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博血液學術大會期間,高博醫療集團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院長李春富教授,就其團隊開創的TCRαβ+ T細胞清除造血干細胞移植(TDH)技術進行專訪,為血液病移植領域提供創新性實踐參考。
Q1
能否請您詳細闡釋TDH技術的優勢在造血干細胞移植過程中是如何體現的?并分享一下為何要清除αβ T細胞?
李春富教授:我們知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主要由αβ T細胞介導,該細胞亞群占全部T細胞的約95%。清除移植物中的αβ T細胞能夠有效預防GVHD,并免除移植后免疫抑制劑的使用,這對降低腫瘤復發風險和促進免疫重建具有顯著優勢。
在技術層面,αβ T細胞的清除通過免疫磁珠分選技術實現。該技術利用包被抗αβ T細胞受體(TCR)單克隆抗體的免疫磁珠,使其特異性識別并結合αβ T細胞形成復合物。當細胞懸液通過強磁場裝置時,磁珠-細胞復合物在磁場作用下被吸附分離,從而將αβ T細胞高效清除。該技術可精確清除αβ T細胞,而保留移植物中具有抗腫瘤及抗感染免疫效應的γδ T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同時輸注富含造血重建所必需的CD34+干細胞。因此,采用這種αβ T細胞清除(TDH)技術,能夠達到減輕GVHD的目的。
Q2
據報道,TDH技術顯著降低了植入失敗、GVHD、感染和復發風險。您認為TDH在兒童患者群體中的適應癥有哪些?與其他移植方式相比,TDH如何優化患者的治療過程和長期預后?
李春富教授:TDH移植與傳統移植相比,在降低植入失敗風險方面并未顯示出顯著優勢,甚至存在理論上的植入風險升高可能,這源于移植物中殺傷性T細胞的缺失。然而,通過深入研究與技術優化,該技術在克服包括植入風險高在內的挑戰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尤其是在地中海貧血等難度較高的移植中通過于移植前負一天引入環磷酰胺預處理方案。
TDH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優異的移植后免疫重建能力,移植物免受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環磷酰胺或移植后免疫抑制劑(IST)使用的干擾,從而保障了免疫系統的有效恢復。尤為重要的是,該技術因祛T移植的固有特性,可完整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應。在此平臺上,可聯合應用具有抗白血病活性的臍帶血細胞,實施移植前及移植后臍帶血輸注的策略。此項聯合方案顯著提升了白血病的治療效果,當前數據觀察到無病生存率突破90%的積極趨勢,展現出極具應用前景的希望,但仍需更長時間的隨訪及更大樣本量的積累以驗證其持久療效。
Q3
TDH可與其他治療方式相結合,從而進一步降低復發率。您對TDH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有怎樣的展望?特別是怎樣整合新興療法,例如CAR - T或靶向藥物來提高治療效果,并攻克復發難治性疾病呢?
李春富教授:在白血病領域,患者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復發率高達約20%,構成重大臨床挑戰。為克服此挑戰,現行策略強調在移植前最大限度降低腫瘤負荷。化療雖為常規手段,但多數難治性或復發性白血病對其敏感性不足,故需聯合生物治療。
目前,臨床上生物治療有雙重路徑:其一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其二為輸注臍帶血細胞,旨在移植前進一步清除腫瘤負荷。我們知道,單一CAR-T療法難以覆蓋全部腫瘤克隆,而臍帶血細胞可被視為具備廣譜抗腫瘤活性的生物制劑。
同時,在移植后階段輸注臍帶血,可使臍帶血細胞與供體移植物中的T細胞及NK細胞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清除殘余腫瘤細胞,從而將腫瘤負荷降至最低水平,此時強化腫瘤細胞清除干預,可顯著提升無復發生存率,實現無病生存率的最優化。
會場花絮
![]()
![]()
![]()
李春富教授
高博醫療集團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
高博醫療集團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院長
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兒科主任、教授、碩士和博士導師
2017 年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獲得者
美國血液病協會會員
中華造血干細胞移植學組委員
中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專科聯盟委員
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創立者、名譽會長
主要從事血液病診治
發表論文于《Blood》、《Blood Advance》、《British J. Haematology》和《American J. Hematology》等
5 次國際頂級血液病大會(ASH/EHA)口頭報告
內容來源 | 《腫瘤瞭望–血液時訊》編輯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