的戰斗,您擔心自己的身體可能無法承受。
對于許多像王先生這樣的年長患者來說,這種恐懼是一個嚴酷的現實。濾泡性淋巴瘤,一種常見的生長緩慢的血癌,常常在人生的后幾十年發病,而此時身體對傳統化療的嚴酷性已不那么耐受。這驅使著科學家和醫生們去執行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尋找不僅能強力抗癌,同時對患者身體更溫和的治療方法。
多年來,一種由兩種藥物——來那度胺和利妥昔單抗(被稱為R2方案)——組成的無化療組合,一直是希望的燈塔。它效果不錯,但醫生們在不懈追求更好療效的過程中,提出了一個有力的問題:我們能做得更好嗎?我們能否在不使用化療毒性的前提下,讓更多患者進入深度、持久的緩解狀態?
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一個響亮的“能”。通過在組合中加入第三種高智能藥物,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案,它不僅能有效遏制癌癥,其取得的成果更是讓整個醫學界為之振奮。
知己知彼:濾泡性淋巴瘤的“聰明”伎倆
要理解這項新突破,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敵人。濾泡性淋巴瘤是B細胞的癌癥,B細胞本應是您免疫系統的“安全部隊”。在這種疾病中,這些細胞忘記了它們的職責,開始失控地繁殖,在淋巴結和身體其他部位形成腫瘤。
幾十年來,主要策略是化學免疫療法——結合使用化療來殺死快速分裂的細胞,以及一種名為利妥昔單抗的抗體藥物,它像一枚“巡航導彈”,能精準靶向癌變的B細胞。這種方法是有效的,但有點像用大錘砸核桃。它對癌癥打擊沉重,但也會對健康細胞造成巨大的附帶損害。
R2方案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用一種更精妙的工具——來那度胺,取代了化療這把“大錘”。這種藥物是一種免疫調節劑,通俗地說,它就像您免疫系統的“私人教練”,喚醒它,并指導它更有效地攻擊癌細胞。
但即便是R方案也有改進的空間。雖然許多患者有反應,但獲得“完全緩解”——即所有癌癥跡象在影像掃描上消失——才是通往長期緩解的黃金門票。研究人員相信,如果他們能提高完全緩解率,就能給患者帶來更長久、更健康生活的更大希望。
“秘密武器”:解雇癌癥的“保鏢”
這就是這項新研究的切入點,它引入了第三種藥物,創造了一個強大的新“三劍客”組合:阿可替尼、來那度胺和利妥昔單抗(簡稱為aR2)。
阿可替尼是一位戰略大師。它屬于一類名為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的藥物。您可以將BTK想象成癌變B細胞內部的一個關鍵“開關”,這個開關被永久地卡在了“開啟”位置,不斷命令細胞生長和存活。阿可替尼巧妙地進入細胞內部,將這個開關撥到“關閉”位置,從而導致癌細胞死亡。
但它還有另一個,甚至可能更絕妙的招數。
癌細胞并非單打獨斗的流氓。它們是操縱大師,會招募周圍環境中的健康細胞充當“幫兇”。它們最喜歡的“幫兇”之一是一種叫做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正常情況下,巨噬細胞應該吞噬和摧毀入侵者,但癌細胞能“洗腦”它們。這些被腐化的巨噬細胞變成了“保鏢”,在腫瘤周圍形成一個保護盾,幫助它生長,并使其免受治療的攻擊。
這正是阿可替尼真正閃光的地方。它能切斷癌細胞與其巨噬細胞“保鏢”之間的通訊線路。它實際上“解雇”了這些保鏢,使癌細胞暴露無遺,變得脆弱,從而更容易被組合中的另外兩種藥物——利妥昔單抗和來那度胺——攻擊。
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證實了這一非凡的效果。當他們檢測患者接受阿可替尼治療后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時,他們發現與抗腫瘤和抗病毒反應相關的基因活性顯著增加。這種藥物不僅僅是在殺死癌癥,它還在積極地重塑免疫環境,使其對疾病更具敵意。
臨床試驗及其驚人結果
一項II期臨床試驗啟動,以測試aR2組合療法。該試驗招募了24名新診斷的、腫瘤負荷高的晚期濾泡性淋巴瘤患者,這意味著他們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療。
結果令人驚嘆。
首先,該療法在縮小腫瘤方面非常有效。試驗中的每一位患者都對治療產生了反應,總體反應率達到了100%。
更重要的是,該療法在清除癌癥方面表現卓越。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觀察有多少患者能實現完全緩解(CR)。僅僅經過六個周期的治療,高達92%的患者達到了完全緩解。他們的影像掃描顯示沒有任何疾病跡象。如此高的完全緩解率,并且是在沒有化療的情況下實現的,遠遠超出了醫生們的期望。
但好消息能持續多久?在中位隨訪43個月后,結果依然令人印象深刻。2年無進展生存率——即疾病未復發的患者百分比——為79%。2年總生存率為92%。對于一個高風險患者群體來說,這些數字非常出色。
洞見未來:血液中的高科技“癌癥探測器”
該研究還使用了一項革命性技術,來觀察緩解究竟有多深。他們使用一種名為PhasED-seq的超靈敏血液檢測技術,來尋找漂浮在血液中的微小癌癥DNA片段,即循環腫瘤DNA(ctDNA)。這是一種“液體活檢”,可以檢測到“微小殘留病灶”(MRD)——體內殘留的、因數量太少而無法在PET或CT掃描上看到的微量癌細胞。
把它想象成一個能在一片廣闊海灘上找到一枚硬幣的高科技金屬探測器。
這部分研究的發現或許最具前瞻性。
僅僅經過6個周期的aR2治療,近四分之三的患者(73%)達到了MRD陰性,意味著該檢測在他們的血液中找不到任何癌癥DNA的痕跡。
這種MRD狀態是預測未來的強大指標。與那些仍有可檢測ctDNA的患者相比,達到MRD陰性的患者疾病復發的時間要長得多。
這是一個游戲規則的改變者。未來,醫生或許可以利用這種簡單的血液檢測,及早了解治療效果如何,并且,重要的是,可以指導患者需要接受多長時間的治療。這為真正的個性化醫療打開了大門,即一旦MRD檢測結果轉為陰性,就可以停止治療,從而可能使患者免受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費用。
安全性如何?坦誠看待副作用
一種強大的新療法,只有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突破。鑒于之前使用一種更老、特異性更差的BTK抑制劑(伊布替尼)的類似組合已被證明毒性過大,aR2方案的安全性受到了密切關注。
研究人員發現,aR方案確實安全且耐受性良好。與任何有效治療一樣,它也有副作用。最常見的顯著問題是一種叫做中性粒細胞的白細胞數量下降(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發生在58%的患者身上。雖然這聽起來很嚴重,但通過支持性藥物是可控的,而且重要的是,沒有患者出現危險的感染或粒缺性發熱。
第二常見的 問題是肝功能指標暫時升高,見于17%的患者。然而,這些問題很快得到解決,沒有人遭受永久性肝損傷。總體而言,該方案的副作用特征被認為是完全可控的,對于一個如此強大的組合療法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為王先生及成千上萬患者帶來新希望
那么,這一切對于像我們虛構的王先生這樣的患者意味著什么呢?
它意味著希望。它意味著一種可能帶來深度、持久緩解的治療方法,不僅能在影像掃描上,甚至能在血液中清除癌癥,而所有這一切都無需一滴化療藥物。這是戰勝癌癥的同時仍能享受生活的希望——與孫輩共度時光,去旅行,再次感覺像自己。
當然,這目前是一項小型的單中心研究,其發現需要在更大規模的隨機試驗中得到證實。但它傳遞的信息是清晰而有力的:對于晚期濾泡性淋巴瘤患者,前線的、無化療的aR2方案是一種安全且異常有效的策略。這項研究已經擴展到招募更多患者,這表明了研究人員對這種方法的信心。
這項研究不僅僅是關于一個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新方案——aR2。它關乎一種更智能、更溫和的癌癥治療方式。它關乎理解敵人的伎倆并戰勝它們。它關乎切斷癌癥的生命支持,解雇它的保鏢,并賦能身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去贏得這場戰斗。對于每年成千上萬被診斷出患有濾泡性淋巴瘤的人來說,這不僅僅是進步,它是一種潛在的模式轉變,一抹充滿希望的燦爛曙光。
參考資料:Kubicki T, Pu?a A, Go?os A, Bo?kun ?, Pu?a B. Indicators of an increased risk of 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s in lymphoma patients: how can we best evaluate severe impairment of bone marrow function? Expert Rev Hematol. 2025 Aug 7. doi: 10.1080/17474086.2025.254534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77658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