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人民法院報》頭版
七月的陽光曬得開平市百合鎮儒東村的水塘泛出白光,埂上的雜草肆意蔓延。村民代表蹲在塘邊嘆氣——這片曾魚蝦豐饒的水域,如今只剩枯枝敗葉在水里打轉。
“李叔的租金拖了三年,塘也荒了三年,再不想辦法,集體的錢袋子就要見底了!”儒東村老支書的話里帶著火。
![]()
近日,開平市人民法院赤坎人民法庭攜手鎮綜治中心、村委人民調解員,通過“實地走訪摸民情、巡回審判化糾紛、調后說法普法理”的三步工作法,把這起僵持三年的八村社聯訴土地承包糾紛解開了。
2016年,儒東村八個經濟合作社把分散的水塘地塊“打包”租給李叔養魚蝦,靠著“聚散合包”讓碎田塊變成了“聚寶盆”。可從2021年起,李叔不僅停了養殖,租金也沒了下文。眼看著塘里的水發臭、岸邊的設備生銹,八個經濟合作社負責人急得團團轉,最終聯合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追回欠租。
實地走訪
勘察現場查癥結
精準鎖定爭議點
“我不是賴賬,2020年征了我半片塘,租金得按剩下的算!”電話里,李叔的聲音帶著委屈。羅雪峰法官放下電話,當即拉上鎮綜治干部和村調解員往水塘趕。
“這邊征地后填了一半。”"村調解員熟門熟路地撥開蘆葦,指著一片水域說。
![]()
幾人踩著泥濘,對照圖紙丈量標記,手機里存下了征地區域的照片,綜治中心帶來的征地檔案也一一核對清楚。
巡回審判
就地開庭化干戈
三方合力促和解
三天后,水塘邊的百年榕樹下開展了巡回審判,聞訊趕來的村民們也在旁邊坐下。
“征地后實際承包面積少了,這部分租金確實該扣。”羅雪峰法官結合現場情況釋法析理。
![]()
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耐心地向村民釋明征地政策,村調解員則提出調解方案:“現在已經重新量清楚了面積,租金按實算,怎么樣?”
最終定下的方案讓雙方都松了氣:扣除已征地塊租金,用李叔之前交的保證金抵一部分欠款,剩下的分兩期付清。
簽完調解協議,李叔當場把塘鑰匙交還給村集體,村民們紛紛點贊:“不用跑鎮上,在樹下就把事了了,法官說的話咱聽得懂!”
釋法說理
庭后普法固成效
法治護航促規范
糾紛雖已化解,但源頭治理的腳步并未停歇。
為鞏固成果、防范未然,羅雪峰法官庭后聯合綜治中心和村委人民調解員,為八個經濟合作社負責人及村干部帶來了一堂“僑庭說法”微型課堂,以“身邊事”作為警示案例,圍繞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簽訂、租金核算、征地條款約定等法律要點開展專題講解。
![]()
“以前簽合同就看個總數,哪想到有這么多講究!這下再包地,咱心里有譜了。”一位村長笑著說。
這場糾紛的化解,讓“法庭+綜治+調解”的基層治理聯動機制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目前,赤坎法庭利用該機制主動參與基層治理,化解涉農村土地糾紛案件達130余件。接下來,開平法院將把司法服務的觸角延伸至更廣闊的鄉村大地,用法治力量護航鄉村振興之路,讓“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目標在基層落地見效。
來源:開平法院
供稿:關秀潔、楊淑雯
排版:譚年安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